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动态 > 新浪科技 > 新闻报道 |
我们的时代和英雄(自序) 信息产业是二十世纪最壮观的情景剧。而且情节正值高潮之际,昂首跨入二十一世纪。回眸过去一个世纪来,计算机 萌芽、诞生、发生、发展到爆发的历程,显得格外动人心魄。无论是技术、公司、产品和人物,一浪推动一浪,一波盖过一波 ,蔚为壮观。当然,其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最具意味的还是人物。因为计算机历史不是机器的历史,甚至不是技术的历史 ,而首先是人的历史。 这个行业如此热火朝天,风云人物奋飞,富翁英雄扎堆。报刊杂志也从不吝惜版面,但是人们的笔墨从来只青睐商业 方面的成功人士。作为高科技的象征,计算机业如此强烈的趋钱性和功利性是不相称的。特别是许多真正为计算机业发展作出 巨大贡献的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位置和基本的关注,他们也是真正的英雄。 天天沐浴在这个产业的灼热和喧嚣之中,却难以抚平自己心头两个长久的缺憾:一是一直想看一部系统、深入的计算 机发展史;一是一直期待一部全景式介绍计算机历史中众多风云人物的书。我本以为,只要走进书店,就可随手而得;本以为 会有许多大手笔,正在梳理编撰。但等呀等,这样的书始终觅而不见。我翻遍了图书馆,也查询了国外出版情况,都无功而返 。想想看,置身产业中心,指点江山,不通晓历史,何以IT?不了解这部历史的重要主角——人物,只一味眺望遐想,何以 IT?计算机媒体层层累积,却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整理史料。几年等下来,仍无着落,终于失望。看来与其等待,不如亲自动 手。 人是产业中最活跃、最生动,也是最具人文和人性的因素,自己对人物始终有一种独特的偏好。于是,从1998年 初着手准备,实施网络“大搜捕”和书籍“大通缉”,半年下来,战果颇丰:网上媒体查到的人物资料超过800MB,几乎 把所有相关的国内外媒体扫荡一遍,中文、洋文书籍百余本。渐渐地有了海洋的感觉,有了被淹没的感觉。于是自己再花时间 ,遨游梳理,想整出一部纵横近百年、大规模的计算机人物传记,能囊括这条历史长河中所有重要人物,为大家导游。 时不时逃脱现实的喧嚣,一头扎进资料的海洋,一头埋进历史精彩的深处。这真是一段奇异的历史,一个又一个人物 都让人着迷、激动。在这过程中,自己有时停伫长思,有时放怀大笑,有时感慨,被梳理的人物所一一感染。有一种从未预想 过的兴奋支配了我,用朋友的话说,我是“鸦片似的上了瘾”。我的确喜欢这种“上瘾”的感觉。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止,I T业给予我的最大的快乐和最美好的时刻。 的确,这是一部令人无比惊讶的历史。有着如此多成功的喜悦,如此多失败的忧伤;有多少人物被涂上厚厚的神话, 就有多少人物被厚厚的灰尘埋没;有多少英雄被反复吹捧,就有多少天才被时间卷走;有多少成败者被装入大量书籍,就有多 少无名者被埋入纸堆。一开始,我就确立自己的标准,不局限于普通的编译,添加个人的视角,努力把倾斜的、以金钱作为砝 码的历史天平,靠自己的笔墨能努力扭正一点。 因为计算机业早已成为财富的竞技与游戏。浓郁的商业气息主导了人们的视野:金钱的尺度成了衡量的最高尺度。使 我们常常一遍又一遍地咀嚼少数人的一言一行,而忽视许多真正的英雄和天才。我们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可掰着指头也只能数 出那么几个人。我们近视而健忘,过去的都成了古董。我们趋利又势利,计算机业只是成功者的天堂和失败者的地狱。但是, 计算机业远比商业市场更为博大,远比成败胜负更为精深,远比我们目之所及更为丰富多彩。因此要还原这部人的历史,必须 深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深度,必须总揽兴衰与成败、现实与历史。由此我确立了整理的尺度:厚今人不薄旧人,厚成功不薄失 败,厚商界不薄技术。对前者,要撇去过多的泡抹,以更犀利苛刻的笔触,还其本质;对后者,要掸去过多的灰尘,以客观和 同情的笔调,还其真实。赋予更多的关注。 这些人物包括有计算机科学奠基者、产业先驱、硅谷传奇人物、技术天才、PC巨头、软件精英、网络先驱、网络天 王等各色各样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数量初步确定为50位。但很快将名单扩大至100人。每人篇幅相当,试图以最浓缩的笔 调概括一生,并以较强的故事性,努力深入个性和内心,提炼成功经验,描绘出每个人的特色。在作者眼中,以失败告终的奥 尔森不逊于功成名就的格罗夫;富可敌国的比尔·盖茨也不比未发一笔横财的里奴斯·托瓦斯(Linus)多占页码……只 有这样,这部历史才能完整,才能丰满,才真正成为一部人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一部偶然的发家史和疯狂的现代淘金史。 梳理人物,主要是来料加工,体力活。看的是总体把握的能力和勤奋的程度。由于时间仓促,每个人的内容又取决于 资料的多少和优劣。而每个人现有的素材就象他们的财富一样,贫富差距悬殊。因此难免有一些参差。做一部对得起读者,对 得起历史,对得起自己的历史人物画卷远比设想的要艰难百倍,也非一人之力所能完善。每一篇完成的文字都是一个新添的缺 憾。同时,它也吸取了包括蒋涛、赵奂辉、王明伟等许多朋友的劳动成果。我想这部书将来是应该不断升级的,而且不是自己 一个人来完成,可以由更多的人来一起升级。 可以说,耗时1年多的搜集和梳理过程,是自己对产业理解和把握的一次提升,也是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如果你热 爱这个产业,那么我建议你应该从眼前的喧嚣中时不时解脱出来,时不时从现实的阵营中拔出脑袋来,认真走进历史,走进人 物深处,去把握产业深处真正富有生命的脉动,去触摸真正能够与我们心灵沟通和交流的底蕴,去真正体会这个领域令人肃然 起敬的内在的敬畏感。毕竟,我们在历史中能看得多深,也决定了我们在现实中能看得多深;在历史中能走得多远,也决定了 我们在未来能走得多远。毕竟,任何人和事,面对浩浩荡荡的历史大潮,都只有一部分的辉煌可以沉淀在纸上,大部分都将灰 飞烟灭。我们时不时打开历史,深入历史,至少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这个时代的“近视和色盲”。 尽管努力提炼和浓缩,但百名人物还是无法在一本书中装进去。自己也无法一气呵成。因此,最终就成了《电脑英雄 三部曲》,各有侧重。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还原-改变计算机命运的英雄》主要关注20年来轰轰烈烈的两场革命:P C革命和互联网革命,有浓郁的现实感。由友谊出版公司同期出版的《硅谷时代-创造计算机生命的英雄》,主要讲述神话般 的硅谷英雄、计算机天才和产业先驱,更具历史感。另外一本《颠覆计算机使命的英雄》,还在挖掘和写作之中,重点讲述计 算机思想家、媒体精英、黑客等另类英雄和产业中新兴的未来英雄。这部纵横20世纪、囊括百名英雄、涉及各大领域的书籍 ,肯定是迄今为止,国内材料最新、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入的IT业人物传记。而且据我广泛了解,目前国外也还没有类似 规模的同类传记。书中文字综合了无数人的成果,也集成了作者对整个产业独到的把握和透视,并在人文和思想方面也提供了 自己的见解。相对于这个喧哗、浮华的行业,这部书(1.0版)肯定值得每一个人好好阅读。 产品、技术总在升级,公司、人物也在更替,但是人的本性和德性永远无法升级的。这也是自己写作的基本宗旨。克 罗齐说:“每一部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书写历史是为了让当代人以及后来人阅读的,体现的是现代视角和观点。 克罗齐又说:“精神就是历史。”历史之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对于计算机历史来说,这个精神尤为突出,值 得业内、业外每一个人回味咀嚼。克罗齐还说:“历史是生活的老师”。我想,这更无须多说。 附:《电脑英雄三部曲之一:还原-改变计算机命运的英雄》人物名单 附:《还原---改变计算机命运的英雄》人物名单 网络英雄传 斯蒂夫-凯斯(Steve Case):AOL创始人、主席兼CEO(首席执行官) 杨致远(Jerry Yang)、大卫-费罗(David Filo):雅虎创始人、Director 马克-安德森(Marc Anderressen):Netscape创始人、AOL公司CTO(首席技术官 ) 杰夫-贝佐斯(Jeffrey P. Bezos):Amazon创始人、CEO 哈尔西-米勒(Halsey Minor):Cnet创始人、主席兼CEO 罗勃-格拉泽 (Rob Glaser): RealNetWorks的创始人、主席兼CEO 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Cisco CEO兼总裁 里奴斯-托瓦斯(Linus Torvalds):Linux之父 比尔-乔伊(Bill Joy):Sun公司首席技术官CTO 孙正义(Masayoshi Son):Softbank创始人 鲍勃-泰勒(Bob Taylor):ARPA IPTO主任,施乐PARC精神领袖 蒂姆-贝纳斯-李(Tim Berners-Lee):WWW(万维网)之父 文特-瑟夫(Vinton Cerf):互联网之父、TCP/IP共同发明人 吉姆-克拉克(Jim Clark):SGI、Netscape创始人 鲍勃-麦卡夫(Bob Metcalfe):以太网之父,3Com创始人 电脑英雄传 比尔-盖茨(Bill Gates):微软创始人、主席 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创始人、临时CEO 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英特尔 董事长 路易斯-郭士纳(Lou Gerstner):IBM主席兼CEO 斯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微软总裁 贝瑞特(Craig Barret):英特尔CEO兼总裁 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Oracle创始人 斯科特-麦克里尼(Scott McNealy):Sun创始人、主席兼CEO 埃克-菲弗尔(Eckhard Pfeiffer):Compaq前CEO兼总裁 迈克尔-德尔(Michael Dell):Dell创始人、主席、总裁兼CEO 特德-威特(Ted Waitt):Gateway创始人、主席 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微软CTO 王嘉廉(Charles Wang):CA创始人、CEO 约翰-沃诺克(John Warnock):Adobe创始人 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自由软件精神领袖,FSF创始人 《硅谷时代---创造计算机生命的英雄》人物名单 硅谷英雄传 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硅谷之父 威廉-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William Hewlett、Dave Parkard):HP共同创始人 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ely (1910-1989)):晶体管之父 罗伯特-诺伊斯(Robort Noyce (1927-1990)):集成电路之父、英特尔共同创始人 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AMD创始人 查尔斯-E-斯波克(Charles Sporck):国民半导体公司前主席兼CEO 戈登-摩尔(Gordon Moore):英特尔共同创始人 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 (1943-)):Atari创始人、电子游戏机之父 亚当-奥斯本(Adam Osborne):便携式计算机之父 司各特-库克(Scott Cook):Intuit创始人 路-普拉特(Lewis Platt):HP 前CEO兼主席 产业先驱传 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J. Watson, Jr. (1914- )):IBM前董事长 肯-奥尔森(Ken Olsen):DEC创始人,小型机之父 王安(An Wang (1920-1990)):王安公司创始人 保罗-艾伦(Paul Allen (1953- )):微软共同创始人 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 (1950- )):Lotus、EFF创始人 保罗-布林内德(Paul Brained):桌面出版之父 阿兰-舒加特(Alan Shugart (1930- )):硬盘业之父,希捷公司创始人 戈登-贝尔(Gordon Bell(1934- )):小型机之父 阿姆达尔(Gene Amdahl (1922- 1996)):大型机之父 西摩-克雷(Seymour Cray (1925-1996)):超级计算机之父 爱德华-罗伯茨(Edward Roberts):MITS创始人、个人电脑之父 唐-埃斯特利奇(Don Estridge):IBM PC之父(Beny Alagem): Packar d Bell创始人,零售市场开拓者 技术天才传 阿兰-图灵(Alan Turing (1912-1954)):人工智能之父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电脑之父 约翰-阿塔纳索夫(J. V. Atanasoft (1903-1995)):电子计算机之父 格蕾丝-赫柏(Grace Murray Hopper):计算机程序之母 艾克特和莫齐利(J. Presper Eckert (1919-1995)、John Mauchly (1907-1980)):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设计者 约翰-巴库斯(John Backus):FORTRAN之父 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虚拟现实之父 阿伦-凯(Alan Kay):现代图形用户界面(GUI)之父 道格-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鼠标之父、ARC创始人 特德-霍夫(Ted Hoff(1937- )):微处理器之父 加里-基尔代尔(Gary Kildall (1942-1994)):DOS之父 斯蒂芬-沃兹尼克(Steven Wozniak):苹果共同创始人 丹-布莱克林(Dan Bricklin):电子表格软件之父 了解科技新闻,请到新浪网http://tech.sina.com.cn/">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动态 > 新浪科技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