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张景勇) 一些媒体近日报道了有些花木“含有致癌物质”的消息,引起广大养花爱好者的高度关注。权威人士今天指出,虽然有些花木含有一些促癌物质,但“养花致癌”的说法不成立,大家根本不必“草木皆兵”。
“没有必要‘谈花色变’,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包括大气、水、食物等等,都不可能完全杜绝致癌物质或促癌物质。况且这52种含有促癌物质的植物中,只有铁海棠等少数几 种是人们经常种植的观赏花木。”中科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教授曾毅解释说。
针对有些媒体关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公布52种致癌植物”的报道,曾毅指出,这些报道至少有两处错误,首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在并不存在,它早已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为严重的错误在于,我说的并不是“52种致癌植物”,而是这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质”,“促癌”不同于“致癌”。
据了解,从1982年起,曾毅和一些科研人员对一些植物所含物质的促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共在1693种植物中发现52种含有促癌物质,而不是有些媒体所说的致癌物质。曾毅解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致癌物质可以直接诱发细胞癌变,而促癌物质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细胞癌变,但能够促进致癌物质或致癌病毒诱发细胞癌变,也就是说只是个“帮凶”,这在国内外的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但细胞癌变有其非常复杂的原因,不是说有促癌物质就一定会“致癌”。
“既然已经知道了少数观赏植物含有促癌物质,不去种植不是更安全吗?”曾毅表示。(完)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