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笔记本 > 正文

不要厚此薄彼 选购笔记本电脑谨慎极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11:21 IT168.com
[笔记本报价] [笔记本新品] [笔记本行情] [笔记本论坛] [笔记本大全] [笔记本频道]

【IT168 报道】俗话说龙生九仔儿,样样儿不同,这笔记本产品同样是形形色色与大小款式各不相同,虽然名字都叫笔记本电脑,但牌子和厂家却是不一样。说得有点废了,可这也是要老生常谈的问题,毕竟这种厚薄、轻重和款式上的差异真真实实的给我们的选购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对于对笔记本电脑不是很了解,但又很想购买一款NB产品来使用的普通消费来说,也许事先看一些与笔记本电脑相关的资料更加实际一些,不过在没有所谓的行家“指点”的时候,最好做到“心有所选”,也就是通过查资料和对比,选择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某一品牌的某一款,并且不要临时变卦,否则你很容易上了JS的当。

    作为一个使用过几天本本儿的我,在这里先从NB最外在的“厚薄”两面说一下我个人的感觉,至于是不是那个理儿,我只能求高手指正给大家了。

    纤薄小巧未必是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笔记本电脑行业内吹起了一股追求“超薄超轻”时尚之风,从一定角度来讲,这种追求“薄轻时尚”的最终结果就是让一些笔记本电脑产品成为了彻头彻尾的装饰产品,一些所谓“极致”笔记本电脑产品的使用功能已经遭到很大的弱化,例如那些标重几百克的NB产品。

不要厚此薄彼选购笔记本电脑谨慎极端
仅重780克的VAIO type 505 EXTREME

    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求超薄超轻在一定时间内依然会成为潮流,但显而易见的是过于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产品首先在使用上的问题,要远远大于其时尚的要素。很多时候,这些过于小巧精致的产品就是一种纯粹的装饰和时尚炫耀品,其实际使用价值并不是很高,最起码使用这样的产品首先你不能是手臂手指力气很大的人,其次是在携带和拆移过程中也必须需要一个极具“爱心”和细心的人,否则一旦磕碰,可就不出一般的故障了。

    从目前而言,在现有技术之下,追求笔记本电脑的超薄超轻并不是很明智的选择,最起码站在实用角度是这样。

    追求轻薄另外一个代价就是此类产品的价格一般都不便宜,因为这涉及到所谓的技术研发和制造选料成本,例如超薄超轻笔记本电脑的主板电路的设计和外壳用料的选择,鉴于这些方面的特殊性,造成了那些超薄超轻NB的成本很难降下来,因此很多时候这种产品就是给“有米人”准备的。

    在这里我又想到了国外设计的能穿在身上的PC产品,还有能折叠的键盘,能弯曲的显示屏,不过就目前来说,这些设计用在笔记本电脑上还有些遥远!(HI! 大家别砸我 ^_^)

    厚重大气难说是差

    按照现在很多人的感觉来定,那些厚重的笔记本电脑产品都可以算作垃圾弃置不用,不去纳入选购的视线了,然而很多时候却证明了这种选购使用思路的错误性。从笔记本内部的设计与整体地“抗性”方面来说,笔记本电脑的“厚度”不能丢。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以前的老本子虽然厚重,但偶尔的“碰”一下却没有任何问题,而现在的产品则不然,一些超薄超轻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别说“碰”了,就是不经意的“摸”一次都可能造成致命的损害。很浅显的道理,一些厚重的本子除了内部用料的不省,其外壳的厚薄肯定也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哪里该厚哪里该薄都是经过计算的,而不是像一些轻薄NB那样“一薄到底”,单纯为了追求整体重量的下降。

不要厚此薄彼选购笔记本电脑谨慎极端
军用“三防”松下Toughbook CF-29笔记本

    其实所谓的厚重,是相对于以前的笔记本电脑产品,现在的NB产品整体上已经很“薄弱”了,例如主流的本子基本上在2KG左右,在重量上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至于那些1KG以下的NB产品,我劝大家慎购。在这里我说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了:由于笔记本电脑的“主机”部分碍于板卡和散热设计的需要,不可能再薄了,而外壳部分却是越来越薄,例如NB液晶屏的后壳,这种的设计的弊端很明显的怕碰怕压。也许你会责问我人家没事儿“碰压”它做什么,但问题的关键是谁敢说自己没有个马虎、没有个忙出错儿的时候?

    本子厚实,是出于对产品内部部件保护的需要,所以厚重有时候不应看作是产品的缺点。从实际使用来看,也没有几个人整天拿着本子满街转,在“人体受重”上来说,三四斤和四五斤没有多大区别,而有时候对本子却是至关重要。

    厚本儿也有其必需之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过薄和过厚都需要三思,最起码在选购角度来说,过薄除了时尚性更强,实用性却不是最好;而过厚除了是“过气”的,就是某些设计上的需要,所也需要相对来看待。要在笔记本电脑选购的薄厚上平衡,一定要看是什么人用(例如男女)和长期在什么环境下用(例如固定办公或者“夹包儿族”),只有“对人对事”的选择,才能找到最佳。

    对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而言,由于夹杂着技术和价格的因素,笔记本的厚薄轻重有时候是可以和产品品质进行对评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多方面对比平衡,否则不是买到“轻而次”的,就是购回“重而劣”的。

    有时候的“技术增肥和时尚削薄”需要综合来看,否则很难淘到你想要的“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