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正文

中国电动汽车研发进入实施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30日 20:5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吕传忠)随着家庭用车在中国的持续增加,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正把发 展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清洁燃料汽车”问题提上日程。今天,随着科技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电动汽车再次 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

  这一专项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万钢介绍,国家计划为电动汽车研发投入8.8亿元人民币,目前这一专项已签 订部分课题任务书,进入实施阶段。

  万钢说,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已经失去了追赶的机会,而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与国外 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差距相对较小。中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一些企业在90年代中期已推出了电动汽车样 车,电动轿车概念车、燃料电池中巴车也已经问世。

  科技部高技术司司长李健说,由于车载电池的高成本,造成一辆电动汽车的价格是同等燃油汽车的2至3倍,制约了 全世界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因此,中国需要在车用电池的研制上取得突破,使其性能提高,成本大大降低,在国际竞争中抢占 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使汽车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关专家指出,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来说,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紧迫 性则更为突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中国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加。以北京为例,据该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介绍,20世纪90 年代以来,北京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至15%,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173万辆,比1990年的50.7万 辆增加241%。私人机动车发展迅速,已达104万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种趋势明显加快。今年一季度,全市新注 册机动车5万多辆,比去年同期上升36%。从全国范围来看,十年前中国的私人购车量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而到了2000 年,这个数字已跃到了50%。

  专家说,车辆的增加除对道路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外,最直接的后果便是能源消耗的增加与污染的加重。国家环保中心 预计,以此趋势发展,到2010年,空气污染源64%将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主流观点认为,电动汽车是汽车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绿色环保汽车,电动汽车使用电池作为动力,在运行中接近 “零排放”,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缓解了能源压力,而且还赋予中国落后的汽车业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可以说是“ 一石三鸟”。何祚庥院士在其近期撰写的《中国城市交通未来展望》中称,“磁浮列车+锂电池电动汽车+可折叠的电动自行 车”,将成中国城市未来的交通模式。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日前也指出,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要以产业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要为中国在5至10年内实现 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奠定技术基础。

  目前,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和知名高校已成为这一项目研发的“主力军”。项目自去年年底公开招标,各分类项目已被 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摘走。而且,项目的运作也强调创新,要求各项目组成立科技公司, 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开发工作。不仅所参加的各法人单位要入股,其中的主要研发人员也要入股,形成责任捆绑。目前该项目的 科研资金已经不仅仅是国家投入的近9个亿,而总共达到25亿元以上。

  项目的启动也引起国际汽车巨头的广泛关注。据了解,通用、戴—克、福特、大众等公司都已经通过多种形式,与该 项目课题组或一些参与厂家联系。戴—克副总裁、福特开发部经理等都专程来到中国,协商有关合作问题。(完)

  


论坛首页】【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和心爱的她养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虚拟人生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N]偷听女孩心
[N]不是真的爱我
[M]跟着我一辈子
[M]你快回来
更多>>



分 类 信 息
二手有奖真情回馈
:金融研究生班招生 
   免托福读加国名校
   时尚前沿 升值地段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亚运新新家园热销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蓝盾安全培训合作
   国际长话畅谈无忧
:车辆保险六折优惠
:追日订房快捷方便
:看信息就有机会…
:丝露花雨诚征代理
:十佳诚信楼盘揭晓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