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东京时间下午4时许,在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H2A火箭从发射塔冲向蓝天。发射后的39分47秒,发射指挥中心宣布发射成功。
在离发射塔3.6公里的竹崎观望台4楼平台上,日本文部科学省大臣远山敦子、副大臣岸田文雄等为火箭发射成功鼓掌祝贺。在东京浜松町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宇宙开发事业团总部集聚了200多名工作人员、家属和退休职工也通过大屏幕观看了火箭的发射过程。与此同时, 在东京的日本科学未来馆,日本第一位宇宙飞行员、科学馆馆长毛利卫和近300名观众也通过大屏幕观看了发射实况转播。
为什么日本上上下下如此关注这次发射呢?日本的舆论说,这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发射,是“日本宇航事业恢复自信”的发射,是一次“起死回生”的发射。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火箭技术。1955年4月东京大学发射了一枚小型火箭,1960年7月该校又将火箭发射高度提升到180公里。1969年日本组建了宇宙开发事业团。1975年宇宙开发事业团成功发射N1火箭,1977年用N1火箭发射了“菊花2号”同步轨道卫星,1981年发射了N2火箭,1986年发射了H1火箭,1994年发射了H2火箭。正当日本宇宙航天事业顺畅发展时,日本的泡沫经济开始破裂,经济陷入困境。1998年、1999年H2火箭连续两次发射失败,H2火箭的研究与发展被迫终止,一大批国际卫星发射合同被迫停止,日本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也成为泡影。因此开发H2A火箭便成了关系日本宇宙航天事业生死的大问题。日本着手H2A火箭始于1996年,那时是想把H2火箭的制造、发射成本降下来,使其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H2火箭发射成本为170至190亿日元,而欧洲的阿利亚娜火箭的发射成本为110至130亿日元,俄罗斯质子号的发射成本为45至85亿日元。因此日本要进入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必须把H2的发射成本降低一半。正在这时H2发射连续失败,也使得H2A的开发承受了巨大压力。
H2A火箭箭身直径为4米、长53米,包括负载燃料在内重285吨,为两级式火箭。第一级火箭底部装有新型发动机“LE-7A”,第二级火箭发动机为“LE5B”。H2A开发工作统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主持。三菱公司负责机体、发动机等的组装和发射的准备工作;石川岛播磨公司负责提供向发动机输送燃料的涡轮泵;IHI航空航天公司负责制造固体火箭助推器;川崎重工承造卫星整流罩;NEC、日本航空电子公司等单位也参加了H2A的开发与研制。
H2A火箭可把重4吨的卫星送上地球同步轨道,可把2吨的卫星送入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再加大推力可送9吨的卫星发射升空。为了开发H2A火箭,宇宙开发事业团专门从JR西日本铁路公司请来山之内秀一郎任理事长,山之内在铁路工作中积累了处理事故的丰富经验。但是,H2A火箭的发射实在不顺利。原定2月份发射,但是开发中的LE-7A发动机不断地出现故障,有些是人为事故,也有许多故障是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于是,山之内理事长根据在铁路工作的经验,坚决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法,指示要彻底修改发动机的设计,决定把发射推迟到8月25日。截至6月,技术人员对LE-7A发动机设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先后进行了144次的各种实验。8月5日组装完成的H2A火箭1号机在三菱重工生产工厂公开露面。就在8月19日进行的最终检查中又出现了第二级火箭液氧罐压力控制阀被卡的现象。要把这一问题搞清楚必须把阀门送回生产厂,不巧又正赶上11号台风,阀门进厂时间推到了8月21日。后来发现是为避免异物进入阀门、确保阀门安全的过滤网上涂敷的氧化硅剥落掉入阀门,卡住阀门不能动作。这样原定在8月25日的发射只好推迟到29日进行。
为了保证发射顺利进行,在发射现场三菱公司派出了170余人,石川岛播磨公司组织了50多人,29日2时45分火箭从组装库牵出,大约用了20分钟,被送到相距500米的发射塔,开始发射准备工作。早晨5点多,突然充填液氢液氧的管线又发生故障。等到将故障排除,时间已经到了上午11点多,因此不得不把发射时间再推迟到下午4点。这次是火箭单机发射,只带了一个模拟卫星即激光测距装置。这一装置是一个镜面球体,用地面激光追踪,用它了解“卫星”是否进入了预定轨道。不管怎么说,经过1年零9个月的辛苦,H2A火箭1号机终于升空了。山之内理事长说,他自就任理事长后共患了3次胃溃疡,真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是把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最后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这次是H2A“起死回生”的发射,但是H2A火箭的征程尚十分艰难。日本舆论认为,要使H2A更好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火箭的技术体系;此外,必须完成宇宙开发组织机构的调整,圆满完成宇宙开发事业团、宇宙科学研究所、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3机关的合并;必须对宇宙开发政策进行全面修订;必须对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等政策进行调整。(本报驻东京记者吴仲国)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