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动态 > 新闻报道 |
当我们正在为巨额的外汇储备和钢产量名列世界前茅而沾沾 自喜的时候,西方的优势却已经转移到了知识经济领域。 由于盗版泛滥,中国软件企业一直在生死线上徘徊。中国软 件产业不起来,我们拿什么挑战知识霸权?盗版扼杀的是我们的 核心竞争力。 如果不加速培育健康有序的知识市场,那么在某种意义上讲, 中华民族就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主持人:近来,微软在中国的日子很不好过。3月初,精心 包装的"维纳斯计划"刚一推出,便遭到方兴东博士撰文予以迎 头痛击;4月底,微软一纸诉状将亚都公司推上法庭,却引起舆 论界一片哗然,对微软的抨击声不绝于耳,同时也引起了有关方 面的警觉;6月下旬,由于对公司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负有 责任,微软(中国)公司原总经理吴士宏黯然离职。 在这场与微软的"战争"中,方兴东博士一直扮演着堂?吉 诃德式的"斗士"角色,他的努力获得许多人的赞同和认可。新 近面市的《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书,更是将微软定义为 "知识霸权",并以大量翔实的资料进行了论述。另一方面,也 有不少人士持不同观点。作为"质量营销"理论的创建者,张洵 先生曾投书本报,对"霸权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谁更可恨:微软还是盗版? 方兴东:微软代表着信息时代知识霸权的典型形象。霸权的 本质就是掠夺,尤其是对弱小者的掠夺。凭借知识霸权,微软每 年攫取数百亿美元的财富,这并不是公平竞争的结果,而完全是 利用其在软件市场上的强大控制权,竭力牟取私利的结果。 张洵:我承认微软是一种霸权,但是中国现在还远谈不上挑 战霸权。相反,目前对中国知识经济发展威胁最大的是盗版行为, 当务之急应该是大力打击盗版,培育健康良性的知识市场。 方兴东:盗版肯定是不对的。但是产生盗版的原因是很复杂 的,其中就有微软默许甚至纵容的成分。如果没有盗版,微软的 产品绝对不会在中国市场有这么高的占有率。微软利用软件产品 容易使人"上瘾"的特性,实施"零成本倾销",可以说盗版是 微软霸权的帮凶。如今微软却反过来让用户为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 张洵:微软是否是盗版泛滥的罪魁祸首并不重要。首先,微 软为保护知识产权而打官司的行为本身是正当的,并非霸权;其 次,盗版的存在恰恰说明微软现在还没有形成霸权,因为它的产 品没有得到正常流通;第三,盗版的存在对中国绝没有好处,它 伤害的是中国软件企业。 比尔?盖茨说过,让中国人用盗版,早晚有一天他会收网, 的确非常阴险,但是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却无可厚非。而且我要强 调一点,中国要想发展知识经济,必须保护包括微软在内的所有 企业的知识产权。 价格高是否成为盗版的理由? 主持人:不可否认,在我们周围,盗版现象普遍存在。盗版 产品低廉的价格与正版产品(尤其是微软产品)高昂的售价形成 了巨大的反差。价格无疑是驱使人们使用盗版产品的重要因素。 方兴东:一套Office软件售价8760元,一套Wi ndows98操作系统售价1998元。我曾经问过微软(中 国)公司的几个人,这么高的定价连他们也不会去买。这两套软 件相当于两个普通中国人一年的工资。不要忘了,软件产品的复 制成本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这种无视具体国情,漫天要价的 行为不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掠夺吗?这意味着中国人要以高于美国 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代价来获得使用同样产品的权利。 张洵:买不起正版软件并不能成为使用盗版软件的理由。如 果说个人买不起还可以理解,难道那么多公司、企业买得起汽车, 却买不起正版软件吗?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价格是由市场机制进 行调节的。我们只能建议微软降低价格,但是不能强迫它降价。 我们应该做的是规范市场秩序,当使用盗版会付出惨重代价的时 候,大家就会去购买廉价的正版产品,这时候微软自然会将产品 价格降下来,因为它要和金山去竞争。 另一方面,霸权往往体现在低价倾销,如果你认为微软的价 格高,要求它降价,一旦它真的降价了,不是更加增强它的竞争 力、巩固它的霸权吗 方兴东:你所说的这种市场调节是在自由竞争状态下产生的, 但微软在PC操作系统上已经形成了垄断,它的漫天要价也是基 于这种垄断。在微软内部的机密备忘录里,他们认为所有的竞争 对手都构不成什么威胁,不需要考虑因销量增加使价格降低这个 因素,而是要考虑怎样使价格进一步涨上去。这根本就不是从市 场竞争的需要出发的。 没有实力,拿什么去挑战霸权? 张洵:只要有强者存在,就有霸权行为。否认霸权是自欺欺 人;指责霸权不会令霸权感到一丝愧疚、更于霸权毫发无损。 挑战霸权需要实力。这种实力在农业经济时代体现于种植技 术、土地开发和农产品贸易;在工业经济时代体现于制造技术、 工矿企业和工业品市场;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则体现于高科技 核心技术水平、知识型企业和知识市场。 对付微软霸权,关键是要有可替代的产品。可是目前的情况 是什么是我们的软件企业因为饱受盗版之苦一直在生死线上徘徊, 我们的名牌产品因为假货泛滥而损失逾亿。去年一年,目标软件 公司销售了大约十万套《铁甲风暴》,但就在产品上市的那一个 月之内,仅深圳一地的盗版软件就销售了15万套在这种恶劣的 市场环境下,民族软件产业怎么可能发展?中国的软件产业起不 来,我们谈什么挑战微软霸权?喊完口号之后,不还是得用微软 的东西 只要是知识产权就应该受到保护。对于微软的产品,你可以 不买,你可以选择不用,但你没有理由去偷别人的。只要有人肯 买,拿出钱来说:"谁的产品好我买谁的。"到那个时候肯定会 有人拿出更好的产品。如果大家都用盗版,那么哪家企业愿意投 入资金去开发新产品?放任盗版行为,只能使我国的软件产业与 世界先进水平越拉越远。 主持人:盗版行为的泛滥实际上正在扼杀我国软件产业的核 心竞争力。 挑战霸权要讲究策略 方兴东:霸权是现有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强迫认同规则本身 就是霸权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我们一味地遵循这些"规则", 以现有的实力来看,挑战霸权只能是一种"梦呓"。但我们可以 在策略上有所突破,因为产业在发展变化,"游戏规则"也不会 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新的产业机遇,主动促成新的 游戏规则。 在实力弱小的处境下,采取某些现实的制衡策略也是完全符 合市场规则的,目前最为紧迫的是积极扶持微软的竞争对手,例 如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按照"自由软件运动"的思想, "用户第一"是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厂商无权对用户施加压力、 剥夺用户的各种自由。自由软件遵循一种叫"Copyleft "的原则,即可以对软件产品任意拷贝、修改、甚至出售,这不 但不被视为盗版,反而体现了人类互助的天性和美德。 随着自由软件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以微软产品为代表的封闭 式产权形态正面临强大挑战,"盗版论"必将消失,广大用户" 犯罪"的帽子也可以摘掉。目前,Linux正在获得全球性的拥护, 它是微软霸权真正的颠覆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动自由软 件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知识经济:生存还是毁灭? 主持人:我国有限的自然资源已经无法继续支持以往那种高 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了,中国迫切需要以知识经济作 为整体经济发展的龙头。 张洵:说句危言耸听的话,中国的知识经济如今已经到了生 死存亡的关头,因为国内缺乏一个支持知识经济良性发展的知识 市场。如果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使用盗版软件,就没有哪家知识 企业可以在市场中获利,中国也就不可能产生能够与微软抗衡的 巨型知识企业。到头来,我们还会生活在霸权的阴影下,不是微 软,也会是"微硬"、"宏软"。 主持人:一言以蔽之,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提是建立对知识产 权进行有效保护的法制环境。让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成为真正意义 上的富翁。 张洵:上个世纪末,当中国人还在把金银珠宝、土地房产甚 至鸦片当作财富象征的时候,西方列强却在兴建铁路、工厂。当 他们利用先进的科技将铁矿石炼造成枪炮攻打虎门时,我们何尝 没有领教"工业霸权"的残暴? 如今到了20世纪末,当我们正在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二、彩电 产量世界第一等工业指标沾沾自喜时,忽然发现西方的霸权已经 转移到知识经济领域去了。当我们忙着搞重复建设、忙着打价格 战的时候,大量的科技人才却流失到国外。西方则将一位位知识 分子培养成"知本家",并由他们开发出一个又一个领域的核心 技术,为"知识霸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财富的象征是拥有知识,而知识蕴藏 在人的脑子里。要想留住人才,关键在于必须能够让他们的价值 在国内得以实现。如果中国的知识市场不能尽早培育起来,留住 人才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就又到 了"最危险的时候"。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动态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