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混个脸儿熟 Napa笔记本好戏年后再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11:51 IT168.com | ||||||||
【IT168 评论】这媒体炒作和个人说话也一个样儿,先说大的,后讲小的,先说好的,后面儿再掰坏的。 还是拿这个Napa说事儿,在我们跟着Intel一顿吹嘘之后,才发现角儿还就不是那个了,因为人们的重点又开始回到了AMD和Intel身上,更回到了市场上,毕竟暂时还是“高贵品”的Napa真的还不到满柜台都见的份儿上,相信就算把国内那些台Napa本子加起来,也并不是个多么难数的数儿! 那么到底是谁“狂吹”之后又把手揣进了兜儿里呢? 一、Intel目前只玩宣传牌 不错,造成Napa成品稀少的原因还在于Intel自己,原因很简单,现在人家玩的就是宣传!其实也不是一次了,以前多次使用的技巧,只不过是人们喜欢健忘罢了。 首先从Napa核心配件的产量上来说,Intel不可能铺的那么多,毕竟还有很多以前技术下的产品还摆在那里,如果一下子把新品“吐”太多,前面的就没有办法收拾了,这毕竟是一个很现实的产品利益问题。更何况从下游成品制造来说也不是一下说转换就能转换过来的,万一下游厂家观望或者不买账,岂不是砸手儿了。 站在NB制造者的角度,在没有合适的拿货价格的时候,冒然按照Intel的价格体系出货,产品定价肯定是个“天价儿”,所以除了象征性的,甚至是试探性的制造出几台来“意思意思”一下也就是了。在这里不得不提到AMD的移动处理器,之所以一些大的NB制造者不愿深入,甚至是完全观望,就是在等AMD的出牌,因为这可是和Intel讨价还价的最好法宝。 对于下游制造商的那种心态,Intel不可能不知道,但由于市场等方面的因素,Intel也乐于暂时带领着大家玩儿嘴上功夫,反正AMD连个实物都没有呢,我Intel怕啥。 比较来说,目前的中国市场也更适合打宣传,毕竟中国人要过年了,就算你大面积铺货Napa,实际的购买量也摆在那里,还不如带着大家一起“作秀”,这样大家都不累,还能和Napa混个脸儿熟。 不过这样的棋步是不是真的能如Intel的愿,很难说,因为AMD已经蓄势待发找时机呢。 二、市场困惑Napa为啥先玩32位? 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指出:目前推出的32位的Napa平台注定了是个“短命”的领跑者! 从我个人来说,同样对Intel的这一做法儿不是很理解,毕竟在处处儿高唱“64位 明天的太阳”的今天,把一个业界领先的NB平台技术设计成32位的,真的有点儿老土。也许Intel有着自己的顾虑和打算,毕竟这样的巨人每一步都会深思熟虑的。 根据发生在前两代讯驰移动技术上的教训,很多厂商似乎在NAPA这个字眼上并不是象以前那样积极,毕竟频繁的技术更新和平台转换,不是任何人都喜欢的。不能让一些处在中游的NB制造者们热心Napa的最关键原因也来自Intel,因为Intel在一些场合不止一次的暗示目前的32位Napa技术及其产品只是过渡性的,在随后将推出64位的Napa平台。这种原本外人猜测的事情经过Intel的“证明”(例如不久以后将推出的64位Merom处理器),那么那些一线大厂不去热衷32位的Napa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硬件方面“短命”,32位的Napa与软件的兼容同样注定了其绝对的过渡使命,在软件方面主要是64位的Vista下半年的推出,假如如此高端的技术不能兼容使用Vista系统及其软件产品,其所谓的技术优势也就没有了任何价值。 有人说Intel是在64位Napa技术上没有准备好,我个人感觉还是看成Intel在给自己的先期技术下的产品“拖延”时间更为恰当。不过市场和中游产品制造者们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毕竟Intel的“产品换将游戏”不是一年玩一次那么简单,万一其后续的64位的NAPA和现在的32位平台不能兼容(主要是处理器),现在跟进还真是有些冒险和盲从。 在这里又想到了神舟能推出7999元Napa产品的事情,难道还有别的深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