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新闻报道 |
本报讯(特派记者 张岳庚)小别半月,北极冰有明显消退。上次我们曾为使船能突破北纬71度费尽心机,8 月5日早晨全队却一度为找不到一块适合作业的大冰烦恼。 现在,雪龙号已位于北纬73度一线。中午时分,直升机载着领导北飞一个纬度(相当60海里;1海里相当1 .852公里)后,宣布发现两处大冰。一处有足球场大,另一处足有4个足球场大。大气组和雪冰物理组随即登机出发。他 们将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海—冰—气的相互作用。这是中国首次北极考察的3大任务之一。 大气组将前进20海里,6人将在浮冰上连续作业24小时;雪冰组4人将多点作业。8月5日记录到的最低气 温已是零下0.9摄氏度,风速每秒6米左右。考虑到这一带常有“熊匪”出没,两个组均配备了必要的自卫枪支。 事实上,北极海—冰—气的相互作用,不仅中国人关注,也是各国北极考察的焦点。原因有二:首先,两极是全 球气候的发动机,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主导着世界的整体气候。其次,按一般规律,中、低纬度的气温每变化一度,两 极气温的变化则相应翻番。但近些年,北极的情况令人疑惑不解,任凭全球气温升高,它依然故我。个中原因是各国急于探明 的。 来自中国极地研究所的康建成博士说,科学界猜测:是否海冰在融化过程中将这部分热量吸收了?据一篇美国人 的论文,从1986年到1995年,北极冬季海冰面积的变化不大,但夏季变化甚大。论文表明,1986年,北极海冰的 覆盖面积为85%,而到了1993年,则只有70%。这一数据来自对北冰洋1/3的冰面所作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上述 猜测。 但是,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冰的厚度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到目前仍未搞清楚。 雪冰物理组的任务,包括用先进雷达测冰的厚度,以及现场对雪冰的物理性质进行观测,提取一透过冰层的柱状 冰芯等。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