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笔记本25周年来临 市场何时才能爆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5日 05:25  中关村在线
    作者:宋彬

    笔记本25周年回顾

  25年前(1985年),第一款笔记本产品正式下线。这是来自于东芝的一款名为T1000的产品。该产品首次整合了键盘、主机、显示器。三者一体,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产品,也是现在市面上传统笔记本的原型。

  古老的东芝T1000采用intel 8086处理器,512KB内存,尽管使用了9寸的小屏幕,并且外置硬盘,但是其重量却近3Kg。不过,要知道一般的台式机可是轻则几十公斤的“大家伙”。3KG重量的计算机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传奇了。

笔记本25周年来临市场何时才能爆发?
1985年东芝推出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1000

  25年中,围绕这个原型,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战场:笔记本电脑市场。一个个PC厂商不断涌入这个新形态的电脑市场中。IBM、SONY、苹果、联想、惠普、Acer等一个个计算机产业的巨头出现在了这场战役之中。

  要说笔记本真正在国内普及还要算是2000年以后。联想率先把笔记本价格拉到10000元的水平线之下。由此,笔记本真正进入了人们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凭借轻便以及可以接受的价格,笔记本市场逐渐膨胀开来。

笔记本25周年来临市场何时才能爆发?
一代经典 ThinkPad T23

  在这个时期中,不少经典机型出现在了我们周围。ThinkPad T系列、苹果的PowerBook、三星X30、等等机型相继在我们周围成为了经典。

    25周年后的爆发

  2008年,全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各大厂商财报均告巨亏。为了挽回以上颓势,随之,一场低价战的集结号被悄然吹响。2999元、1999元……一个个的低价让厂商们来不及喘息。

  摩尔定律告诉我们,产品的性能将不断上升,而价格却在不断下降。很快,厂商们意识到,“性价比”将不会是长久的制胜之本。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廉价的新鲜事物“上网本”被催生了出来。

笔记本25周年来临市场何时才能爆发?
首款上网本 华硕Eee PC 700

  上网本被不少用户错误的认为可以代替家里的第一台电脑,这样就造成了用户对其期望值过高,加上外来厂商盲目追求低价格,产品设计上存在隐患,所以当性能太差、高返修率等状况纷纷出来了之后,恶评像病毒般蔓延开来,上网本销量也和它的口碑一样一落千丈。

  毕竟,上网本不是主流的笔记本,“低价+低能”的组合让这样的战略如履薄冰。诸多的劣势也注定了上网本难以长久生存的宿命,几经跌宕,上网本终于还是偃旗息鼓,没了元气。

  进入2009年上半年,“轻薄”渐渐成为了各大电脑城以及媒体大肆炒作的关键词。但是,此次人们对轻薄的关注已经不再是奢华的ThinkPad X300、MacBook Air,而是实用且廉价的新轻薄平台。

  2009年低迷的市场之中,业界普遍认为业界并没有技术上的重大更新,而CULV平台的爆发应该算是少有的亮点之一。

  CULV其实指的是英特尔超低电压处理器,采用这一处理器的笔记本有轻薄、便携的特点,所以也叫轻薄笔记本。CULV轻薄型笔记本的另一个特点是价格便宜,这应该算是这一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记本25周年来临市场何时才能爆发?
第一款CULV轻薄本 Acer 3810T

  随着上游厂商英特尔CULV平台的发布,一系列的轻薄本迅速蔓延开来。Acer 3810T,联想U350等均以崭新的姿态示人。

  时至2010年,笔记本的发展已经走过了25个春秋冬夏。在经济回暖的今天,笔记本市场该怎样发展呢?

  年初,英特尔推出了全新的移动平台Core i3、i5、i7。在整合了CPU与GPU的同时,却并为增加能耗。此外,超线程技术、32nm技术均被整合其中。让新一代的移动平台颇具革命性。

笔记本25周年来临市场何时才能爆发?
“以智变 应万变”全新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发布

  紧随英特尔的步伐,厂商们纷纷推出了相应机型,联想IdeaPad Y460、惠普Pavilion dv6、索尼VPC-CW2S1E、宏碁Acer Aspire 4740G、东芝Satellite L500等等。这些产品非但性能强悍,价格也并不高。这一点非常符合2010年人们选本的口味。

  如此看来,高性能、低功耗、低价格已经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传统型笔记本所主打的方向。2010年的市场势必将在笔记本诞生25周年之际,一改颓势,真正爆发。

社区|Android热门游戏合集 盘点iPad热门电影 天生爱情狂 赌城回忆录

华硕 EeePC 700

华硕 EeePC 700

¥1000元

产品资料图片相关文章 论坛

华硕 EeePC 700

屏幕大小:7寸

重量:0.92公斤

类型:超便携类

已有145位用户评论 点击查看评论

推荐

不推荐

想买

观望

123456票

123456票

123456票

123456票

投票 投票 投票 投票

相关新闻

华硕品牌相关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