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购本本遇蹊跷事 商家主动多开发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10:01 IT168.com | ||||||||
作者:IT168 左岸 【IT168 报道】买笔记本电脑笔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算上这次,应该是第五次了吧? 这五次购机中,每一次都有很多的新鲜事和一些不明不白的事情伴随整个过程中。往往是在购机后心情愉快且学到不少知识、长了不少见识,而很少有不明不白的事能一直延续到购机后,因为一般情况下笔者都会在购机时成为销售人员的朋友,一些不明之事都能在他们那里得到一些至少是看似合乎情理的解释。 1、事情的起因 这次又是因为某些巧合,笔者要在市面上采购一台SONY新推出的笔记本电脑,据事先一些店面的报价单上显示售价为13800元,而电话咨询后的实际报价为13500元。由于是公费采购,所以砍价的必要性并不大。 SONY是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一个价位比较坚挺的品牌,它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是统一的,绝不会出现某型号的机器各个商家售价大不相同的情况,所以,消费者大可以放心,买SONY的机子绝不会被经销商狠宰。
为什么这么贵的机器还有人买呢?不可否认的两点是:SONY的屏幕相当的棒,接下来就是SONY的外形设计相当时髦。冲着这两点,已经有很多SONY笔记本电脑的FANS了,笔者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不过买SONY笔记本电脑的人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对电脑都不精通,至少笔者遇见的全是这样的人,而且这次就是为一个类似于电脑白痴的朋友购买SONY笔记本电脑的。 看着销售人员沾满唾液的双手一张一张的搓着刚才还紧紧抓在我手里的人民币,在看看手上现在提着的这个小箱子,心里那个痛啊。 2、一件怪事 在说那些不明不白的事之前,笔者先说一件怪事。 整个购机过程笔者只用了一天。朋友给了一个型号,同时给了一个从店家那里得到的报价单和电话咨询后的实际售价。笔者携现金到电子市场现场踩点,一个小时内锁定了商家,接下来就是提货、验机、付款、走人,一气呵成,没有多余的环节。 在电子市场现场踩点时,大概有五层楼高的市场中一楼只有散落的两三家笔记本店面,而二楼则几乎一半是笔记本电脑的商家。在一楼得到了两家店面提供的初步信息后,笔者先是看了一家在二楼卖场最靠边的、不太起眼的店面。招呼笔者的小姑娘(以下简称A)不太相信笔者的购机诚意。笔者在得到她的报价后就走了,并且在心里第一个排除了这家店面入选的可能性,除了她不太热情外,还因为她的报价比楼下足足高了500元。 在卖场的中间还有很多用柜台围起来的店面,其中也有一家卖SONY笔记本的。笔者索性走过去看了一下,招呼笔者的是个小伙子,报价同样高得有点离谱。 笔者要说的不是这两家店面的报价高,而是在笔者确定下来在这家店面拿货时才发现,原来这家店面和笔者刚刚在心里已经排除掉的那家店面同属于一家公司旗下,而且在敲定这笔生意后这个小伙子就直接将笔者交给了A,最终由A完成了这笔交易。 一家公司在不同的卖场分设店面很正常,但一家公司在同一个卖场、同一层楼上直线距离不超过30米的地方各设一个店面就让笔者感觉有点怪了。 笔者简单的分析了一下,还是没能分析出来个道理。两家店面的报价同样的高、且同层楼上卖SONY笔记本电脑的人很多,应该不存在利用报价拉人的用意,而且完全没有必要这样作;难道是嫌一个店面太小,产品太多摆不下?应该也不太可能,因为两个店面摆的机子大多是重复的。那是为什么?难道是玩人海战术想从数量上简单的战胜对手?也不太可能。 笔者没把这事归为不明不白之事,只是此次购机遇到的怪事一桩。 3、SONY的价格不再统一 不明白的第一件事和价格有关。 首先,SONY的价格策略非常严格,绝不会出现同一机型不同商家报价大不相同的局面,相当于是一个价格联盟,大家都约好了什么样的机型卖什么样的价格,不管消费者走到哪里价格都是一样的。这点在去年笔者已经验证过一次了,不同商家同一型号的报价基本一样,甚至可以说是丝毫不差,可是这次的购机经历打破了笔者这样的印象。 第一家店面的报价是:13500元,SONY笔记本电脑+品牌包+SONY仿鼠+SONY原装内包。 第二家店面的报价是:13200元,SONY笔记本电脑+品牌包+SONY仿鼠,没有SONY的原装内包,但是商家承诺内包一但到货,可以免费赠送一个。 第三家店面的报价是:13700元,SONY笔记本电脑+品牌包+SONY仿鼠,没有SONY的原装内包。这家店面就是前面所说的A所在的店面。 第四家店面的报价是:13700元,SONY笔记本电脑+品牌包+罗技笔记本专用鼠标+SONY原装内包,最后还送了一个屏擦。 笔者在两个小时跑了这四家店面,心里已经有了底。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应该是13500元,而所有的店家都不提供SONY的原装外包,所说的SONY内包也只是商家说的,估计有80%的可能性不是原装的,是仿的。 最后之所有选定第四家店面是因为他所提供的外包比其它几家看起来要好一点,而那个罗技鼠标并不是选择他的理由,因为其它商家和他的价差足够买一个罗技鼠标了。 而这次笔者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同一型号的SONY笔记本电脑不同商家的报价出入竟然有500元之大?这种事情在过去好像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在新上市的机型上更是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索尼的价格策略中应该是不允许的。 在和第四家店面的销售人员攀谈的过程中,小伙子一直在探问笔者已经得到的最低价,而笔者也怕把那家报价最低的商家给卖了,所以一直没说出那个价位,小伙子到是挺有信心的将整个卖场里所有的SONY店面一个一个的数了过来,但始终没能撬开笔者的嘴,笔者也没办法问他为什么那家店面的价格为什么那么低。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笔者已经太久没到市场上走动造成了对SONY价格策略早已崩溃而全然不知,反正这件事是此次购机对笔者最大的打击,原来我们对SONY机器的售价可以和其他品牌一样挥起大刀猛砍。 4、商家主动多开发票 首先,因为笔者是从事财务工作的,所以对发票十分在意且了解;另外,因为SONY的机器在售后保修时需要提供发票,所以,发票也是重中之中;还有,SONY的机器之所以贵,重要的一点就是SONY笔记本电脑的报价都是含税的,不像其它品牌笔记本电脑的报价有可能是不含税的价格。 笔者在第一个商家得到的价格是13500元的含税价格,商家提供普通发票,并再三叮咛笔者是普通发票。因为笔者是作财务的,所以销售人员这个对于笔者来说有点多余的叮嘱让笔者有点无奈。 第二个商家的报价是13200元,提供的外包、鼠标和第一个商家的一模一样,除此之外在没有其他的赠品了。价格不错,笔者相当满意,但是才看了两家就有这么大的价差让笔者觉得有必要多走几家、多了解一下,所以笔者还是向店家说了在看看。可能是因为SONY的特殊性吧,这个店家在笔者临行前又叮咛了一些关于发票的事,不过这次让笔者大跌眼镜。为什么呢? 店家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笔者,虽然实际售价为13200元,但是商家的发票必须开成13800元,问笔者是否同意。并且那种口气是:如果笔者不同意发票开成13800元的话,他们就不卖给笔者了。 笔者带着一个若大的问号在店家不解的眼神下惆怅而去。 买了这么多次笔记本电脑还是头一次遇到主动要求多开发票的店家。往常要求开发票时,多开一分钱的发票就要多交一分钱的税啊,这次店家主动要求多开发票而售价不变,为什么啊?难道店家太想纳税了?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店家简直就是一个异型,哪是什么鸟啊。笔者猜想,是不是跟索尼的价格策略有关系? 索尼规定什么型号的机器卖什么价格,然后经销商每卖掉一台机器就会得到一定的返点。假如说索尼B型号的笔记本电脑媒体报价是14000元,而经销商可以作的价格是13500元,每卖掉一台B型号的笔记本电脑经销商可以得到返点500元,也就是说经销商实际的成本是13000元。那会不会是这个商家将自己预期可得到的500元返点拿出来了一部分作为降价的血本,这样利用在价格上的优势来排挤其他商家,利用薄利进行多销。 如果是这样,商家按原价开发票肯定是怕SONY发现自己私自在售价上作的手脚,在给消费者开据发票时全部按13500元开据,这样就将自己割肉的证据全部毁灭了。 因为笔者最后选定的是报价为13700元的第四家商家,所以这件事也就就此罢了,留给笔者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问号,相信留给索尼的问号会更大。 5、是谁在逼谁割肉? 笔记本电脑买好了,最后的成交价是13700元,整个砍价过程并不精彩,甚至有些无聊,主要是因为是公费采购,要考虑的不是价格,而是赠品的多少。 这次采购应该是历时最短的一次,从进入卖场第一次接受要采购的机型到付款走人总共不到二个小时,不知道算不算最快的,但是对于笔者来说是最快的一次了。整个采购过程并无新意,只是碰到的几件怪事让笔者迟迟猜不透,尤其是商家主动多开发票一事,应该是现代商场中的一种怪状,一种不良发展的表现。 索尼对价格的控制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为了自身品牌的良好发展,为了避免不同经销商在同一区域内进行价格战而伤害到自己从而对最终售价进行控制应该是明智的。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就曾出现这种情况,在竞标过程中同时代理A品牌的数家经销商在淘汰掉其他品牌后为了中标,自己内部进行疯狂的价格战从而将一个不错的项目竞争到大家都没办法去作的地步。为了避免这种自相残杀,为了不让经销商之间的利益之争伤害到自己索尼对最终售价进行了控制,但是这种策略能一直有效下去吗? 应该说在以前索尼的这种策略非常成功,不但有效的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化解了自己的经销商内部之争,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品牌的含金量,让大家都认为索尼的机子就应该卖这么高的价。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前的事了,在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索尼的很多机器都出自华硕之手后、在索尼品牌连连暴出质量新闻后,索尼在市场上的口碑大不如以前了,而在现今这个价格异常敏感的年代,经销商还会像以前那种死跟着索尼为索尼卖命吗?索尼规定的售价还有用吗? 那个报出13200售价的经销商应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柜台陈列来看,这家店面是SONY的专卖,从MP3到笔记本电脑,全部都是索尼的,而没有其他品牌的产品,不像其他店面那样什么牌的产品都有。为什么报出13200元的售价呢?难道他比其他店面的代理商级别高?可以以比别人低的价格拿货?应该不是,应该迫于索尼价格策略的特点而带来的压力吧?当然,这个只是笔者的猜测。 对于这个店家来说,自己卖的全是SONY的东西,相对于什么品牌都卖的其他商家来说,他对索尼的忠诚度最高,对索尼的贡献最大,如果他在拿货价格上没有什么优势,那么对他显然是不公平的,在同等售价上他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他商家。别的商家卖不动索尼的可以卖其他品牌的,而他不同,他被牢牢的拴在索尼这棵树上,如果自己在不动点手脚,如何竞争得过别人? 6、总结 文章最后一部分纯属笔者的没有依据的猜测,并且心里没有一点底,因为真的有太久没有去市场上走动了,市场上有什么新机型自己全然不知。 文章到最后也没能将购机过程中遇到的几件怪事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希望能耐着性子看完此文的高手们指点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