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奚启新、田兆运)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有关专家披露,在“神舟”三号飞船上进行的拟人载荷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试验期间,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完全能满足载人的医学要求。
这套拟人载荷系统主要包括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和形体假人。人体 代谢模拟装置分别安装在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它能模拟真人的耗氧速率和耗氧量,消耗座舱内的氧气,同时能够模拟真人的产热率,向座舱内辐射热量,通过环控生保系统动态地把座舱内的氧分压和温度控制在医学要求的范围内;拟人生理信号设备能够生成心电、呼吸、体温以及血压等四类拟人生理信号,这类信号作为舱载医监设备主机的数据源,使得医学监督系统在飞船无人飞行试验中得到充分考核,从而保证在载人飞行时对航天员生理信号的正确采集、处理和传输;形体假人包括头、躯干、四肢等14个部分,每一部分的重量、形状与真人基本一致,并且整个假人的质心与真人也基本一致,同时形体假人还能够满足航天服的穿脱,当安装在飞船座椅上时,其姿态以及质心能够与载人姿态保持一致,满足飞船飞行试验的需要。
据这位专家介绍,载人飞行时,航天员在飞船气密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消耗氧气并产生热量,维持人体代谢。每名航天员平均每天消耗约600升氧气,产生12000千焦的热量。飞船环控生保系统需要不断地补充氧气和降温除湿,以维持座舱的大气环境;由于航天员在飞船的上升和返回段,束缚于返回舱座椅中,因此其身高、体重和质心是飞船结构设计的必要参数;载人飞行时,地面医监人员要通过监测航天员的心电、呼吸、体温、血压等生理信息,来判断航天员的健康状况。这些生理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显示,需要一整套的舱载和地面医学监督系统支持。为确保载人飞行的成功,必须在无人飞船飞行试验阶段,对飞船舱载医学监督系统、环控生保系统以及机构和结构系统进行充分地考核,因此必须研制相应的拟人载荷设备为上述系统提供工作负荷。
这位专家指出,在飞船无人飞行试验期间,使用拟人载荷设备,能够定量地模拟航天员的重要生理参数,从对无人飞船的考核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无人飞船变成了有人飞船。(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