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笔记本 > 正文

做产品还是品牌 3C跨越中的厂商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 07:23 中关村在线
作者:中关村在线 后场前锋

  

   本文旨在对近几年来在3C融合和跨越中各厂商面对的种种困难和其采取的对策进行回顾和分析。

3C的融合和涌动

    3C产品是指通讯产品(Communication)、电脑产品(Computer)、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三类产品的简称。

    所谓3C融合,恐怕还没有一个最准确的概念,还是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想象一下3C融合吧:2009年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PDA手机,收集咨询,及时通讯;我们需要一台笔记本,在单位办公,拿回家加班;我们需要一台家庭数字终端,连接42英寸液晶电视和各种数码设备。而这些3C产品很可能是一个品牌的产品,便于互相沟通,其市场空前庞大,以至于以后的IT产业、家电产业、通讯产业将统一为3C产业。

    那么,所有国内厂商,在具有一定的品牌,较充裕的资金,庞大的生产线,一定的研发实力后,都在运动,从不同角度向3C产业变化。举一些国内的例子,海尔、长虹、夏新等传统家电厂商,都开始向通讯、电脑产品慢慢运动,产品涉及家庭媒体中心、笔记本到手机各个部分;而联想则从电脑产品开始向通讯产品进军;而TCL、BENQ则通过收购建立了在多个方面强大的实力;就连神舟,也至少涉及PC产品和

液晶电视。可以说,3C融合前的转变,是每个国内厂商都在考虑并实施的战略步骤。

    对于3C的过渡,各个厂商的态度也是不同的。首先,每个厂商都至少占有一个C,例如海尔占有消费类电子产品,联想占有电脑产品,LG占有通讯产品,等等。那么,他们进军第二个C的难度又多大呢?拿中国市场举例,中国市场已经与世界同步,也就是说,世界最强的品牌的产品云集中国市场。可以说,他们的难度很大。联想做手机,要面对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等强敌;LG在中国做笔记本,要面对ThinkPad、HP、DELL等恐龙;而戴尔做液晶电视、惠普做手机,更是一种挑战。

    那么,为什么厂商必须从自己的优势领域拿出资金,进入3C的另外两个C领域呢?首先,如前所述,3C融合是一个趋势,在未来,移动、办公、家庭的产品将紧密地互联在一起,单独只有一个领域的产品,除非做到前三,否则很难得到更大的成长空间。其次,技术层次和制造层次都为新品牌的产生提供了机会。例如,一个家电品牌做笔记本,英特尔会提供同步的最新技术,代工厂会提供时尚的产品设计并大规模成熟生产,而该家电品牌利用已有的渠道和品牌,可以迅速将产品投入市场。有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不进入这个领域才是怪事。

厂商进入3C的心态

    既然一定要进入更多3C产品领域,不能固守自己的优势产品,那么,如何对新领域确定目标则成为各个厂商的一个关键抉择。现在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强势进入类,做一个产品,就要全力投入,将其做起来;第二种就是谨慎布局类,例如LG,其笔记本就是要在中国销售,并且其特色和层次将与LG的电视、手机相一致,这个原则是不以销量和利润为转移的。

    而这两种态度的市场表现也不同,例如强势进入类,其产品就会马上杀到这个领域的低端,抢份额,做大量,以图长期发展。而谨慎布局类,则是对该产品有限的宣传,并时刻跟在技术的最前沿,不断在产品上创新,并将该品牌以整体的3C品牌姿态推向市场,例如三星、LG的3C体验店。

    从时下的战果来看,强势进入类显然投入了更大的资金和人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要打进其它领域,并威胁该领域的原有巨头,是件很难很难的事,并且,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其新产品的定位和形象也难以提高,和其原有的产品相呼应,难以实现整个品牌价值的提升。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

宝马汽车,在汽车中是高端、时尚的象征,而我们不能想象印有BMW的T恤以99元、79元的价格在超市中叫卖,那是对宝马品牌是极大的损害,所以,既然宝马也做自行车、T恤,那也是放在时尚橱窗中,最为亮眼的自行车、T恤,这能让宝马的品牌价值在其全线产品中血脉相沿。所以,中国市场的PC老大出899元的彩屏手机,或者中国白电的老大推出4999元的笔记本都是不合适的,其产品线应该贯穿其企业的精神,以及磅礴的气势,即使面对对手时仍显弱小。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虽然进入新领域就意味着立刻烧钱,但我们可以考量一下强势进入和谨慎布局两种态度的成本。强势进入,也许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却要持续投入,陷入技术升级大战和市场价格大战的两线危机,因短期内所能看到的成功的希望较小,令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缺乏信心。退一步说,即使最终强势进入该领域,竞争对手很可能又转向更为广阔的新市场。就像DVD机,现在看来,即使获得DVD机市场的第一,仍然不能摆脱市场的自然消退,仍然需要白手进入新的市场。

    而谨慎布局,意味着推进同样价值的全线产品(只有价值层次相同,另一领域的产品才可以借助到原有领域产品的品牌优势),意味着不断在技术上紧跟趋势,并努力创新。而后,在一个市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后,携技术优势和独有的品牌定位进入,在适宜的市场针对适宜的客户群体推出产品,而不是改变品牌的价值,从而有选择的获得发展。

跨领域成功新机会

    那么,新的机会又在哪呢?新机会的到来,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个是消费需求的变化,一个是技术的不断推动和创新,而后,用适宜的技术提供给对其产生很大需求的消费群体,从而成就品牌。

    在技术方面,由于产品渐渐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支持,因此,各个厂商的专业优势也被进一步削弱。以英特尔为例,其今后的产品将主要是平台方案,例如为手机厂商提供智能的移动平台,为商用机厂商提供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因此,各个厂商大多可以得到一个发展的基础技术平台,而后通过创新实现自己的独特价值。

    在用户需求层面,一个需求的打开,往往除了技术外,还有成本、市场、整体环境、消费意识的逐渐提升、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而在各个不同因素中占有优势的厂商,有可能实现近水楼台,从而获得在用户需求层面的优势。

    而最核心的,一个厂商的品牌,将决定其技术的选择走向,将决定其对市场的选择和定位,因此,品牌的塑造,以及品牌价值对用户的顺畅传达,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结

    品牌和产品,就像狗不理和包子,就像必胜客和比萨。如果不能实现品牌的跨越,就像我们进入狗不理一样,还是主要点包子吃;如果成功实现品牌的跨越(并不是指样样都强),我们去必胜客就可以点个很小的比萨,而更主要去享受必胜客的整体优雅怡人的饮食氛围。

    做产品还是品牌,更多的厂商还在勇敢尝试着,具体的阶段性结果,我们都可以看到,但更为长远的结果,我们也许还是从厂商的坚韧精神和品牌价值的成长趋势去慢慢的判断。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