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评论与分析 > ChinaByte > 新闻报道 |
![]() |
中国:未来的财富发源地 《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在上海隆重开幕了,这个被全球工商巨子们称为“激荡思想”的论坛今年首次将一个国家的经 济发展前景作为主题——中国未来五十年,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投资市场正日益为世界所关注。《财富》杂志甚至提 出这样的口号:“欲独霸世界,先逐鹿中国”。 这个口号道出了500强总裁们的“中国情结”,面对12亿人口孕育出的这个硕大无朋的市场,总裁们难免要做同 样一个梦——就像那个在鸦片战争之前来中国卖睡帽的英国人一样,“如果当中国人都买一顶我的睡帽,我就发大财了。” 此次年会引起全球工商界的空前热情,有六十家跻身五百强企业的总裁亲临,与会代表超过八百人,为《财富》论坛 举办五届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改善,市场容量扩大,发展前景看好。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当人们担心中国会是“多米诺骨牌”的下一张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坚守人民币不贬值,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吸引外资遭遇严峻的挑战,今年以来外资实际流入金额减少了近二成。中国政府为遏制外资滑 坡之势,更为外资在中国长远健康的发展,近期公布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新政策,在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上新举迭出,并将 继续下大力气改善投资软环境。 专家预计,已经连续六年吸引外资居全球第二的中国,未来仍将是国际资本投资的热点。欲在全球称王称霸的跨国巨 头们,谁能忽视中国这个日益开放、日臻规范的大市场呢? “对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安迪·格罗夫来说,踏上中国的大地就像大梦初醒。”这是今年3月《财富》杂志对格罗夫访 问中国时感受的描述。这位《时代》周刊年度封面人物,为英特尔芯片销售减慢而苦恼的时候,在中国他找到了类似哥伦布发 现新大陆的感觉。 英特尔的民意调查让格罗夫很兴奋——“中国5000万没有计算机的消费者相信购买计算机是需要的,也是负担得 起的。这几乎占全世界1.6亿潜在的计算机购买者的三分之一。” 患上“中国情结”的同样少不了英特尔在PC世界的“搭档”——微软。比尔·盖茨的“维纳斯计划”在中国变得家 喻户晓,是因为中国传媒认为微软对中国市场觊觎之心过了头的缘故,使得这个计划看起来像个“阴谋”。比尔·盖茨并不掩 饰,他希望装有微软操作系统的东西能够卖得像VCD一样火爆。 对“欲独霸世界,先逐鹿中国”这句话体会颇深的恐怕是诺基亚。对于诺基亚,GSM手机在中国的疯狂销售使其后 来者居上,超越了行业巨头摩托罗拉与爱立信。你很难想象这家60年代的林业企业,1992年才开始生产手机,现在的产 值是总部所在国家芬兰每年GDP的一半。 IT:财富的催化剂 虽然完完全全的IT企业在500强中只占6%左右,但是毫无疑问,IT在财富的增长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27日在上海开幕的财富论坛,一个主要的论题是:把发展中国家带进网络化。在全球企业家、经济学家和学者的发 言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网络对于未来社会的改造和如何适应这种改造的。 在以利润排序的前10位中,大名鼎鼎的微软Microsoft公司继1998年首度入围500强,一举摘取利 润回报率榜的桂冠后,今年利润继续以30.6%的速度递增,再度以利润回报率31%荣登取利润回报率榜首,着实令人折 服,王者之风初现。 从利润排序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如AT&T、IBM、英特尔、微软等都表现出很强的赢利能 力,显示出高科技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预测到2003年,中国的信息技术市场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也是发展最迅速的市场。届时, 中国的微机拥有量将达到4千万台,其中3千700万台将上网。他说,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 遇,中国也将为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发言中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将继续扩大现有网络规模提高技术层次。他 说,到2003年,中国电话普及率将从目前的12%增加到22%左右,移动电话的用户数将从目前的三千六百万户增加到 一亿户。上网用户将从目前的四百多万户增加到二千万户左右。 想想近年来,信息技术能给美国带来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路甬祥院长和吴基传部长的发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IT:何时才参加这个财富的游戏? 在500强的名单中,有进也有出。进入多少也就淘汰多少,淘汰的数量逐年增加,说明进入500强的竞争日趋激 烈。1998年有54家新进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进入两家(中国石化、中国工商银行),显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 发展,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入选500强。 中国的IT企业要进入《财富》500强,既充满了机会,又遭遇不少困难。 如上文所述,身处中国这个世界未来最大的市场,是地利人和。 但世界市场愈趋一体化,地球越来越成为一个小“村”。如何尽快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与世界范围的大竞争,是迫 在眉切的问题。 在计算机行业,联想与方正不同的发展路线也许能给这个争论提供一种现实的判断。联想走了一条“贸工技”路子, 它从给外国品牌电脑做代理开始,积累销售与管理的经验;再进入生产领域,掌握大工业生产的规模,最后向高科技开发阶段 冲刺,逐步逼近世界先进水平。 联想认为,“做贸易之后,看问题才有穿透力”,这种力量是在给国外品牌电脑“打工”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一旦 联想推出自己的品牌机,“打工”时积累的市场与管理经验马上起了作用。 方正则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依靠王选的先进的照排技术,方正进入迅速的扩张上升阶段,它一度成为中关村“高 科技的样板”。但在外界的喝彩声中,方正猝不及防地跌入了波谷。方正高层反思,他们缺乏的正是联想的长处:管理与销售 。 方正对症下药,从惠普中国公司挖来了“空降部队”,做方正的总裁,帮助方正度过危机————而联想集团总裁柳 传志公开承认————对联想影响最深刻的就是1962年进入“500强”的惠普公司,“惠普是联想的老师。”在想都没 想过要进入500的时候,联想便已经开始和500强企业打交道了。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评论与分析 > ChinaByte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