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正文
直面“生死时速”--回望2001年中国科技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2月10日 11:5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专电(新华社记者李斌) 因为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吴文俊和袁隆平成为2001年中国科技界最为耀眼的明星,折射出科技的巨大“含金量”。

  也因为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设置,折射出一个严崆的现实:当科技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当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当中国即将全面跨入全球化的门槛,我国科技界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急迫感和竞争意识,从科技奖励制度到科技体制改革,
从创新环境到人才引进,一场前所未有的竞争正在科技领域的各个层面展开。

  不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这场竞争意味着“生死时速”。

  改革:亮色不时闪现

  发现人脑记忆“新大陆”、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率先绘制完成、第一款通用式“中国芯”问世……2001年的中国科技界,亮色不时闪现。然而最可圈可点的还是继续实施的科技体制改革。

  一场涉及数十万人、数百个研究所的院所转制悄然掀起了一场革命。继242个应用型科研机构基本转制后,涉及36万人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工作也在今年逐步展开,计划“十五”期间全部完成。

  专家认为,以中央直属242个科研院所全部实现企业化转制为标志,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从微观到宏观、从机制改革到结构调整、从封闭运行到开放重组的新阶段。

  中国科学院的改革步伐从3年前起就骤然加快。今年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后,更多的研究所“卷”入知识创新的洪流之中。煤变油、水稻基因破译、寻找青藏铁路“解冻”良方……中科院“重拳频出”,启动了5个重大项目,力争取得重大战略性创新。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数学院里,每个研究员一间办公室,园区环境优美,绿草茵茵;全院将实行竞聘上岗,将帅人才将大受青睐。

  科技体制改革步步深入,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等一批研究院顺利完成转制,甚至涌现出一批上市公司,知识和资本结合得愈加紧密。

  中国科技界正悄然发生变化。表面上看,名片换了,称呼改了,所长成了董事长或者总经理,而实际上,是“市场”正成为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元素,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建立,将日益释放出“第一生产力”的威力。

  反思:不要急着得奖

  尽管杨振宁等著名科学家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满怀信心,甚至表示三四十年后中国科技将崛起于世界。然而,“浮躁”仍然成为我国科技界在2001年里最为热门的一个词汇,可以说,2001年的科技界是在反思中度过的。

  饶有兴味的是,在同一个场合,当杨振宁看好诺贝尔奖时,吴文俊这位鹤发童颜的老科学家却明确表示,不要急着得什么奖,关键是踏踏实实地做工作,把科技搞上去,水平上去了,诺贝尔奖自然会送上门来。

  世界科技的突飞猛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竞相设立,使经历20年体制改革的中国科技界不得不正视自己:科研队伍创新能力弱、知识产权保护欠缺、发明专利太少、基础研究跟踪多创新少、创新氛围远远不够、产业技术创新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企业远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新中国的科学家们曾经创造过“两弹一星”的辉煌,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然而,“两弹一星”之后还有什么呢?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科教兴国战略已实施6年,虽然我国科技实力获得长足发展,但是科技竞争力仍然不容乐观,科技投入长期没有达到规定的国民经济比例,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连年下滑,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3年空缺。

  一系列现象让科技界领导人反思。今年3月正式担纲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痛陈科技沉疴,“我国学术界闭塞现象还比较严重,与国外学术活动非常频繁的情况反差强烈”、“目前的项目评估机制中,重视名人、重视保险性、跟踪国外选题方式等现象依然存在”。

  周光召院士表示,我国研究工作的物质条件还相对不足,需要提高,但是我国研究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更需要提高,科技界的思想更需要解放,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更需要普及,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更需要弘扬。

  倡导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路甬祥,在2001年对技术创新情有独钟:“原始性创新固然重要,但是集成技术创新更有可能成为技术跨越的突破口。”

  创新:携手创造未来

  研制中国芯,曾经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块“芯病”。十年前还曾经为此引发过一场争论:“自己干,但核心技术已被国外完全掌握,肯定干不过人家,结局肯定是死路一条;不干,将完全受制于人,也是死路一条。”

  不论是干,还是不干,似乎都是死路一条。在危机面前,中国科学家选择了一条看似不可能的道路。为了这个梦想,老一代科学家和青年一代科学家走到了一起。

  “要想摆脱控制,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张效祥,这位中国信息技术的开创人总是在不同场合“鼓吹”他的理论。

  “中国不是唐僧肉。”面对国外咄咄逼人的生命科学发展态势,杨焕明等人奋起直追,在国家支持下,今年来相继完成了人类基因组“中国卷”和世界上第一张籼稻基因测序图的绘制,更重要的是奠定了生物信息学的平台,掌握了核心技术。从生物芯片到纳米技术,从高性能计算机到下一代因特网,科学家在书写新的篇章。

  科技部门也在创新。最近,一位科技部负责人宣布,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宗旨已经从过去的“跟踪”改为“超越”,而863计划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专家委员会替代了过去的首席科学家。

  入世后,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这不仅将制约我国科技发展本身,也将成为我国制约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瓶颈”因素。而记者刚刚从更名不久的微软亚洲研究院获悉,其现有的120多名科研人员中只有20多位来自国外,绝大多数来自国内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作为微软的全球第三家研究院,其扩张态势令人瞩目。

  竞争毕竟是件好事,因为,只有竞争才能带来活力,只有竞争才能激活“自主创新”。从操作系统到集成电路,从硬件到软件,直面现实、直面“生死时速”的我国科技界和企业界正联起手来,群策群力,共谋未来。(完)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发表评论】【论坛首页】【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浪商城推荐
  嘉合铭数码相机专题
  • CAXIO QV4000
  • 富士6900套装版
  • SONY PC110E
  • NIKON 995
  • OLYMPUS C-40Z
  • OLYMPUS C-3020Z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