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科技日报 > 新闻报道 |
![]() |
本报纽约11月13日电记者王俊鸣报道:美国波音公司和华盛顿大学的天文研究小组发表论文称,有些小行星 具有多孔结构,形似天空中的海绵体。如果与包括地球在内的其它天体相撞,它们可能会被压实。 小行星一直是科学家研究太阳系演变的线索之一。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小行星均是由固体石块和矿物质等组成, 如与天体相撞会撞得粉碎。该研究小组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则认为,在低速碰撞其它天体的情况下,小行星的多孔结 构将很容易使它与其它天体相互吸积在一起。 以天体科学家卡文·哈森为首的研究小组是通过研究太阳系中代号为玛蒂尔达的小行星图像以及实验模拟撞击情 形得出上述结论的。根据近地行星集合号太空飞船所抓拍的图像显示,玛蒂尔达小行星表面有5个坑,坑与坑间距离约20公 里。科研人员并没有发现玛蒂尔达小行星表面留有碰撞的残骸。在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离心机模拟对玛蒂尔达小行星撞击过 程,并研究多孔物体受撞击的结果。后认为,玛蒂尔达小行星表面的坑是受撞压实的结果,而不是其内部被撞碎所致。 这一研究已经引起天文学界的关注。有关专家认为,它不仅有助于研究太阳系演变问题,而且有助于消除人们对 小行星以微小几率撞击地球的恐慌。加州大学科学家奥斯菲格说,人类已生存近1亿年,按照统计规律,大约每100万年小 行星接近地球或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只有2至3次。照理说,人类已经历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形,但是人类并没有被毁灭。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科技日报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