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新闻报道
 


走近克隆牛--日本枥木县酪农试验场访问记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7月26日 17:27 北京晚报

  7月一个细雨濛濛的早晨,笔者自东京出发,去亲眼看看日 本枥木县培育出的克隆牛。在东北高速公路上驱车大约2个小时, 就进入一个绿色的世界———枥木县酪农试验场。

  柔柔的雨丝中,宽阔的牧场上绿草如茵,三五成群的奶牛在 悠闲地漫步。在牧场一角的试验室里,改良繁殖部部长斋田光男 介绍了该场发展克隆牛技术的概况。

  斋田光男今年49岁,早年毕业于北里大学,专攻兽医学。他 现在是农场改良繁殖部部长,负责研究开发克隆牛技术。他风趣 地说:“体细胞克隆技术与他们多年来研究开发的受精卵移植技 术仅有一步之差。但是,这一技术需要创新。日本没有这种创新 精神。这种精神大概来自中国,例如《西游记》里孙悟空拔出一 根毫毛吹口气就能变出许多个孙悟空那种奇想。”

  枥木县酪农试验场是专门研究奶牛的科研机构,对体细胞克 隆技术怀有极大兴趣。他们打算应用这一技术大量繁殖荷兰种牛。 因为荷兰种牛每年的产奶量多达7800公斤,远比其他种牛产量高。

  斋田介绍说,枥木县酪农试验场很早就开始了种牛繁殖技术 的尝试。他们1979年掌握了一卵和二卵的移植技术,1983年学会 冷冻卵移植技术,1989年运用受精卵分割和移植技术(一卵双生 技术)获得成功。在日本,细胞核移植克隆技术也叫受精卵克隆 技术,是1990年山农林省的畜牧试验场首先开发成功的。两年后, 枥木县酪农试验场引进了这一新技术。

  这家试验场从1997年12月至1998年5月的半年时间内,共进 行过5次体细胞克隆,在总数为52头的试验牛当中,最后有7头受 孕,后来有一头流产。现存活的5头克隆牛都是雌性,其中有两 头是荷兰种牛所生,它们和一般牛一样,被喂养在空旷的牛舍里。 它们已经长大,并且都很健壮。见有人来,它们就把头伸出栅栏, 像是要和人亲近。栅栏门打开后,两头小牛便急着要出来,斋田 一边大声喊着“不能出去”,一边用手推它们回去。看样子,斋 田和它们混得很熟。

  相当长一个时期来,日本将繁殖技术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受精 卵移植上,直到英国罗斯林研究所1996年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羊之 后,日本才发现自己已经落后,赶紧发挥在牛受精卵移植技术上 的优势,到1998年7月由石川县畜产综合中心培育出克隆牛,在 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出克隆牛。斋田说,实际上日本在体细胞克隆 技术方面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对于克隆牛出生时体格较大、死亡 率较高等现象尚没有在理论上给予说明。

  据斋田光男介绍,他们对死亡的那头体细胞克隆牛进行了解 剖,结果没有发现异常现象。不过,斋田指出“主要问题是今后 将会怎样”,例如,它们能否正常发育、生长?到15个月时会否 发情,有无卵子产生?24至25个月之后有无生育能力?作为奶牛, 是否产奶?克隆牛的寿命是否会缩短等问题。张可喜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