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五日电题:“神舟”一飞冲云天——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目击记
作者傅明毅唐文俊孙自法
今晚是中国航天界又一个永志不忘之夜,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人们在翘首等待那一不平常的时刻,等待“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这里是中国航天飞船的飞控中心,也是中国航天测试的神经中枢,担负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任务的指挥调度、信息处理、监控显示、分析计算和飞行控制等任务。
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大厅里,四块面积为四十八平方米的巨幅液晶光阀大屏幕上,显示着从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上端承载着中国航天的骄子——“神舟”三号飞船;大屏幕上标示着飞船飞行时间、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同时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数据;数百台终端微机的显示屏上跳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大厅里传来各测控站(船)宏亮、准确的报告声此起彼伏;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
该中心负责人介绍,经过科技人员坚持不懈地艰苦探索和奋勇拼搏,先后突破了航天器透明控制、应急逃逸救生、高精度轨道确定、飞控计划自动生成、返回控制和着陆预报、高速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监视显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与“神舟一号”和“神舟二号”飞船试验任务有明显不同的是,这次任务新增加了逃逸救生测控功能,这也是技术人员集智攻关、团结拼搏,在任务实施前才攻克的一项新技术。
二十二时十四分,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十、九、八、七、六……”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
“点火!”
“起飞!”
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三号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渐渐地变成一个小小的亮点,最后隐匿在无穷的天际里。
就在飞船进入苍穹的瞬间,描绘出中国西北地区版图和火箭飞行理论曲线的大屏幕上随即出现一个小小的红色亮点,标示着船箭实际飞行的曲线缓缓向前延伸――
“发现目标!”
“跟踪正常!”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大屏幕蔚蓝色的背景上,相互交织而又排列有序的飞行曲线表明,飞船正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中尽情地遨游……(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