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8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卢晶张乐李斌)“什么是基因?”、“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和公众生活有什么关系?”、“基因研究不仅是科学家的事情”……一般人眼里看来深奥、神秘的基因研究,在两位国际权威专家深入浅出的介绍中,一下子拉得可亲可近。昨天,国际权威基因专家柯林斯博士和兰德博士用两场精彩报告在公众和基因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柯林斯博士是这一计划的总协调人,同时兼任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医学院院长;兰德博士则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是麻省理工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创建者。作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两位科学家前来杭州参加定于今天举行的人类基因组第十次战略协调会议。会前,专门为公众做以“基因技术与人类未来”为主题的演讲。
科学离不开公众支持。人类基因组计划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这一点,明确规定经费的3%用于让公众理解科学。权威专家“话说基因”,不无来历。
上千个座位的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座无虚席,伴随着两位科学家风趣幽默的演说,听众席上不时传出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医生通过了解个体基因信息对症下药,每一个人将得到更人性化的关注,制药工业也将随之进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随着两位科学家的描述,基因技术在人们眼前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专家介绍,人类的基因大约有3万多个,为彻底破译这部厚厚的“生命天书”,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构建一张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在包括中国在内6个国家的16个基因中心的科学家共同努力下,工作框架图已于去年6月26日宣布绘制成功,初步分析的论文也于今年2月15日发表,这两次重大进展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基因热潮。
柯林斯博士说:“基因技术的发展、应用依赖科学家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兰德教授也强调:“从现在起,就要加强对基因技术的科普宣传,科学家和媒体要共同承担责任。”
图片、图表……两位权威专家分别用形象化的语言解释了基因突变导致各种疾病的原因。柯林斯说,当人体内生命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拚写”发生错误时,它不能给体内制造蛋白质的“工厂”输送正确信息,细胞通讯发生了障碍,某些器官就发生了病变。“科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找出人类所有DNA的拚写字母,探索其作用及突变原因,从而寻找更直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基因技术的片面理解,两位专家呼吁,基因技术只是在分子结构上为医学治疗提供了准确信息,促进病症根治,而不是也不能改变人类基因本身。在利用基因技术的过程中,国际社会要共同防止技术滥用,尊重生命的自然发生过程。
“基因治疗是否会代替传统治疗方法”、“中国生物技术处于什么水平”……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报告结束时,观众们仍感意犹未尽,几位年轻人还兴奋地走上讲台,围住柯林斯和兰德进行交流。(完)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