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六日电 中国科学家计划克隆被列为世界十二种最濒危动物之一的白鳍豚,以期保护这个中国 独有 的珍稀物种。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专家张先锋说:“我们已经开始从人工饲养了二十年的雄性白鳍豚‘淇淇’身 上提 取体细胞,获取遗传信息,以备所需资金到位后立即进行克隆和其他科学实验。” 张先锋说,白鳍豚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已在地球上存在了两千万年到三千万年,与大熊猫 并称 为“活化石”。它们共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待遇。 他说,然而,同大熊猫一样,白鳍豚的自然繁殖成功率很低,加之长江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野外活体数 量不 断减少,现存已不足百头,只是现存的大熊猫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这个研究所饲养的白鳍豚“淇淇”,体长两米,体重一百二十五公斤,是唯一一头在人工条件下生活的白鳍豚。 由于 白鳍豚的平均寿命为三十年,二十一岁的“淇淇”已将要步入垂暮之年。科研人员费尽心计先后为它寻找到的两位“女 友”都 不幸在婚配前死去,“淇淇”现在仍然是膝下空虚的老单身汉。 这位专家说,除了从“淇淇”身上提取宝贵的遗传基因以外,他们还将从野外搁浅、受伤的白鳍豚身上获取有关 信息 ,建立白鳍豚体细胞库,为白鳍豚克隆和生殖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样本。 动物保护专家认为,克隆只是保护白鳍豚、大熊猫这类珍稀动物的一种尝试。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尽快改善它们的 野外 生存环境,并提供更好的繁衍条件。 国家环保局一位官员介绍说,作为保护白鳍豚的一个重大步骤,中国已投资九百四十余万元在安徽铜陵建成了白 鳍豚 养护场,对白鳍豚和与白鳍豚体态、习性极其相似的长江江豚进行易地保护。 张先锋说,长江中的白鳍豚已经极为稀少,它们的游速非常快,普通的机动船很难追上它们,因此易地养护难度 较大 。目前在自然保护中心还只有江豚等其他一些长江珍稀水生动物。 他说,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在寻求与国内其他单位合作,筹集大约一百五十万元左右的启动资金,以便进行白 鳍豚 克隆等项研究和实验。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