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笔记本 > 正文

TCL电脑——2006年破冰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16:09 太平洋电脑网
作者:厂商动态


  经过2005年的韬光养晦,2006年的中国笔记本市场从一开始就显出风起云涌之势:惠普、戴尔等国际巨头虎视眈眈,台湾实力派厂商宏基、华硕加紧圈地为营,而本土厂商方正、同方等厂商则大投入抢攻市场,竞争激战一触即发。
  作为后起之秀的TCL电脑,在诸多强势竞争对手的重重包围下,在2006年是如何破冰崛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6产品篇:基于产品技术惯性领先的成功根本之道
(关键词:首发、丽屏、工业设计大奖)
  纵观TCL电脑全年的表现轨迹,最突出的特征就在“首发”二字。2000年11月TCL电脑率先推出“奔四”已充分显露出“速度致胜”的经营哲学。时至2006年,从初抢先全球发布基于“双核迅驰”平台的笔记本产品Verone和丽屏T31,到联合英特尔全球首发酷睿2笔记本产品,TCL紧紧抓住在电脑业每一次关键节点,率先应用最新的上游技术,将高科技以第一速度转化成为终端消费品,成功担当起行业领跑者的角色,“首发”二字也随之深深的烙印在TCL电脑的品牌上。


功能创新专注需求,丽屏引领视觉享受
  除了紧紧把握上游技术更新换代的脉搏之外,TCL还在消费趋势和需求上有着敏锐的触觉。具备革命性变革的微软新一代

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其主诉求的半透明及3D视觉效果与消费者日益注重娱乐功能、强调屏幕色彩感染力、讲究个性体验的需求不谋而合。另一方面,2006下半年宽屏笔记本的迅猛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与VISTA代表的视觉革命相得益彰——屏幕及视觉效果的革命正在酝酿,笔记本“屏时代”正悄然来临。对此,TCL适时提出了2007年电脑消费将进入“屏时代”的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事实上,TCL电脑在“屏时代”的到来前已经整装待发。TCL电脑产品2006年的主诉求是“丽屏”技术,这是以TCL自身强大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能力为基点的。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TCL汤姆逊电子公司,TCL电脑在

液晶屏供应链及研发技术应用等方面天生就快人一步。TCL电脑的液晶面板源自TTE全球液晶研发中心,全线达到国际A级液晶面板品质,不仅功耗极低,而且保证了LCD灯管30,000小时超长寿命;独具的LC鲜活色彩还原技术配合Glare防眩光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画面色彩的反射损耗,使屏幕在色彩饱和度和还原度方面更加出色。


工业设计广获大奖,创意牵引个性之风
  “工业设计”是近来3C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随着视觉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在选购时更加关注笔记本的面子问题。值得一书的是,2006年TCL在工业设计方面可谓硕果累累:颠覆级产品Verone获得了世界三大工业设计大奖中最著名的奖项—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丽屏T31广获行业近二十多个权威奖项、丽屏T51摘得15寸宽屏笔记本的最轻薄桂冠…
  众所周知,工业设计的发展依仗于强大的研发团队、充沛的资源投入和卓越的设计理念。经过八年的积累与培育,TCL笔记本已经拥有了独立的研发队伍,并通过与英特尔合作3C实验室、创建TCL工业设计研究院,占据了产业技术链上的有利地位。TCL电脑正是凭借着产品设计的不断升级结合产品性能的极大提升,成为了06年中国电脑市场上一匹“惯性领先”的黑马!


2006营销篇:基于聚焦目标消费者的速度制胜之道
(关键词:速度致胜、聚焦消费者、传递价值)
  从 2006年初抢先全球发布基于“双核迅驰”平台的产品,到联合英特尔全球首发酷睿2笔记本,再到联合微软全国首家推出Vista体验活动,TCL紧紧抓住在电脑业每一次关键节点,以更新、更快、更强的企业特质担当起的行业领跑者角色。


速度突围:以营销快节奏打破市场格局
  正如TCL集团副总裁杨伟强此前指出的,进入“笔记本元年”,笔记本消费已经走向快速的市场放量阶段,也加速台式机替代潮以及笔记本市场的迅速增长。同时,随着国产笔记本供应商彻底破除高端技术壁垒,国际厂商天然的优势格局出现了动摇,竞争的重点已开始向以高性价比产品为基础的营销能力上转移。尤其对于中国这个快速增长中的庞大而复杂的市场而言,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营销攻势掌控市场节奏,令产品高效地直达消费者,以实现消费价值的方式引导消费,以迅速培养消费市场的品牌偏好度,将成为抢占市场“蛋糕”的关键。
  早在今年的4月份,TCL笔记本在北京召开了以“梦想中国行”为主题的启动仪式,此举被视为TCL笔记本提前打响全国营销战的开始。接着TCL又在5月份,举行大规模暑促战役“鲲鹏战役”,提前打响暑促战役;7月携手英特尔推出全国酷睿先锋行行动、11月联合微软推出VISTA体验活动,成功引领屏时代潮流——TCL根据市场的发展迅速调整方向和策略,加速营销节奏,以速度和效率发力终端,在第一时间将产品与消费者接触,从而赢得时间差优势。


营销速度:将更具消费价值的产品带给消费者
  一直以行业先锋和挑战者姿态活跃于市场的TCL笔记本电脑敏锐地认识到:只有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潭,通过品牌理念和产品价值的传递引发与年轻新一代精神内核的共鸣:TCL笔记本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还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给他们以健康的、自信的、有个性的文化享受,实现“敢梦敢想新一代”的精神归属和身份认同。中国笔记本品牌才能够摆脱价格战的桎梏。
为了达到与目标消费群深度沟通的目的,TCL笔记本在年初就推出“青苹果”计划,给青年学子创造一个提升技能的机会;4月份,在全国范围展开了以“梦想中国行”为主题的巡回活动,借助张靓颖的影响力唤醒新一代的梦想和行动力;7月携手英特尔推出全国酷睿先锋行体验行动,让年轻一代消费者第一时间可以体验到酷睿2产品卓越性能;紧接着在8月推出了“我为张靓颖写剧本”的品牌营销活动,为敢梦敢想的年轻人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平台;9月份开始,TCL再度携手英特尔,在全国多个重点大学开展“大学生电脑节”,将TCL品牌的理念与品牌价值直接向年轻大学生进行传递,充分表现出TCL笔记本的品牌优势。
  TCL笔记本的不懈努力获得了目标消费群的高度认可。在“我为张靓颖写剧本”网络营销活动期间,活动网站的浏览量就超过了800万人/次,点击量更超过了1000万人/次;而决赛期间的手机和网络投票量分别为30万和20万,其火爆程度可谓直追“

超级女生”。根据某知名市场调研公司的报告显示,TCL笔记本在2006年的消费者知名度和关注度分别上升了80%和60%。

2006服务篇:打造“后服务”时代的服务竞争力
(关键词:关怀式服务、个性化服务)
  TCL深刻把握住“后服务时代”的特性,创新性地打造出TCL笔记本的服务竞争新模式,并将服务提升到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度,这在国内笔记本行业是绝无仅有的。深入挖掘服务竞争力优势、充分应用服务竞争力优势、全面发挥服务竞争力优势,这正是TCL笔记本为何在2006年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

服务竞争新模式一:从挽救式服务到关怀式服务
  在以往的笔记本行业营销观念中,服务往往只是作为产品销售的一种附加品,目的就是只在于给用户一种产品使用的信心与保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挽救式服务。
  而在“后服务时代”,消费者对产品的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挽救式服务开始受到诸多挑战。为了打造服务竞争力优势,TCL笔记本发扬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神,推出了包含远程服务、随行服务、数据保密、上门取送、两小时快修五项内容的TCL电脑“五项全能服务”和“整机一年、主部件保修三年”的服务承诺。而其中具有创造性的“随身秘书”远程服务和“自由行”随行服务,更是开创了笔记本服务由传统的以企业为出发点的挽救和承诺模式,转化为以消费者利益需求为导向的体验和关怀模式的先河。  

 
服务竞争力新模式二:从大众化服务到个性化服务
  与台式电脑相比,笔记本对服务的要求更高。由于具有便携的特性,笔记本要求上门维护的比率并不高,消费者强调的是个性化的随身、随时服务。TCL通过用户的授权,可以在他们的监控下远程操作他们的电脑,为其提供软件维护和其它服务,相对于传统的“送机维修”而言对用户的私密性有更好的保护,同时也具有更强的个性化色彩。
  针对新一代的消费群体的需求更加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对产品“情感满足”的重视胜过产品的“机能价值”的特点,TCL笔记本创造出个性化的服务模式,通过远程服务、随身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同时,TCL提出了大品质链的概念,从在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开始,做到从源头开始实现品质的严格监控,以最出色的品质打造中国最出色的笔记本电脑。 

 
结束语
  依凭着对消费者的深刻洞察与出色的营销策略,步步为营,稳健推进,TCL电脑在2006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据CCID、IDC两大权威调研机构发布报告中显示, TCL笔记本在2006年二季度笔记本销量同比增长高达489.3%,在所有笔记本品牌中增长率名列第一。 十一黄金周期间,TCL更以376.9%的惊人增长率独占鳌头,杀入国产品牌前两位,进一步凸现了其作为成长速度最快品牌的黑马本色。
  展望2007年,正在快速奔跑的TCL笔记本通过敏锐触觉把握市场动向和产品系统的速度优势,必将继续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跑者。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