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苹果在交互上下足了本钱!但只是半代革新

2017年02月15日 07:42 太平洋电脑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今年微软与苹果两大阵营同时将PC进化的方向从对硬件和系统的调控上,转移到了交互上。微软在推出Surface Studio的同时推出了Surface Dial,并说这只是未来配件大军中的排头兵。而苹果则在2016款MacBook Pro上搭载了TouchBar,试图通过强硬的生态圈控制,普及这一交互体验。说实话,两者的创意都相当没特色,不过他们的重点不是多么炫酷的交互变革,而是更实用的操控手法,同时融入系统级别的优化,所以才显得相当有吸引力。

  之所以说两者的创意都相当没特色,就是因为他们都不是替代传统交互方式的革新,只是辅助传统交互的手段。其出发点并不是变革而是辅助,也就是说,苹果/微软依旧认为键鼠回事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操控和输入手段。那么我们先来看看陪伴我们长达50年的键盘鼠标究竟为什么拥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键盘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开始相继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国家的人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直到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获打字机模型专利并取得经营权经营,又于几年后设计出现代打字机的实用形式和首次规范了键盘,即现在的“QWERTY”键盘(初始设计QWERTY键盘的目的是降低打字员打字速度。。。。)。而鼠标是1964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发明的,其目的是用于由键盘输入的繁琐指令。

  在随后的五十多年里,键鼠这对黄金搭档面对各种各种交互方式的冲击都极为淡定,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交互操作革新并不需要有多新奇,其核心在于懒,如何在高效输入的同时简化输入和操作的步骤。近几十年来唯一成功改变了交互操作的就是触摸屏,而且是从iPhone出现后,彻底改变了手机的交互逻辑。我们可以通过触摸屏的兴起来看看什么样的交互手段可以带来真正的革命。

  触摸屏并不是苹果iPhone最先使用的,但是苹果推广起来的。相对而言,苹果的虽然给人以技术先驱的感觉,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只是苹果的技术更加人性化。平板也不是苹果的首发,早在2002年比尔·盖茨就举着运行着Windows XP Tablet Edition的Tablet PC向大家推荐微软全新的交互理念,其使用的就是电阻屏和触控笔,而其同期的PPC(有PDA也有智能手机)也是使用电阻屏和触控笔。然而为什么使用触摸屏的iPhone和iPad火了,而同样使用触摸屏的Tablet PC/PPC却输的一塌糊涂?

  因为Tablet PC/PPC的交互虽然更新到了触控屏,但是其逻辑还是固化在键鼠里,其采用的电阻屏基本就是另一种键鼠,电阻屏的优势就是精准度高,用力按压才能识别到输入,使用触控笔能识别精准的点,使用手指想精准操作比较困难。而且Windows XP Tablet Edition和Windows Mobile PPC系统都没有针对出触屏进行操控上的优化,而苹果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精准控制,通过相对不精准的触控、大屏幕以及全新的手势操控带给用户全新的交互逻辑体验,其实使用这种全新的交互逻辑是一场大冒险,不过幸运的是用户接受了这套逻辑。

  仔细看下苹果在触控屏上的逻辑,抛弃绝对精准的控制,使用电容屏,放弃触控笔,使用最简单的手指去实现不精准的触控。同时使用一块大屏幕,将所有屏幕上的图标、控件等放大使之更容易点触,使用手势去替代精准操作和复杂操作,例如滑动代替拖拽进度条、双指缩放替代点击放大缩小控件等。从人使用手机的角度来看,看似新奇,但却是是符合常人逻辑的一套交互操作,而且操控比之方向键、键盘和电阻屏都更加简单,所以成功也是必然了。

  再来说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交互手段的手势操作,小编所使用过的最早的手势操作可以追溯到任天堂的“打鸭子”,其次是PS2时代的EYEtoy,通过摄像头捕捉动作。再到Wii的体感控制器、索尼PS4的PS MOVE以及微软的Kinect(自己买的少,蹭玩的多)。在这些手势操作中,可用于电脑操控的只有Kinect,但微软并没有推广这一操作的念想。而且识别精度确实不怎么样~,但是PC上除了微软的Kinect外,还有一个公司推出了号称比现在识别率高200倍的手势识别设备Leap Motion。

  Leap Motion很有希望成为下一代操控手段,但并不会使唯一操控手段,目前来看搭配手势操控的最佳输入方式是语音输入,但是这一输入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很多场合下我们都无法顺畅使用这一搭配,首先手势操作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其次语音输入需要一定的私密空间,而且就小编使用笔记本形态下的二合一设备的体验来看,长时间将手悬在半空中异常累。所以即便使用隔空手势操作,也需要好好设计交互。

  虽然次世代的操控有各种各样炫酷的操控和输入手段,但是回归到最实用的功能性上,就只有这四种交互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触摸屏、手势操作、语音输入、纸屏同步。满足简化操作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满足大规模和小规模的输入,而且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而微软和苹果的两种交互革新,如同Surface Dial和TouchBar都只是半代革新,是对现有输入手段的一个种变革。Surface Dial是通过附件改善单纯的触摸屏逻辑,将原本可以通过复杂手势实现的功能具象到到附件上,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提供更好的体验。是一种比较明智的方法,但是有一个缺点,附件往往只适合桌面PC使用,随身带一堆配件提升操作体验往往得不偿失。

  而苹果的TouchBar就属于在笔记本上玩花活,很多人说TouchBar的交互体验很优良,PC即便做出了硬件也很难达到这样的功能。这一点我不否认,毕竟苹果有自己的生态圈,可以强迫厂商和用户接受。PC很早之前就出现了类似的设计,ThinkPad上那个单纯替代F1~12的触控条就不说了,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雷蛇笔记本上的那一块触摸键盘可不仅仅是做到了功能键,不过雷蛇笔记本不是像苹果这种拥有自主系统的厂商,只能针对不同的游戏提供不同的自定义,和系统级的Touchbar有些接近了。

  而Touchbar的根本目的也是在现有逻辑下增强使用体验,其并没有什么突出性的革新,当Surface Dial的接口开放,并且厂商开发出支持使用旋钮精剪视频的时候,Touchbar除了炫酷恐怕只剩便携的优势了,但是不得不说苹果生态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快速普及TouchBar交互,而Surface Dial作为附件就没有这么大的强制力。这两种半代革命都有着差不多的表现,各有特色,但是至于未来发展还是需要看生态圈的推广力度。

标签: 苹果微软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文章推荐
热门新机
  • 诺基亚6

    诺基亚6

    参考价格1699元

    • 可以砸核桃
    • 拍照效果优秀
    • 5.5英寸屏幕
    • Android 7.0
    • 价格偏高
    • 配置偏低
  • ZUK Edge 旗舰版

    ZUK Edge 旗舰版

    参考价格2299元

    • 超高屏占比
    • Android 7.0
    • 指纹识别藏在屏幕下
    • 高通骁龙821
    • 拍照不如人意
  • 荣耀Magic

    荣耀Magic

    参考价格3699元

    • 八曲面设计
    • 前置后置双摄
    • Mgaic Live系统
    • 麒麟950处理器
    • 价格微高
  • 金立 M2017

    金立 M2017

    参考价格6999元

    • 7000毫安时电池
    • 商务范儿
    • 内置安全加密芯片
    • 2K曲面屏
    • 机身比较厚
热门文章
高清美图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