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款本本说起:深入分析本本低价现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14:22 太平洋电脑网 | ||||||
文/信步天涯 编者按:笔记本电脑从雏形诞生至今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形形色色的笔记本大家也都看得多了。这几年来随着笔记本市场的稳步发展,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也在一路的下滑。虽然价格下滑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有的厂商的价格下滑幅度却只能用惊人来形容。目前市面上底价笔记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似乎真的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从消费者反馈来看,伴随着这种现象而来的就是正反两面的唇齿舌战。人们虽然普遍关注价格的变动却也对此抱着几分怀疑。举支持牌匾的自然是看中了价格低廉的笔记本解决方案,而反对的自然也就是对于低价产品质量上的怀疑。消费者的角度上来说,有这样正反两方的态度是个很好的现象,说明消费者开始更理性的看待消费。然而公说公有里婆说婆有理,总扯不清,却也着实让一些指望购买廉价笔记本的消费者觉得左右为难。本文写作的意义也就在此,为消费者亮一盏明灯,看看低价笔记本市场到底如何?
从源头说起 事情应该从这样一则新闻说起:“2003年2月27日,深圳神舟电脑公司在北京召开了以‘千元风暴——神舟电脑领跑2003笔记本电脑时代'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并正式推出其自主研发的‘千元笔记本'——神舟天运笔记本系列,价格定位在5XXX——9XXX元……”就是从这里起步,低价笔记本电脑开始慢慢地融入了销售行列。 可以说低价销售笔记本一开始推出,市场的最大反响便是一种反思情绪。作为消费者当然开始觉得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的水分是否真的太高了,与此同时便是纷纷重新考虑自己购买笔记本的计划。这对于市面上的原有的销售氛围不可不说是一种打击,销售额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对于笔记本生产商来说,市面上突然杀出一个低价的“程咬金”,一斧子就砍去了大截的价格,坐以待毙肯定不行。顶着压力,国际老字号品牌也就是价格作了轻微的调整,并且打出了“品质”作为挡箭牌。而无力举起“品质”这块牌匾的生产商们,做的就只能是针锋相对推出类似的低价机型,挽回失利的局面。 作为消费者,在价格震撼中晃过神来,也开始考虑品质这个话题。从此也就有了两种呼声,一边在极力的歌颂低价所带来的实惠;而另一阵营则冲着低价开始质疑质量。消费者看到了低廉的价格就能够跨入本本一族已经成为了现实,同时不解的是到底这些低价的产品是否是在质量上缩了水。谁都明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道理,那么这一笔差额究竟如何产生的呢?是低质还是低利润?下文就能对这些问题进行很好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