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BP社报道】12月1日的《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包括便餐与零食在内,一天吃好几顿饭的人虽然比一天只吃一、二顿饭的人摄取的卡路里要高,但其胆固醇值却较低。这是在对居住在英国的1万4000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用餐次数多的话胆固醇值低,虽然曾在动物实验或小规模的介入试验中得到过这个结论,但这还是首次在没有饮食限制的大规模非介入性研究中得出这一结果。
该研究是大型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sintosCancer”(EPIC-Norfolk)中的一环,EPIC-Norfolk是一项以居住在英格兰东部诺福克郡的45~75岁的男女2万5000人为对象、调查饮食与癌症或慢性疾病的关系。为查明吃饭次数与血液中脂质浓度的相关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包括1天内用餐(包括便餐与点心)次数及其内容、是否饮酒(换算成酒精1日10g以上)、是否吸烟、日常运动量等的涉及160个项目的问卷调查,并测量与检测了被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和血液。
除去问卷项目没答全或有其他问题的人,被分析对象为1万4666人。男性(6890人)平均年龄为57.8岁,女性(7776人)平均年龄为56.4岁,被分析对象的平均总胆固醇值约为6.1mmol/l(约235.9mg/dl)。1天的用餐次数分为“1~2次”、“3次”、“4次”、“5次”、“6次以上”5组,各组人数男女合计约占5%、30%、30%多、20%、10%。
研究小组在调查1天的用餐次数与总胆固醇值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值的关系时发现,用餐次数越多,男女的总胆固醇值等都越低。1天吃饭6次以上的人比只吃1、2次的人总胆固醇值平均要低0.25mmol/l(约9.7mg/dl)。
但是,总胆固醇值会受到年龄、肥胖程度、是否吸烟、运动量、是否喝酒、摄取的能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排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修正后,由吃饭次数造成的总胆固醇值的差降为0.15mmol/l(约5.8mg/dl),但依然呈现出了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另一方面,用餐次数越多,根据所吃的食物计算出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就越多。1天中所摄取的能量也随着用餐次数相应增加,1天用餐1~2次的人摄取的能量为8225KJ(约1963Kcal),而用餐6次以上的人则为1万639KJ(约2539Kcal)。虽然在1天用餐1、2次的人中喝酒、吸烟的人明显较多,但如果不考虑喝酒、吸烟的影响的话,就可以看出用餐次数多的人具有“摄取的卡路里高但胆固醇值低”的倾向。
进行这一研究的英国Cambridge大学的Silvia M. O. Titan等人认为,虽然因用餐次数造成的胆固醇值的差异并不大,但如果将这一结果用于病因学数据的话,有可能“使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降低10~21%”。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不仅要考虑‘吃什么’,还要考虑‘吃几次’”。
该论文题目为《Frequency of eating and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cholesterol in the Norfolk population of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sintoscancer (EPIC-Norfolk): cross sectional study》。请点击此处此处阅读全文。(医疗记者:八仓卷尚子)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