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十一月三日电(通讯员辛永生)黑龙江大庆市文物管理局日前在大同区八井子乡青龙山屯发现两块披毛犀化石。
据文物专家介绍,披毛犀与猛犸象一样,是新生代更新世晚期(距今一至四点二万年),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有物种。专家们说,这两个披毛犀头骨化石发现时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且没有身体部分化石,因此可推断是人类猎杀后埋到地下的。它的发现,将这一地区 有人类活动的时间向前推进了三万年。
据悉,这是在大庆市区首次发现这种动物化石。化石是农民孙永山在自家承包地里打抗旱井时发现的,包括一个完整的无下颌头骨化石和一个残缺的同类化石。经测量,比较完整的头骨化石长约七十七厘米,比现代马的头骨还要长出近二十厘米。化石的头盖骨、鼻孔、眼窝、牙床部分都相对完好,其中一侧牙床上还保留着三颗牙齿,每颗牙齿直径约四厘米,足有小水杯那么大,轻轻擦去上面的泥渍,牙齿质感如同玉石,连咬合面的纹理都保存完好。
经文物管理站工作人员测量,化石所在地层深度约距地面一点八米,为黄色沙土层。工作人员在同一地点还发现了大量披毛犀化石碎片,其中包括数颗保存完好的牙齿。
据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大同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常家围子遗址,表明这一地区在五千至一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