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ThinkPad与奥运再度牵手 延续40年不解之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 14:41 新浪科技
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最为悠久而盛大的体育赛事。这个集无数光荣和梦想于一体的体育盛典,不仅是全世界顶尖运动员的舞台,也逐渐成为众多世界顶级品牌的竞赛场。特别是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奥林匹克运动已不再是单纯的消遣或者体育赛事,更是商业实体和营销,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的角逐赛场。 但与其他营销平台不同的是,奥运会的各个方面都浸染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即使是在赞助商的选择上,有着悠久历史的奥运会也是独出心裁。比如成为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的企业,即可享有“全球性排他原则,在同一行业中只此一家”等一系列特权,但赞助企业必须符合三项条件:企业及其产品必须具有良好形象和高尚品质,居世界领先;必须是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高,拥有充足的全球性资源;能够积极协助推行国际奥委会的营销计划。可以看到,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商业品牌,也像运动员一样,也都是千里挑一,本身就具有雄厚的实力。 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宽带、信息中心,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信息技术的革命为奥运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而在奥运会的历史上,作为世界PC鼻祖的IBM曾一直作为奥运会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赞助商。从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追溯到1960年斯阔谷冬季奥运会,IBM和奥运会就像一对老夫老妻,历经了长达40年的婚姻,而IBM PC自它诞生的那一刻,就与奥运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是奥运信息化发展的一个见证者,它的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印证了奥运的每一次历史性突破。从开启个人计算历史的IBM个人电脑,到风靡全球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IBM历届奥运会的赞助合作几乎就是个人计算历史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而今,IBM的奥运情缘已散,但巧合的是,ThinkPad与奥运的“姻缘”却还在继续…… 巨人的牵手:1960~1980 图为: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在东京举行,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奥运会。同年,革命性的 IBM System/360诞生,其“一系列适用于企业和科学应用程序的兼容计算机”的概念转变了这个行业。IBM System/360也是支持奥运会的产品之一。 五六十年代,IT产业还是一个“奇迹般”充满神秘感的产业,信息技术给大多数人的印象还是实验室里巨大而复杂的机器怪物,但却已逐渐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那时起,奥运会就开始与信息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IBM System 360、370、3838……从1960年斯阔谷冬奥会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40年时间中,IBM作为奥运会的IT赞助商,一以贯之地开始向每一届奥运会提供信息服务。而奥运会也在融合更多新的元素的同时,犹如离弦之箭,全速发展与合作,逐渐成为具有重大世界影响力的盛会。 领跑与突破:1981~1988 图为:1981年,IBM第一款个人电脑IBM 5150诞生,由此见证奥运历史上的每一个辉煌时刻。 1981年,作为全球新兴IT产业的领跑者蓝色巨人IBM突破性地推出了一轰动世界的产品:IBM个人电脑。这一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PC改变了人们心里“计算”的概念,以适中的价格为个人提供高新计算性能的产品,从而开启了个人计算时代,虽然在今天看来,第一代的PC与今天电脑的性能难以比肩,但在当时而言,这不啻是一大创举,因此个人电脑一举成为IBM技术创新的标志。随着工业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电子技术和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IBM开始驰名世界。1984年,IBM将个人电脑用于洛杉矶奥运会的信息管理工作,这也是PC与奥运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而有趣的是,令人吃惊的PC在洛杉矶赛场上同样记录了一个震撼世界的消息:卡尔刘易斯,9枚奥运金牌的得主,同时也是在同一个人竞赛项目中四获金牌的传奇运动员之一,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分别在男子100米,200米,跳远,4x100米接力中四获金牌,平了耶西欧文在柏林奥运会上创造的奥运个人夺金纪录。看来,突破与创新,永远是无处不在的。而这一年,在中国,也有一群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也怀揣着突破的精神,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并将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 IBM的梦之队:1992~1996
图为:巅峰男儿美国男子篮球梦之队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星光灿烂。同年,第一台ThinkPad诞生,IBM由此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梦之队”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堪称经典,但如果要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最闪耀的项目是什么,那当然是篮球了。1992奥林匹克男子篮球比赛第一次允许职业球员参加,由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组成“梦之队”,在迈克尔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大鸟伯德、巴克利的带领下,创造了八场比赛无主动暂停情况下平均每场得分达117分的惊人战绩,这一届的梦之队创造的至今无人匹敌的巅峰之作仍为不少篮球迷们津津乐道。 而1992年,正当联想1+1家用电脑投入市场之际,IBM也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梦之队”:除了星光璀璨的个人电脑之外,IBM笔记本电脑品牌——ThinkPad于这一年诞生了。IBM一方面对技术创新进行大量投资,一方面积极采取全球化的策略,为国际市场开发了多种产品,而ThinkPad从这一刻起在各项评测中屡屡获胜,引起人们对移动计算的极大关注;1994年,IBM推出ThinkPad 755C/Cs,使笔记本电脑ISA技术走向全球,而同年在利勒哈姆尔冬奥会上,ThinkPad更是崭露头角,这不仅是笔记本电脑服务奥运会的开端,也是ThinkPad走向全世界的开始。 悉尼绝唱:2000~2004 图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规模巨大,数据支持要求之高前所未有。IBM ThinkPad也不断突破,频频推出革命性的产品。 1993-1996年和1997-2000年,IBM两度跻身TOP赞助商行列。从硬件软件双管齐下、打造出世界顶尖品牌,但当国际奥委会改变的IT行业TOP计划有悖于IBM当时的总体战略方针时,IBM不得不退出了TOP赞助。因此IBM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动用前所未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上演了IBM奥运赞助史上的精彩绝唱。 2000千禧之年的悉尼奥运会是迄今为止奥林匹克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盛大的奥运会,共有10,651名运动员参与了300项赛事。面对前所未有巨大规模和难于遇见的困难的挑战,IBM以优于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及完善的服务,向悉尼奥运会和全球广大观众,提供一整套包括奥运会管理、比赛成绩和奥运会资讯三大系统在内的集成信息系统和服务,使得各种硬件大到巨型服务器,小到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等一应俱全,各种文字、数据、声音、图像信息和资料丰富详尽。为此,IBM在奥运会期间从世界各地抽调了1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从社会上招募了4300多名志愿者,进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提供了3台S/390大型服务器,3台RS/6000 SP并行机群服务器,7400台PC机和ThinkPad,540台服务器,845台网络交换机,7000台监视器,2000个触摸屏和1655台打印机,为各个赛场设立了2000多个信息工作站。 在整个悉尼奥运会期间,IBM先后开发了1300万行软件程序,处理了110亿次网上点击,2.3亿次Web页面浏览,大大缩短了全球各国人民与奥运会和运动员之间的距离,也为人们身临其境地介入奥运会,表达自己的心愿、态度、看法和喜怒哀乐架设了桥梁,这是采用其他任何一种沟通手段都无法达到的。虽然IBM暂时告别了奥运赛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ThinkPad和PC的骄人业绩,2000年,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售了第一千万台ThinkPad 笔记本电脑,当之无愧地登上笔记本电脑的冠军奖台。而仅仅在两年之后,ThinkPad 销量就突破两千万台,对于经历过奥运会、北极科考、珠峰登顶等重重考验的ThinkPad来讲,“Think”已经成为移动计算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座右铭。 再牵手奥运:2005~2008
图为:支持都灵冬奥会的平板电脑ThinkPad X41T和商务宽屏笔记本ThinkPad Z60。
图为:美国NBC电视网在都灵冬奥会现场转播中专用的ThinkPad和ThinkCentre 图为:运动员在奥运村的“联想网吧”使用ThinkPad和ThinkCentre 如果不是2004年,联想成功收购 IBM 全球个人电脑(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业务。那么ThinkPad的奥运之旅或许真的将成为绝唱。这对于同样将“追求卓越”视为品牌要素的奥运会和ThinkPad而言绝对是一个遗憾。幸而,历史总是充满了巧合。作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联想集团将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奥委会及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的支持。而作为老相识的ThinkPad,也将与奥运会再续前缘。 在本届都灵冬奥会上,联想携国际知名产品ThinkPad重拳出击,我们也得以看到ThinkPad这样的经典产品继续为顶级赛事服务:特制奥运版本的商务宽屏笔记本ThinkPad Z60,其尊贵的产品气质与奥运品质相互辉映;支持全球转播工作,拥有美国独家转播权的NBC电视网也正是采用ThinkPad笔记本和ThinkCentre台式机来协助转播;提供更宽更好的服务,奥运村的“联想网吧”配备的ThinkPad笔记本和ThinkCentre台式机,创下了奥运史上为运动员提供个人电脑使用比例的最高纪录。作为领先的高端笔记本品牌,ThinkPad通过自己在全球的知名度,搭建了联想品牌与全世界的桥梁。 尾声: 就像所有的运动员一样,Think所经历的奥运,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辉煌历程。许多品牌都未能经受得起时间的锤炼,而ThinkPad却曾多次敢为人先,勇闯新路,屡次对产品品质、风格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大胆革新,满足客户需求、赢得有利的竞争条件。正是这种善于“思考”的努力使Think不断推陈出新,并多次赢得各项大奖,胜任各种艰难的任务。 壮志凌云的豪情,拼搏不息的风格,以及精湛绝伦的技艺成就了Think品牌的奥运辉煌。今日,Think与奥运的缘分仍将延续,Think的精神也仍将延续。继承IBM的百年衣钵,在全球品牌资产的积淀上,ThinkPad正搭建一座桥梁,让世界认识联想,让联想走向世界!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