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
美国CES展会开幕,国内不少厂商开始征战国外展会 |
DELL XPS M2010出现在CES展会上 |
Intel正式发布第三代迅驰笔记本架构,其中双核处理器的迅驰命名为Centrino Duo,单核处理器的迅驰保持原命名Centrino。 |
希捷发布2.5英寸垂直记录硬盘,把笔记本硬盘的单碟容量提升至160GB |
采用Geforce Go 7800 SLI笔记本曝光。 |
|
|
2月 |
联想拓展海外市场,发布针对国外用户的笔记本电脑Lenovo 3000系列,目前国内依然没有销售。 |
|
|
3月 |
Intel春季IDF开幕,基于Napa平台的多款概念机诞生,至今年年底已经有产品准备上市。MoDT(Mobile on DeskTop)概念得到广大厂商的支持,目前已经有HP等厂商在国内推出基于移动平台的小型台式机。 |
微软联合三星、Intel等几个厂家推出UMPC(Ultra Mobile PC)概念,至此已经有三星、华硕、索尼、方正、汉王等厂家响应,产品已经正式上市。其中,索尼的UX18成为首个采用闪存硬盘的笔记本。
|
德国Cebit展会开幕,多款笔记本新品展出。有:东芝HD DVD笔记本、富士通Q2010、LG的12寸双核独显笔记本、燃料电池笔记本等。 |
苹果公司宣布旗下的MacBook Pro采用Intel酷睿处理器,随后17寸的Macbook Pro、13.3寸的MacBook笔记本也采用了该处理器。 |
100美元笔记本陆续曝光 |
Intel展示EDU-Wise笔记本,定价400美元左右 |
三星推出闪存硬盘 |
|
|
4月 |
ThinkPad T60主板飞线事件 |
Intel在亚洲地区推广CBB计划,在国内更以DIY笔记本推广。至此国内多款笔记本均符合CBB架构。 |
基于VIA C7-M处理器的笔记本上市 |
松下发布防水笔记本 |
nVidia发布Go 7900GTX、7900GS移动显卡芯片 |
|
|
5月 |
SONY发布VAIO蓝光笔记本AR系列 |
日立国内发布2.5英寸垂直记录硬盘——5K160,单碟容量160GB |
AMD发布双核移动处理器Turion 64 X2,接口改为Socket S1。至今年年底,AMD的单核炫龙、闪龙也相继改为Socket S1接口。 除此,ATi、nVidia的相关芯片组同时推出,包括ATi的Radeon Xpress1100、1150,nVidia的Geforce Go 6100、6150 |
Intel 400美元笔记本正式露面 |
苹果公司推出13.3英寸宽屏笔记本,继续采用Intel处理器架构 |
|
|
6月 |
神舟推出2999元笔记本,再次引发买笔记本还是买台式机的大讨论。 |
台湾省Computex展会开幕。 |
松下笔记本10周年 |
DELL开售XPS系列笔记本 |
DELL笔记本电池爆炸,随后的3个月在全球接二连三地发生 |
|
|
7月 |
富士通发布“PalmSecure”技术,比指纹识别还要厉害 |
AMD推出S1接口的闪龙(Sempron)处理器 |
AMD与ATi宣布合并 |
|
|
8月 |
WD(西部数据)发布2.5寸垂直记录硬盘,但单碟容量仅有80GB |
DELL笔记本电池召回计划启动 |
苹果笔记本电池召回计划启动 |
100美元笔记本型号确定为CM1 |
Intel发布64位双核移动处理器:Core 2 Duo(Merom) |
|
|
9月 |
ATi Radeon Xpress 1250发布 |
富士通发布2.5寸垂直记录硬盘,单碟容量160GB |
惠普首度与国内Linux厂商红旗合作,推出预装红旗Linux操作系统的笔记本 |
LG发布10.1寸双核独显平板电脑 |
ATi发布Mobility Radeon X1700、X1450、X1350移动显卡芯片 |
东芝笔记本电池召回计划启动 |
联想旗下Lenovo和ThinkPad笔记本电池召回计划启动
|
日立硬盘成立50周年 |
acer推出20英寸笔记本电脑 |
Intel秋季IDF开幕 |
|
|
10月 |
DELL正式推出AMD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11月才正式登陆中国 |
ExpoComm展会上,Intel宣布推出300美元笔记本计划——Classmate PC |
中国自主研发的龙芯笔记本首度曝光苏州电博会 |
1998元龙芯学生笔记本计划曝光 |
|
|
11月 |
华硕R1F成为第一台全面通过Vista认证的笔记本电脑 |
惠普推出4999元商用笔记本电脑 |
ThinkPad 25周年纪念中国大会举行 |
100美元笔记本正式出炉 |
联想ThinkPad推出宽屏版T60 |
|
|
12月 |
LG发布燃料电池+OLED概念本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