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科技创造未来”--第二届中国科技活动周专题 > 正文

科技周主题报告文字实录:专家谈纳米技术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5月20日 13:01 新浪科技

  大家好!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光临全国科技活动周。纳米技术,这几年特别受人关注,纳米技术是什么样的技术?它给我们的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为此,我们专门请到了两位纳米技术专家,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先生,另外一位是远道从美国专程回来参加我们科技周活动的秦禄昌博士。

  在节目开始之前,希望问大家几个问题,哪位观众朋友知道什么是纳米技术?

  观众:我印象中,纳米技术应该是十的负九次方米。把原子在这个等级上作出的一些材料,一些东西。

  主持人:哪位观众朋友能补充一下?您旁边的那位男同学。

  观众:据我所知,纳米技术未出世以前,精度达不到那么小的技术,现在的纳米技术是在十的负九次方的级上对原子进行重新排列,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

  主持人:我们这几年经常在广告中看到纳米水,纳米冰箱,纳米住宅,您觉得这些是真的纳米技术吗?

  观众:这是一种误导,比如说纳米冰箱,原来听说是很新奇,后来知道是内涂层有一些纳米技术处理过的原料,就叫纳米冰箱,其实没有什么革命性的突破。

  主持人:您觉得什么样的冰箱才能真正称为纳米冰箱?

  观众:应该让所保存的食物,比如说正常的食物在冰箱里储存期是一个月,我觉得纳米技术的冰箱的储存期应该是一年或者是更长。

  主持人:再请第三排的戴眼镜的同学回答一个问题,在您的印象中,纳米技术有哪些应用的范围?能不能举一个实例?

  观众:好象是航天方面有,这两年听纳米技术挺多的,但是大部分是商家炒作,所以还不是很成熟,我想听了两位专家的发言之后我会更加了解一些。

  主持人:您现在对纳米技术了解到什么程度?

  观众:我知道是十的负九次方,原子级的排列,我也知道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至于到底怎么运用的就不知道。主持人:那我们约定一下,听完了两位专家的报告之后,您来阐述一下什么是纳米技术。观众:好。

  主持人:张院士,刚才听完这几位观众朋友的话,您有什么感想?您认为他们认为的纳米技术的定义对不对?张泽:基本的概念是对的,只是一个尺度的概念,但是这和我们以前了解的物质有什么不同,这需要我们科技工作者和大众共同来探讨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要让他做一个总结,我们二位要做得很好,让他容易一点总结。

  主持人:刚才提到的纳米冰箱,是不是纳米冰箱?

  张泽:现在媒体上有很多的介绍,出于商业上的需求,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纳米A,纳米B的,也不一定,冰箱上用一些部件的材料和常规上的材料有不同,还是冰箱,为什么要叫什么纳米冰箱,我觉得不一定,至于材料用到哪个材料,这个尺度上有什么新的性能,这倒是新的问题。从搞科研的角度来讲,应该如实告诉消费者,用了这个材料有哪些好处,这就够了。商业的角度来讲,给一个完全新的概念,如何促使它的消费,或者得到更大的市场,这是另外一回事。

  主持人:秦博士,您在国际上从事纳米研究很多年了,曾经研究出世界上最小的碳纳米管,国际上对纳米技术确切的定义是什么?

  秦禄昌:实际上,如果你看英语标准字典,看2000年出版的韦氏英语大词典,找到纳米技术这个条目,它的解释还是一种科学幻想。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编字典的人,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很保守,他们要等到一个专业词汇非常成熟之后才能改变定义。

  纳米技术这个字是七十年代提出来的,当时完完全全是科学幻想,很多的科学幻想小说提出来了纳米技术这个词。

  主持人:比如说把潜艇做得非常非常小,进入你的血管里,帮你缝合伤口,清除垃圾等等。

  秦禄昌:八十年代以后,人们发现,不仅仅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世界,而且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可以操纵物质世界,使得想象中的纳米技术变成了人们几乎可以掌握的一门技术,纳米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使人们可摸可触,这又是现实的,不完完全全是幻想。

  主持人:刚刚秦博士讲到直接操纵原子、分子,构成自己希望的器件,您以前研究得特别透彻,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美国IBM公司用原子拼出了IBM字样,中国专家也用原子拼出了中国两个字。

  张泽:纳米科学,主要是纳米这个领域里发现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规律,新的性质,这往往是科学的发现。技术是秦博士讲的这样,要把它操纵,把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把原子搬来搬去,形成新的物质,随着整个纳米科学技术发展,应该说是做得很好的,但是国际上发展得非常快。

  从科学上讲,利用的是隧道效应,电子可以通过本来应该有一个传道的介质才能传道过去,但是有一个量子效应,通过这种量子效应穿透过去,这个设备的发明人得了诺贝尔奖,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上,都给了他相当高的评价。

  主持人:秦博士,您对碳纳米管研究得非常透,为什么它在物理研究里这么热呢?

  秦禄昌:碳纳米管在纳米技术里起到了先遣的作用,最初的碳纳米管是1991年在日本的范岛被发现,很快人们发现,纳米碳管这个东西具有纳米的尺度,而且结构上很完整,制作起来也很简单。实际很长时间,物理学家、化学学家,以及在寻找纳米的棒状结构,纳米碳管,从技术操作上讲,比其他的材料更容易控制,所以纳米碳管非常受到欢迎。

  主持人:和纳米碳管有兄弟之称的是金刚石石墨。

  秦禄昌:是钢是石墨是碳原子组成的,比如说这是一层碳原子,另外还有一层碳原子,一层一层的叠起来。但是只有一层,我们看到的是有限大的话,这两边切断的,化合线来结合的,化合线断开,是不稳定的结构,但是如果卷起来,天衣无缝,没有断裂的话,使整体的结构变得更稳定一些。

  在性能上很特殊,比如说对石墨来讲,它是一个金属,但是如果把它卷成一个很小很小的碳纳米管的话,其中一个特殊的性能就是它可以变成既可以是金属线,导电系统很好,如果结构稍微变一点点,管状结构,就变成了半导体,大家就可以很简单地做成一个二级管,在电子学上这是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另外,大家从报纸或者其他地方可能听到过,碳纳米管有很强的强度,出于结构的稳定性,强度可以是钢的一百倍左右,这也使得大家特别有兴趣。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想要爬到月球上,必须做一个绳索,绳索本身就有重量,钢索可能更解释一些,但是如果做这么长的话,钢索本身的重量就会使它断掉,但是用碳纳米管做的话,就不会断掉。

  主持人:如果从更广泛的范围来讲,纳米技术有哪些应用范围?

  张泽:我想纳米技术是要以材料为依托的,一定要有物质。碳是三种结构,可以是金刚石,可以是石墨,实际上这些物质都存在,金银铜铁都可以变成纳米。过去是红光的尺寸,原子要规规矩矩地排,现在到了纳米之后,产生了新的性能,哪些材料可以成纳米,我想现在很多都可以。因为整个的纳米材料是人为造出来的,可以加工。除了刚才讲到的,可以用STM进行原子级的操作,把它搬来搬去,这是一个可能,更实际的可能,你做这个材料的时候,一做就是纳米尺寸,纳米尺寸可以是不同的概念,你可以是一个球状,三维技术看是一个球,也可以是片状的,我们搞二维的东西,铜、铁、锢,可以放到非常薄的尺寸,性能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我们追求的。比如我们现在对电非常熟悉了,强电也好,微电也好,我们用它来传输电子。

  虽然我们上大学的时候都学过一个自旋的问题,但是现在有了纳米的科技之后,使我们利用电子性能,不仅仅利用电荷,还可以用自旋,我们可以把朝上的电子和朝下的分开,使整个的信息产业就变了一个样子,过去只能利用电荷,现在还可以利用自旋。

  秦博士过去在IBM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可以把存储的密度大大提高,现在的运算技术等等都大大提高,特别是现在的电子,一断电信号就没了,要不断地拷贝,有了新的纳米材料之后,是膜状的,性能是在这个纳米尺度产生出来的,有了它就不怕了,卫星、导弹等等,受了外界的影响,段电也没关系,这是其他的方面不具备的特殊性能。

  主持人:刚才讲了纳米技术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意义,我们现在的硅芯片只能是几千万个,如果是纳米技术的话,可以是几十亿个,使得我们信息技术的瓶颈就得到解决了,可能随着纳米技术的推广,我们现在讲的量子计算机,新型的计算机可能就变成现实了,您认为这一天会到来吗?

  秦禄昌:我认为这一天会到来的,电子技术也好,晶体管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现在大家注意在晶体管的尺寸上,现在都要封装,如果我们看计算机,有人说,现在的计算机用纳米技术的话,体积可以小一百万倍,但实际上,我们现在计算机的主要尺寸不是晶体管的的尺寸,而是小风扇,晶体管已经小到肉眼看不到了,所以很多外围的东西,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才能做到大家想象中的完美无缺的很小的东西。

  主持人:刚才我们讨论了纳米技术在信息技术当中的应用,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新材料问题,我们国家研究纳米的延展技术就非常好。

  张泽:这是沈阳做的,他们研究这个很有意义的,新材料,我们看到,我们周围的一切,演播厅里的一切,建筑材料、有机材料等等,这些材料,怎么样让它发挥新的性能,这是大家所追求的。比如说陶瓷的东西,掉地上就摔碎了,如何使陶瓷的东西具有延展性,刚才说的铜,用正常的不具备这个性能,把每一个颗粒都变成纳米尺寸的时候,就可以实现了,像擀面条一样,一个块状的材料,压面条一样给压出来。

  一两个数量级的概念,超出了过去知道的极限,类似的材料都可以。比如刚才我讲到的陶瓷,做到纳米之后,可以有很好的延展性,就是很柔软的。

  主持人:像橡皮一样,用陶瓷的杯子,摔也摔不坏。

  张泽:发动机里的气缸,为什么现在十万公里以后都要大修,都跟材料有关系,如果这个材料经过了十万公里的运行之后,毫无损伤,这个材料通过纳米加工就可以实现,使得表面的结构耐磨,很里面有很好的强度,就实现了这样的要求。

  主持人:纳米技术在新材料里面的应用非常广,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刚才讨论了纳米技术在新材料里面的应用,而且刚才还讨论了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现在关注一下,现在最热门的生命科学,在生命科学中有没有应用?秦禄昌:如果从纳米技术本身来讲,我们把它的定义在原子或者分子的水平上操纵原子的话,所有的生物系统本身就是最完美的纳米技术,因为他们通过自然规律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自己结合一起,我相信人们想象的最完美的纳米技术也莫过于能够自己控制这个过程、操纵这个过程,这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有一些社会学家反对纳米技术,他们认为,如果纳米技术能够做到想象中的完美无缺的话,他们可以在分子、原子水平上任意操纵所有的结构,包括人类的生命,这是对人类社会现有道德的极大的冲击,但是我相信这种看法不是很科学的。

  主持人:我记得国外报道一些科学家,成了上帝了,可以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攒出一个人来,你们认为有这种可能吗?

  秦禄昌:现在技术的理解上是不可能的,其中有两个基本的问题,如果我们看一下任意的分子,无论是分子里面有多少个原子,你可以想象,有成千上万、几亿、几十亿、几百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操纵原子、分子的话,我们在每个单元发生的时间,这个时间恐怕比宇宙的生命还要长,那么这些时间实在不够做任何的事。

  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如果我们想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做到很准确的话,就需要一个很精确的工具,这是很矛盾的。比如说用手指拿起一个黄豆粒来可以很准,但是用你的手指把空气中的一个粉尘抓下来,还是很难的一件事。从纳米技术来讲,慢慢地有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以后或者是无法解决,或者需要很长的时间解决。

  主持人:表面上看,我们直接用原子和分子攒出一个人来,但是实际操作上可能受到技术极限的限制。

  秦禄昌:就像龟兔赛跑一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兔子永远追不上乌龟。

  主持人:生命科学很重要的一点是生命医学科学,好多科幻小说里有这样的描写,吃一个药品,药片里有大量的纳米机器人,帮助你在血管里清除垃圾,缝合伤口,身体有疾病的话,就把疾病的信号发出体外,让人知道,这一天会到来吗?

  张泽: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在幻想和追求中发展的,延长生命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现在通过新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人类的健康幅度大大提高了,人类期盼着利用这样的纳米材料,形成纳米导弹,你有一个癌细胞,自动识别出来,这个导弹自动导航,到那里杀灭癌细胞,这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种幻想有一定的依据,因为纳米技术从理论上讲,跟哪一类原子比较亲和,可以自动识别这些,这是一种基本规律,人们利用这种规律,携带一些医疗性的、药物性的原子或者是分子,这样的话,可能会实现某种治疗作用。

  包括人体的关节受伤,需要换骨,尤其是现在的老年人,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了,人的骨骼是很好的纳米材料,不同尺度上,该硬的地方硬,该软的地方软,如何按照生物自身的水平去仿制,这完全可以实现的。

  主持人:还要注意一方面,就是国防军事上,我看见一个科幻小说,造出了一大批纳米级的机器人战士,往别的国家一洒,就开始破坏,这可能吗?

  秦禄昌:我相信一模一样的事很难,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相信各个国家确实在上面有很大的投资,比如说美金美国陆军部投资大概五千万美元,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始了纳米战士计划,但是并不像孙悟空的小猴子一样到处跑,现在的士兵战斗中平均负荷是七十公斤左右,他们希望材料上的改进,平均每一个士兵的负荷减到一半甚至更少,比如说做一些具有能量储存的特殊材料放在鞋底,现在你穿皮鞋跳高,就不如穿回力鞋,现在他们希望能够做到飞墙走壁,可以一下子跳到两米那么高。

  主持人:不知道观众朋友听完这两位专家的介绍之后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是请这位观众朋友回答一下。

  观众:听这么长的时间,我觉得比我听必修课还紧张,按照秦博士的话,下个定义,基于现实的科学幻想。我自己的理解,在物质的微观里面,对物质里面的一些微粒进行重新的排列,实现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不管是物理上面还是化学上面。

  主持人:您能不能再进一步设想一下,比如说您就是一位纳米技术专家,您来设计一下纳米技术的具体应用。

  观众:比如刚才说的防弹衣,我穿这么少一点,都可以达到防弹的效果。

  主持人:还有什么新的设想没有?

  观众:按照纳米技术,只要想得到就可以做得到吧,比如说艾滋病毒,如果按照纳米技术来做的话,可以造出几个小机器人,放到人的身体里面,可以杀掉艾滋病毒。

  主持人:讲得非常好,给他鼓励。

  再请一位观众朋友来假设一下,自己是一个纳米技术专家,可以设计出哪些纳米技术的具体的应用。

  观众:我觉得女孩子喜欢减肥,可以利用纳米技术生产药物,帮助脂肪细胞分解。

  主持人:意思是说纳米技术像小机器人一样,把脂肪细胞扛走?

  观众:刚才不是说可以攻克一些疾病嘛,可以给人体再增加一层免疫系统,预防疾病,细菌或者病毒侵入的时候就给消灭掉,不要造成危害。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体内组建一支纳米机器人组成的卫队?

  观众:差不多。

  主持人:哪位观众有更大胆一点的设想?

  观众:我想说一下,纳米技术利用在服装方面,服装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可以治病,像荷叶箱一样,可以自洁,不用洗。纳米技术用在航天上,做隐形的飞机。

  主持人:您等于设计了两种时装,一个是不用洗的时装,一种是航天时装。

  观众:用在电子行业,用很小的光盘,就可以存储很大量的信息,美国的国家图书馆,存在这么小的一块芯片上,携带起来很方便。

  观众:刚刚听了两位专家对纳米技术的介绍,一个有点是强度特别大,我从小就对军事特别感兴趣,突然有一个设想,针对美国刚做的NMD计划,消费的财力和物力特别大,而且还是拦截导弹的技术,我们可不可以用纳米材料做一种防护屏,像经常看的科幻电影那样,敌军进入一样,把防护屏打开,保护一些重点的设施,敌军撤退,就可以把防护屏再关闭掉,就是那种自由移动的防护屏,保护一些重点的设施。

  针对这一点,另一个问题是,咱们人类现在确实面临着一个生存的危机,包括环境污染,以及异想天开的UFO的进攻之类的,我们幻想着生存在外星空,或者在海底生存,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种类似的防护屏,在防护屏里面建造我们的家园,输入各种氧气,各种资源,在外星空来生存。

  主持人:您如何具体实现它?

  观众:这是一种异想天开,但是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前沿的东西,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科幻的卡通片,当敌军进攻的时候,把整个一个国家的结构都给变了,外面树起一个防护墙,汽车在里面走,根本不受影响,针对这个能不能做一种防护屏,直接就开关。

  主持人:您的幻想非常的大胆,希望将来能实现您的设想。

  还有哪位观众朋友?

  观众:首先很荣幸参加这次的讲座,有一些问题想请问两位专家,一个是超导,一个是纳米材料的研究。从性质来说,超导是从材料的性质方面来研究,而纳米,好象是从数量级来研究的,我想这两个方面是不是有相联系的东西,相通的东西,通过纳米技术的发展是不是对超导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主持人:这个问题先保留一下,一会儿再回答。

  观众:前两天,我在北京科技周看到用纳米技术去分离油和水,变成纳米的薄膜,我想,能不能运用纳米技术,在江河里面,比如说建一层网,把河水当中的有害物质,像有机物,污水什么的,一次性过滤,不要一次一次地建污水场,效果也不是很好,能不能用纳米材料,分成几层。假如以淮河为例,淮河的污染非常严重,加入在淮河的上下游都建纳米的薄膜,把河水过滤一下,变清,整个的沿岸都会受益,是不是更好一点?

  观众:我是学形象设计的,生活当中,每个人都要修饰自己的头发、化妆,我想问一下,纳米的材料可否制造一种眉笔,想化什么样的眉形就可以制造什么样的形状。

  观众:纳米技术是在原子的基础上对原子进行改造,能不能在很小的数量级上,比如说电子、光子,能不能在意识的角度上,改造物质,可以直接用脑电波或者是人的意识控制这个物质?

  观众:现在市场上的纳米产品的实际功能跟他们宣传的功能是不是符合?

  观众:我有一个设想,以前看过一部漫画,我想新的纳米技术可否把看似一个手提箱,里面是一些材料,原子可以把尺寸做得很小,实际上就是一种折叠,比如说手提箱,一按的话变成一辆汽车,一座房子,表面上看是普通的材料,实际上里面很多的机械结构是肉眼分不出来的,纳米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应该可以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

  观众:我有一个设想,把纳米材料做成一种生产能量,比如说把一种原料放到由纳米做成的机器,根据空气里面的氧分子,在里面充分的反应,里面的原料没有充分反应的,就比较大,不能随便进出。比如说变成水分子,二氧化碳,小的颗粒出来的话,这样既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又能做好环保方面的工作。

  观众:纳米材料有没有耐高温,散热快的功能?如果有这种功能的话,可以把芯片上一个一个的二极管按原子排列进去,让它有一定的空隙,这样热从空隙就可以散出去,电脑都是用集成片做成的嘛,有这个功能的话,电脑上的风扇就不需要了,电脑就变得很小,可以携带。

  主持人:秦先生,您在国际上也是走南闯北,见过很多的世面,我们观众朋友的创意怎么样?

  秦禄昌:首先我对各位提问的问题感到印象特别深刻,也很吃惊,也为各位的想象力感到很意外,我觉得很好。主持人:我知道,您是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与你们那个年代的少年相比,现在的学生的想象力怎么样?

  秦禄昌:长江后浪推前浪,比我们好得多。

  主持人:张教授,刚才观众朋友的设想很有创新性,而且他们的问题也很尖锐,能不能就他们的问题和设想来评论一下?

  张泽:我觉得设想非常好,从保卫国家,改善环境,从自身的健康,加上有效利用资源这方面都提了很好的想法,我想这些设想原则上都可以实现,但是是不是百分之百,一模一样不一定。比如说医疗保健,刚才谈到的美容,谈到的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等,实际上有些已经正在起作用,有些将来也会起作用。

  这些问题,我想回答,会留给在座的各位,以后的工作中、学习中会解决这些问题。但是通过这些问题,我想到两件事,一件事就是纳米科学技术是整个科学技术领域里面的一个很小的分支,或者使在最近这十几年来,谈得比较多,大家寄予的期望值比较高,过去的东西相对来讲有比较好的了解,但是一定要注意,这只是整个科学技术里面的很小的一部分。刚才谈到的用于防御体系也好,各种加工这种东西,是单独靠纳米材料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一定还要有其他的材料。比如说建筑材料,木材、石头,我想自有人类文明,一直用到今天,都是非常关键的。包括传统的材料,合金、钢材等等,信息产业也好,知识经济也好,应该是有载体,物质的支撑,这个物质的支撑不仅仅是纳米材料。

  在今天,大家如此关心纳米材料,在今天的论坛上谈纳米材料,要提醒大家一句,不要忘记,除了纳米材料之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材料。

  我不是想给大家泼冷水,只是说,科学是一个整体,看问题应该全面,要避免某一段时间要炒一个问题。我不大喜欢这种做法,尤其是做科学的,更不应该这样。

  主持人:秦先生,您认为纳米技术在整个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是什么样的?

  秦禄昌:刚才这位同学讲,纳米技术是基于现实的科学幻想,我的感觉是,纳米技术是正在走出幻想的现实技术,从无到有,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完全同意张院士刚才讲的,纳米技术只是所有技术的一部分,我相信不该期待或者不该有这种误解,说纳米技术会取代现有的技术。

  比如说钢铁,钢铁已经用了很久很久,塑料、尼龙出来的目的并不是取代钢铁,而是有别的作用,纳米技术并不是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是一些现有技术经济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并不是说取代什么技术。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近几年纳米技术在世界各国研究领域中都放在重中之重的作用。比如说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1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奖,纳米技术放在第一位的,而且两位院士评出的2001年十大科学突破中纳米技术就占了两项,分子晶体管,另外就是德国科学家研究成功的单电子开关。现在纳米技术因此走出幻想,变成现实,真正到我们现实当中,还需要多长时间?

  秦禄昌:有些技术实际上现在已经在有意无意中使用了,比如说摩尔定律,一些东西已经是纳米技术方面再加工的,但是我相信,大家在关注或者科学幻想里关注的纳米技术,是从底到上的,像垒墙一样,是一块一块砖垒起来的,从上到下,是把大树拿出来刻成一断一断的,从上到底的,已经有很多了,但是从底到上,还有很长很长的路。

  主持人:张院士,这几年国内对纳米技术炒得很热,就像刚才说的纳米住宅、纳米水等等,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纳米技术还需要多长时间?

  张泽:刚才秦博士已经谈到了,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成熟的技术。并不是说纳米时代这类的术语,我觉得倒不一定要看到这种情况,实际上,在信息领域,在环境工程,包括各种材料,特别是建筑材料、结构材料当中,最直接的就是纳米粉末的东西,小颗粒非常小,这样的小颗粒把它用做涂料,有新的功能,比如说刚才哪位谈到的衣服可以不洗,实际上不仅仅是纳米尺寸的影响,纳米尺寸也有影响,但是附近还有一些新的功能,比如光照到我的衣服上,衣服再沾一点水的话,光会产生催化作用,或者产生新的性能,这个东西也在逐步做了。

  现在随着科学家们更多的关注,随着整个科学技术人员,包括市场的需求,共同的推动,我相信会越来越快,有更多的应用。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近几年世界各个国家对纳米技术非常的重视,美国尽管是反恐课题列在第一位,但是纳米技术也是并列在四大学科里面,一个是反恐技术,一个是纳米技术、气侯变化等等,韩国、日本等等,都出了一系列新的计划,投资也非常强,我们国家的投资强度也到了十亿人民币。张博士,我们国家的纳米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张泽:从科学研究角度讲,应该说是有相当大的成绩,技术上我本人了解的说一点,但是总的来看,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投入,从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科学院、国家教育部等等,不同的渠道都做了大量的投入,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要发展纳米材料,制造纳米器械,刚才谈到的二极管也好,什么也好,怎么把性能提取出来,刚才讲到的外界的控制,一个是传输,一个是接收,相互怎么通讯的问题,这些事情也都有了这样的投入,大家有了科技上的兴趣,这方面会做得更好。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最近国家科技部有一份材料,说在纳米研究论文方面,数量上,在全世界,中国科学家是排在第三位,第一位是美国,第二位是日本,第三位是中国。其中有一个数据,在全世界2771家从事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工作人员中,前50名当中,中国占了8个,中国科技大学排在第二名,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在纳米技术研究的水平当中,国际上的同行怎么评价的?

  秦禄昌:如果从国际学术会议上接触的,或者从我们阅读的科技论文上,我们确实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的论文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做的,这一点上,我相信确确实实,中国科学家在纳米技术上正在作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对于具体数字,我相信,听到中国科技大学排在第二名我也感到非常高兴。

  主持人:再请请现场的观众朋友,就刚才两位专家的话提一些自己的问题。

  观众:问两位专家,纳米材料是原料很小,为什么在我们平时,宏观上来的材料和微观上面的材料有这么大的差别?据我了解,好象他们表面的性质上面也有差异,我只了解这么一点点,想请两位专家谈一谈。

  观众:你好,两位院士,问一下纳米技术在艾滋病和戒毒方面有没有攻克?或者将来有没有发展?

  观众:纳米技术目前在环保领域有什么应用?就是已经研制出来的。

  主持人:下面请两位专家回答观众的问题。

  张泽:我想刚才谈到了,从原子做起,再逐步放大这个层次,出现很多新的性能,因为原料没有变,该是金原子还是金原子,只不过组织的形式有变化,产生不同的性能,这完全由原子的结构产生的电子结构决定的。我们现在谈到很多的纳米,只要拿这个尺度去看,可以把它加工成这样的尺寸,但是有了这样的尺寸,并不一定有新的性能,我们谈的纳米科学,纳米技术,都是小到这种尺寸之后,产生了新的性能,确实和刚才说到的原子的排列有关系,原子往下有电子,有电子结构等等,完全是由这些细节的物质结构所决定的,这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

  秦禄昌:刚才这位观众提到艾滋病毒的问题,我相信现在所有的技术还是基于化学的方面,而不是物理的方法,所以从有化学开始,他们就开始应用纳米技术了,所有都是在分子的水平上进行化学反应,制造问题或者是解决问题。另外一位观众提到环境上,我相信,纳米技术利用某些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改善环境,有很大的潜力,至于具体应用上,我相信很多的涂料,或者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利用高聚合物作出的一种新的合成材料,放在海水里面可以把人们扔掉的垃圾逐渐吃掉,而且材料本身可以在海水里面经过一定长的时间,做分解。但是,它是不是纳米技术,那就看具体做这个工作的人怎么把它贴标签了。

  主持人:观众朋友,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次论坛就要结束了,在论坛正式结束之前,我还是希望两位专家能够就纳米技术问题对观众说一句自己特别想说的话。

  秦禄昌:纳米技术正在从科学幻想走进现实,它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技术,希望能够得到公众的支持、理解,也希望大家不要有误解。

  张泽:我想,纳米科学技术的未来,实际上掌握在大家的手中,我们希望纳米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文明和进步,而不是相反的。

  主持人:观众朋友,本期科技活动周论坛到现在就要结束了,感谢今天到场的专家、学者,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下次节目再见。

  

   短信游戏站,精彩刺激好玩又有数码相机大奖!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论坛首页】【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Discovery主创昨揭成功奥秘(2002/05/20 12:02)
科技周主题展文字实录:杜邦中国总裁谈未来材料(2002/05/20 10:53)
电脑贴在袖子上“多媒体时装”亮相科技周(多图)(2002/05/20 08:49)
北京晨报:“多媒体时装”亮相科技周(2002/05/20 08:36)
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林加德:电脑将可能取代人脑(2002/05/19 09:51)
科技馆上演“玩具总动员”(2002/05/19 09:18)
背景资料:第二届科技活动周四大主题板块(2002/05/18 18:24)
“探索太空”主题讲座文字实录(二)(2002/05/18 17:40)
“科技创造未来”--第二届中国科技活动周专题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第一时间,新品特价
  • 夏日照相机大展卖
  • 进军世界杯珍藏版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黑色通缉令》
  • 《创业大赢家》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