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评论与分析 > 新闻报道
 


方兴东:互联网颠覆世界

http://www.sina.com.cn 1999/10/29 17:55 南方周末

  互联网公司将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更快速地摧毁传统产业模式。可以预见,由互联网促成的商业世界的大恐慌和 大逃亡,并不是遥远的天方夜谭。方兴东

  真真切切的力量

  不错,互联网中存在泡沫,而且泡沫还不少。但正如广告界的一句名言所言:我知道花出去的钱有一半是浪费的,但 关键是我不知道哪一半是浪费掉的。互联网同样如此,与其他泡沫不同,互联网泡沫的确有着最坚实的基础。虽然对许多人来 说,互联网还像一个梦幻般的故事,其实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互联网真实的力量已经毕现无遗。

  首先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互联网再也不是由网景、Yahoo!等少数一夜暴富的神话组成,而是切切实实 成为资本市场的一支最具活力的中坚力 量。

  互联网股票的热潮发韧于1995年8月网景的公开上市,它像一个梦幻般的传奇点燃了互联网之火。这一年共有4 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共筹资7.86亿美元,占全部技术公司筹资额的5%。这一年,软件业和半导体业是股市的热点,软件 业共筹资41.24亿美元,占全部技术类的38%之巨,而半导体也占到20%。但到了1996年,互联网筹资的比例已 经提升到14%,而软件业则急骤下降到21%。1998年,共有29个互联网公司上市,筹资30.87亿美元,占技术 股总额的26%,首次超过软件业的18.80亿美元,而且超过的幅度十分惊人,软件业的比例也缩至19%。这一年,互 联网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全面盖过软件业。资本市场流向的全面倾斜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也使整个IT业发展的重心 不可挽回地发生倾斜。

  1999年1月31日,全美软件业总体市场价值达6741.89亿美元,仍一枝独秀。但仅仅用了四年时间,互 联网股票总体价值(2574.72亿美元)就一举超过了PC业(2245.16亿美元)、电信设备业(2047.61 亿美元)、半导体业(920.88美元)等领域的市场总体价值,成为IT业仅次于软件业的第二大领域。而市场价值是发 展实力的最重要指标。  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软件业中光是微软就占去4000亿美元,未来一两年一旦微软股票出现大 幅下滑,那么互联网公司超越软件业成为IT业最具实力的领域并不遥远。因为4个月后的5月25日,互联网的市场价值再 度飙升至3410亿美元,AOL、Yahoo!、eBay、Amazon、Priceline等五家公司就占1970 亿美元。而仅仅半年前,前五名互联网公司的市场价值还仅有400亿美元,一下子跃升5倍。

  泡沫是真实的,但可怕的发展势头也是真的。

  实实在在的力量

  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IT资金的流向。IT是资本市场的重中之重,而互联网已是IT业的最大热点。那么走出IT 圈,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更是触目惊心。到1999年5月25日,AOL(1200亿美元)远远超过媒体巨头时代华纳(8 00亿美元)和迪斯尼(620亿美元);在线证券商Schwab(390亿美元)超过全球最大的老牌证券商Merri ll Lynch(美林)(250亿美元);Yahoo!(270亿美元)超过了老牌媒体《华盛顿邮报》(60亿美元 )和《纽约时报》(60亿美元)之和;网上拍卖的eBay(21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拍卖商Sotheby's(20 亿美元)的10倍;网上书店Amazon(18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书店Barnes&Noble(20亿美元)近1 0倍……

  金钱就是力量,这是商业界的第一准则。拥有资金实力的互联网公司,完全可以用巨额资金进行扩张、购并,以更疯 狂的速度摧毁旧有的商业模式。我们必须注意,互联网公司并不是这种革命的唯一主角。实际上,目前传统商业界的巨头们, 包括通用电气、联邦快递、波音公司、沃尔玛等几乎全线行动,进军互联网。他们的加盟,无疑进一步充实了互联网泡沫。

  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忽视互联网自身的蜕变和发展,短短四、五年时间,互联网领域已经经历好几个发展阶段:从最初 的基础设施(1995年前,AOL专用网络),进化到软件和服务(1995-1996年,网景公司等),进一步拓展到 内容和集聚(1997年,Yahoo!等),然后大步迈入零售和电子商务阶段(1998年,Amazon等),再到目 前如火如荼的商业再造、服务和内容深度拓展(1999年,垂直门户和B-B电子商务的热潮)。互联网自身的快速增长和 变换,使人很难预料明年将会是什么样。但不管如何,互联网的发展一年比一年稳健,收入和赢利一年比一年改善,对社会的 冲击一年比一年巨大。

  明明明白的力量

  互联网的到来,不但催生了新的商业形态,更重要的是它重新改变了商业价值的流向,并使传统商业价值链被重新解 构、甚至被颠覆。而这种摧毁力的根源就是注意力的转移。以股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市场和以发达的传媒所构成的注意力市场 的空前繁荣,两者互为融合,互为催化,互为兑换,形成了全新的注意力经济。注意力就是经济的脱衣舞,注意力的全球化成 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注意力流向的改变,也导致价值流向的改变。互联网的出现,就以傲视一切的气势成为全球注意力聚焦 的惟一中心。注意力的大规模转移,必然导致:

  1、摧毁原有的投资市场。互联网与其说是硅谷技术和硅谷英雄催生的神话,不如说更是华尔街和投资家导演的故事 ,至少是两者联手导演的结果。注意力是资本最有力的指挥棒,因此资本市场疯狂地流向互联网也就自然而然。1998年, 美国互联网公司上市40家,1999年上半年就达99家,筹资300多亿美元,占所有上市筹资额的1/4强。而这种资 本,无疑是互联网爆发的主要动力和燃料。互联网虽成立短短几年,却已彻底改变了人类财富的组成和走向。1999年头5 个月,网络公司购并额达480亿美元,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公司强盛的购买力。

  2、摧毁原有的人才市场。有了注意力和资本,自然导致人才的聚集。互联网股票已经催生出无数的百万富翁,这是 人才流向的最佳风向标。凭借无法比拟的股票认购权,使许多传统企业的精英人才大量流失,进一步摧毁它们的商业基础。甚 至连巨头微软也不例外,今年以后,公司副总裁级以上的人物已流失六七名之多。当然除了金钱,互联网还体现了自我实现的 新取向,投身互联网,成了新的价值取向。

  3、摧毁原有的产业界线。有人说,互联网促成的是全新的融合经济,原有的IT业界线分明,而今界线纷纷打破, 电信业、网络业、硬、软件业、出版业、有线电视业,甚至娱乐业等都构成新的融合。面对新的对手、伙伴和新的基础设施, 传统企业必须调整策略,改变自身的一切。

  4、摧毁旧有的运作模式。互联网是全新商业模式的重构核心。因为借助互联网,的确可实现旧有模式难以比拟的一 切:降低有形资产的包袱,提高运作效率和管理速度,同时与客户建立更紧密关系。而今天,任何产业,成本、效率和客户关 系都是生死线,它们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传统商业模式自叹不如。尽管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在亏损,但是短短几年互联 网公司形成的经济基础却是任何人不能熟视无睹。真正的实力已经形成,而且速度丝毫没有放慢。

  残酷无情的力量

  互联网催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行业,而是一场社会全局性的大变革。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大趋势,它将像印刷、电 话和电力一样,全面改变人类通讯、娱乐、休闲、商业运作、国际政治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当今社会的核心-――商业领域, 将很快发生重大变革,不仅仅局限在IT业,而是所有产业都难以幸免。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未来的企业形态将重新划 分,可初步归为四类:

  1、新兴型企业。如yahoo!(门户)、AOL(ISP+门户)等。它们是互联网催生出来的全新商业模式, 是过去所从未出现的。未来它们的生存方式就是创新式生存。

  2、摧毁型企业。如eBay(网上拍卖)、Amazon(网上零售)等。它们是在传统商业模式上蜕变而来,但 运作方式却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未来它们的生存方式就是摧毁式生存,是虚拟空间的模式吞噬物理空间的传统模式。   3、适应型生存。如Schwab(在线证券交易)、Dell(PC的网络直销)等。它们立足于传统产业,却充分借助互 联网的优势,对原有模式进行完善和补充。未来它们的生存方式就是自杀式生存。因为它们必须痛下决心,自己摧毁原有模式 ,实现蜕变。

  4、垂死型企业。就是各行各业无视互联网革命的落伍者和反应迟钝的被淘汰者。

  如今,每一个企业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未来自己究竟归属于上述“四类分子”中的哪一类。也许这场革命的刀锋还 没有架到你的脖子上,但是这一刻的到来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因为我们决不能忽视新形势下的马太效应。

  1998年,全美电子商务(零售类)仅80亿美元,而全美总零售额为27000亿美元,相比之下还微不足道。 但是在互联网领域,残酷的马太效应会无情地变本加厉:人们对互联网公司可以不顾及亏损,互联网公司尽可以大胆投入,以 追求高速发展。而对传统商业则只注重利润。目前发展表明,“砖头水泥”型的传统公司也可进军互联网。但是开展互联网业 务需一个长期投入过程。传统公司投资互联网一方面要消耗资金,降低赢利;另一方面互联网业务必然会冲击和损害传统业务 ,促使传统业务利润下降。结果,互联网业务反而成为包袱,他们越大力投资互联网,越会损及主营业务,而赢利状况将直接 反映到股市上。

  这种不平等的“待遇”极大地限制了传统企业的发展,而使互联网公司可撒欢似地追求增长,毫无包袱和负担。因此 ,互联网力量的崛起将远远超过人们常识的估计。借助马太效应,互联网公司可以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更快速地摧毁传统 商业模式。可以预见,由互联网促成的商业世界的大恐慌和大逃亡,并不是遥远的天方夜谭。

  因为,互联网的力量是真实,怀疑互联网实际上就是怀疑自己的未来。

相关专栏:
方兴东专栏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评论与分析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