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曾伟报道 尽管狮子座流星雨再次勾起人们的热情,但专家认为,正如1998年一样,这次流星雨有可能再次“失约”。
据国家天文台汪克敏副台长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国际天文学界有一种不同的说法认为,11月中旬爆发大规模狮子座流星雨的可能性不大,极可能只有几颗流星掠过天际“意思一下”,并不像人们期望中成千上万颗流星形成“暴雨”那么壮观。汪台长说, 和预测日食、月食不同,流星雨的预测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流星雨是彗星尾巴“遗洒”在轨道上的残留物质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后产生的,所以是否形成壮观的流星雨,取决于彗尾残留物质的多少和地球大气层的厚薄,以及当时的其他环境。汪台长解释说,有计算认为,此次彗尾“遗洒”在地球轨道上的残留物质并不多,所以,形成流星暴雨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即使发生了“流星暴雨”,也和当时的气候、光线等观测条件有关。不同地点,观测效果不一样。
国家天文台二部科普部杨玉宝主任说,1998年,由于对流星雨的预报存在误差,对流星雨满怀希望的公众高兴而来,扫兴而归,一些人甚至怒斥专业人士为“科学骗子”,那种场面让人印象深刻。“不过,这次机会的确难得,毕竟下次观测要等到33年之后,我们想说的是,面对流星雨,大家不要抱太大希望,也不要错过任何机会,要有一颗平常心”。据了解,目前,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等单位都在积极组织去郊区甚至远赴昆明的观“雨”之旅,有颗平常心的人,但去无妨。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