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动态 > 新浪科技 > 新闻报道
 


书评:企业方法--中关村最大的财富

http://www.sina.com.cn 1999/10/10 12:51 新浪科技

  中关村重来不缺少热闹,最近似乎更热闹。一方面中关村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试验区,在中关村区域的企业据称有减 免税优惠,使得中关村附近的地产商特别高兴;另一方面是有一家房地产商拉上中国几个著名的IT厂商以中关村的名义上市 ,特别炒作了一番。以至于现在流传一个新民谣,叫“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

  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附近因为集中了中国科学院的诸多研究所和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而成为中国高水平人才的集中 地,十余年来更是因出现很多高新技术企业而有中国硅谷之称。但中关村无论是作为北京市的实验区还是全国的实验区,其实 验的内容到底应该是什么却未有明确说法。作为高新技术实验区,中关村诞生了很多全国领先的技术,填补了很多国内空白,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仍然甚远,因为中关村的企业大多是外国著名厂商的代理商,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以至于即使联 想这个中关村最成功的企业也只得宣称走的是“贸、工技”的发展道路,因此,从技术发展这个层面来说,中关村实验的成果 是有限的,那么,中关村之所以能从北京市的实验区变为国家级实验区,其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呢?在制度,在企业方法上。

   我们中国人是比较崇拜技术的,谈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言必称四大发明,但是,一个不容讳言,不能 回避的事实是,四大发明未能引发一场生产力的大革命,火药只被用来做礼花、放焰火,供宫庭权贵享乐之用;指南针被用来 看风水,选祖坟。据经济史专家考证,中国在14世纪即已发明用焦碳炼铁的技术,在技术上已经具备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 的主要条件,但是,我国最杰出科学家的贡献被当权者当作“奇技谣巧”,无疾而终。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技术是重要的,但技术决非万能,一种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重要的前提和条件,这种前提和 条件即制度,或者说制度先于技术,制度创新是技术或者说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制度创新,科学技 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不会自动转变为生产力。

  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即使没有技术进步,制度的创新也会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这方面的例子远的有上世纪末 日本的明治维新,近的有我国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不到三年,我国的粮食问题就基本解决,而其中主 要的贡献不是技术,而是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解放了原有生产关系对农民的束缚,从而释放了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劳动者的积极性。

   如果我们需要在制度和技术孰者更为重要方面作为一个抉择的话,我们应该毫无犹豫地说制度。

   制度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如果说技术——甚至说科学技术——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制度就是处理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有一系列安排,这些安排涉及到观念、组织、管理、体制、等诸多要素。恰恰在这些 方面,中关村的创业者们为我们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缺乏有效的国内保护,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在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直 面国际竞争,在与国际跨国公司这些“巨狼”同舞的同时将这些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组织方法和管理制度、营销方式 等直接移植过来,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对国内传统的企业制度、企业方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从企业产权安排、内部机构设置 、生产流程管理、营销体系建设到员工激励方式等,无不领风气之先。可以说,近20年来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进入中国基本 上是这样一个途径: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外商独资企业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国内企业;中关村是国外先进 的企业制度、管理方法、组织方式、企业经营理念进入中国的传送带,中关村企业是中国新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的黄埔军 校。对上述评价,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论证,我们只要对某些事物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比如IT领域的展未活动与 全国糖酒订货会比较,IT类的几个专业报刊如《计算机世界》与其它行业媒介比较,我们就会体会何谓传统叫卖,何为现代 营销。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会真正体会到中关村对我的价值和意义。

   联想副总裁杨元庆在被授予五四青年奖章时谦虚地说“我的贡献只是发现了高科技企业的方法”。这个贡献不得 了!我们今年建国50年了,无数的企业家、理论家、政治家在不停地探索,探索了50年,实践了50年,可我们仍未找到 搞好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办法,在笔者写这篇文章的下午,中共中央的15届4中全会正在举行,共和国的决策者们正在讨论办 国有企业的方法,而杨元庆们、联想们在中关村的贡献无疑对决策者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中关村的贡献不是王辑志的四通打字机、不是倪光南的联想汉卡、不是王选的激光照排系统;虽然这些技术和发 明能使所在企业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近20年来,太多的中国企业走过了“从井喷式到雪崩式”的过 程,“其勃也忽焉,其亡也忽焉”,从同属工IT产业的巨人,到医药产业的三株,及最近几年才冒出的标王爱多、小霸王等 一系列国内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天”。这些企业有一个很明显的共性,即拥有一种在一定时期领先的技术,在 极短的时间内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形成井喷式发展,但因在制度、管理、组织等方面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很快就垮掉了, 如同雪崩一般。这些例子从反面说明了制度和企业方法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列名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其长盛不衰的原因 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一套科学的制度和方法,有一个研究认为,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的能力强,但只有不到1%的中型企业能 上升为大企业;而大企业的优势在吸收和应用技术上,微软的发展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微软的任何一个产品应用的都不是最 先进的技术,但它靠自己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将其它技术击败,使自己的技术成为行业标准。

   我们可以说,中关村对我们最大的贡献是柳传志、是张玉峰、是杨元庆,是无数个为中国高科技发展作出过杰出 贡献的企业家们,是他们的管理经验,是他们的企业方法,这些方法的内容,集中体现在《企业方法——中关村财富之源》这 本书里。

  《企业方法——中关村财富之源》一书是《计算机世界》记者刘韧历时10个月的泣血之作,该书实际上是一本优秀 的NBA案例教程,它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联想、方正、实达、科利华、金山、TCL、用友、金蝶、国强、瑞星、湖南计 算机厂以及搜狐、网易、新浪等网络企业在内的IT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解剖,涉及领域从企业战略、内部管理、部门 整合、软件生产流程、危机应对、多元化发展、竞争战略、资本运作到国有企业如何参与市场竞争、如何进入充分竞争市场、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跳跃式等。与一般的NBA教科书不同的是如同该书的姊妹篇《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 个人》一样,《企业方法》采用深度报道的方式,通过对企业负责人和企业员工的全面采访和事件的多角度描述向读者揭示高 科技企业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与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节目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企业方法》一书在描述中关 村高科技企业通过制度创新为国家经济作贡献的同时,其写作方法亦有重大创新。黄检良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动态 > 新浪科技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