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际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络将成为考古资料储存的安全地带

http://www.sina.com.cn 2000/02/25 09:31 北京晚报

  重要的考古资料可能会永久丢失,因为储存资料的计算机很快就会被淘汰。

  在考古挖掘的过程中,有些文物的出土地可能已被全部破坏,但考古学家却骄傲地宣称,他们从地底下收集的资料存 入电脑后可供后世子孙使用。但英国约克郡的研究却表明,事实上计算机里储存的资料可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会全部丢失 。约克大学考古数据服务部(ADS)的William Kilbride说:“最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以磁盘格式储存的 考古资料比在地下储存的文物‘腐蚀’得更快。”

  1991年至1996年Newham博物馆在考古服务部(现已关闭)指导下进行了在伦敦东北部的180次挖掘 工作,ADS曾被邀请去检查挖掘后储存起来的青铜器时代的资料。这些资料非常重要,它集中反映了伦敦和泰晤士河附近青 铜器时代的社会风貌,但这些资料从未公开出版过。资料由60多个数据库、220份存在磁盘中的地理文件和计算机辅助设 计文件组成。

  当ADS要求对这些资料进行检查时,档案管理人员发现5%的旧磁盘已被损坏,磁盘外面的保护包装也遭磨损。

  ADS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资料存储格式早已淘汰。在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中,1991年已是一个遥远的概念了,那 时使用的文字处理方式和数据库编程方式在今天都已经过时。考古学家Keith Westcott说:“计算机文件的格 式变化很快,用一种软件创建的文件一年后就会因为软件更新而遭淘汰。当文件无法解读的时候,旧磁盘也就没用了。”

  目前,Newham博物馆的资料已被存入连接互联网的先进的服务器中了。如果资料再保存在磁盘上,那么它们就 可能永远丢失了。现在看来,保存数据的唯一安全的方法就是互联网了。虽然服务器可能过时或需要升级,但从理论上来讲, 网络将会永远存在。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际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