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报刊评论 > 互联网周刊 > 新闻报道
 


评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咏叹调

http://www.sina.com.cn 2000/05/10 12:12 互联网周刊

  (eNet消息:记者纪瑞报道)五月到北京来,绝对是个好主意,“北京第三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举办,更 使许多人坚定地到北京来或是留下来。这次国际周创造了许多个北京之最: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内容最为 丰富。早在半个月前,媒体就开始了有关国际周的“信息轰炸”,“会展之都等待北京、新思维对撞北京”的醒目标题和“国 际周为北京带来什么?为老百姓带来什么?”的问题让大家觉得这事怎么着都和自己有点关系。

  不过,5月8号农展馆“走马观花”回来,不免有点沮丧。

  “南有广交会,北有国际周”的说法早已流传开来,再加上本次展会丰富、实在的内容,尚未开馆,农展馆前已是人 潮涌动。只是难逃一开馆,领票处水泄不通的厄运,高举身份证,拼命往前冲的人成为一道奇观;大老远赶来,没带身份证的 更是干着急,生怕错过与高科技产品和企业的“亲密接触”。众人纳闷,如此高规格的展会,就一个入口?终于出现一位工作 人员来缓解“险情”,原来大门里面有一排发观众证的小棚子,还分门别类:大专院校、外资机构......真是,在大门 口做一个清晰的指示牌不就一切解决。到里面领证,又来了一个说法:要名片,身份证又不管用了,接待小姐还郑重其事地告 诉你,“名片就是有效证件”,想来,留下名片是为了做相关统计,或者作为潜在资源,可这名片之说也未免好笑,如此这番 折腾,许多观众都有点烦躁,只有旁边邮政卖花、纪念章的挺高兴。

  本人斗胆问那位工作人员,既然是开放式的展览,为何不采取一些电子化、先进的观众登记方式,此位仁兄先是问我 是干什么的,而后留给一句:观众素质太低!我不禁愕然!

  “北京是中国国际会议市场最有潜力的部分之一”等论调在近期时常被人引用,人们在大谈会展经济,在计算展会为 诸多星级饭店带来的可观利润,但好象没有人从细节去诘问:是否从“软、硬”两方面作好了发展这项产业的准备?说小一点 ,是否充分考虑到展会的每一个流程是否高效、简捷,多利用一些高科技手段;代表展会形象的工作人员是否对展会本身有足 够的了解,能为观众提供帮助?而非动辄就谴责观众。

  国际周成交的贸易额和带来的潜在影响固然令人激动,但对社会的教育和示范功能也不可忽视,上面提到的问题也许 很小,也许在许多展会中都会出现,但当一次展会,它代表的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形象,尤其是展现在诸多如果政界要员 ,国际巨贾面前时,我们的要求理应更加苛刻,虽然谁都知道,他们不用拿身份证去登记。

  有了前面的经历,对于很多现象我不再有不满,比如:门口的资料发放处只卖30元一本的资料,不提供各展馆内参 展商的名录,你只能站在太阳地里从立在广场上的几块大牌子上去找;比如位于1号馆门口的新闻中心也只是发放北京经济报 ,不提供别的资料,而展会当天的会讯要到第二天上午才可能完成;比如我心仪的高新技术综合展馆6号馆因为安全问题,不 对外开放;有许多展台还没有准备好相关资料,有关产品负责人还没到位......

  不过,高科技的力量很容易让人重新变得兴奋:爱立信、HP等国外企业与联想、四通、三九等国内高科技技术企业 不但带来了新的技术、产品还有新的观念;“中关村”则以“一区五园”的新的整体形象出现,展区内的大型沙盘展示了“中 国硅谷”的雄姿;西部各省的展团则格外引人注目,据说在展位、交易会、洽谈会、发布会的费用上,国际周都为西部省市提 供全面优惠。

  不过人才问题也令参展的西部代表团揪心。在建筑文化中心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各大企业明码标价,一个毕业生拿 到3000元不再个难事,比较起来,去西部创业可能不仅仅需要勇气,看来在为大量人才提供择业通路的时候,国际周还应 该关注去西部创业的问题。

  IT163电子商城、网药、无忧工作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电子商务的体验,“21世纪的美好家园--电子商务社 区”是整个展区唯一有表演助兴的地方,显得挺热闹。清华同方的智能小区引得很多人关注,不过好象他们没有提前准备好要 分发的资料。就在我想要询问一些情况的时候,保安开始清场,许多兴趣盎然的人们只能遗憾地离开,据说是有活动要进行。

  下午一点左右,已经开始不让观众进场了,我猜想是为了下午的开幕式,不过那不是5点才开始的嘛!真苦了那些专 程赶来的人。

  还值得一说的就是论坛,“国际周论坛的内容包括了新经济时代所有的热门话题”、“与高科技产业有关的政府官员 也将就相关政策给产业界以指导”(引媒体语),参加过前两界的“老记”连连感慨,今年的论坛绝对有分量,只是分散在长 城饭店、21世纪饭店、首都大酒店、长富宫饭店、国际饭店等多地,要感受“头脑风暴”实在艰难。而对于我这样渴望新经 济洗礼的许多人来讲,更加不现实,一是越炒越高的票价;而是订票咨询处无人理睬的“嘟嘟声”;我想,如何及时把重要的 讯息传递给最多的人群仍旧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准则。

  于是,意犹未尽的我回家之后将最后的希望投向了网络,我知道除去网上人才招聘会外,本界展会的核心内容即企业 的新技术和产品以及交易将搬到网上进行,使其成为“永不落幕的展会”,而且下午的开幕式还将网上直播。结果是:当我登 陆了相关站点后,我发现网站提供的信息相对简单,新闻部分则根本没有实时更新,至于网上直播,我没看着,我只能在不断 “刷新”后看到:“该页无法显示”......

  ......

  背景资料:前两届国际周的经贸洽谈,都在6亿美元以上,预计本届国际周上的交易额将达到35亿美元。据中关村 管委会介绍,在国际周期间他们计划签约的投资合作项目共18项,投资总额为13.8亿美元和6.5亿元人民币。计划签 订的技术交易合同745份,交易额7.3亿元人民币。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则跃跃欲试想当国际周上的大赢家:签约项目 18个,总金额将超过17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在国际周上进行洽谈的项目涉及到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电子、生物 、医药、农业、资源与环境等近30个方面。来自五湖四海的科技代表们将带来近150个科研成果进行拍卖或合作洽谈。


相关连接:拓林思走进“国际周”
相关连接:新浪今晚将网上直播“国际周”CCTV系列论坛节目
相关连接:IT精英昨高峰论坛会细说网络经济(下)
相关连接:IT精英昨高峰论坛会细说网络经济(上)
相关专题:第3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报刊评论 > 互联网周刊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