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转折年回顾前瞻 发展强劲隐忧尚存 | |
![]() | |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发展进入转折点 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我国3G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对于由我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来说,这一年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一年中,TD-SCDMA在影响力、产业化水平、市场认可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 首先,TD-SCDMA的国际影响在这一年中进一步扩大。人们看到,世界上最大的以推广TD-SCDMA技术为己任的国际论坛组织——TD-SCDMA技术论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会员已经达到420家,并且其成员所涵盖的领域也进一步扩大,与移动通信发展有关的各个环节都有企业或机构成为论坛的成员。作为TD-SCDMA国际影响扩大的一个重要标志,TD-SCDMA论坛在这一年正式成为3GPP市场代表伙伴,使TD-SCDMA技术能够有更多机会被世界所认识,这对TD-SCDMA技术的传播以及产业化的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世界上主要的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在这一年中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参与TD-SCDMA技术的发展。我们注意到,在过去一年里,世界上主要的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都以不同的方式支持TD-SCDMA的发展,他们或参与到TD-SCDMA的开发工作中,或明确表示将重视TD-SCDMA的研发。例如,北电网络在这一年通过与大唐移动联合建设TD-SCDMA实验室的方式参与到TD-SCDMA产业化的进程之中,北电网络也成为除大唐和西门子之外第三个在2003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展示TD-SCDMA解决方案的厂家;美国高通公司中国董事长汪静也在去年的TD-SCDMS全球峰会上明确表示,高通支持TD-SCDMA发展;另有报道说,爱立信高层在去年表示,在市场启动后,爱立信公司不排除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可供商用的TD-SCDMA系统设备的可能性,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已经发布了一款TD-SCDMA模块。其他一些过去已经参与到TD-SCDMA技术相关开发进程中的企业在去年也都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这些都表明:人们看好TD-SCDMA市场前景。 第三,国内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TD-SCDMA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之中。作为TD-SCDMA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TD-SCDMA产业联盟在这一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方面,联盟内部分企业就技术成果转让达成一致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另一方面,TD-SCDMA产业联盟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凯明等中外合资企业成为产业联盟中的重要力量。此外,华为公司与西门子公司也在这一年签署备忘录,在北京建立一家专业研发和生产TD-SCDMA产品的合资企业。同时,在产品的研发领域,国内企业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由重庆邮电学院研发的首款TD-SCDMA手机应当说是TD-SCDMA在这一年中取得的最重要突破之一。虽然这是一款单一语音功能利用通用器件生产的手机,但它向世人展示了TD-SCDMA手机的工作能力。人们知道,有了这一步,更精美、功能更全面的TD-SCDMA手机的问世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总之,2003年是TD-SCDMA发展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的一年,也是TD-SCDMA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的一年。TD-SCDMA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经过中外企业的共同努力已经初步形成,我国运营商也纷纷申请参与TD-SCDMA的现场实验,TD-SCDMA的市场前景也因此变得日益明朗,可以说,2003年是TD-SCDMA发展的转折之年。 转折说明了什么? 我们之所以把2003年称为TD-SCDMA发展的转折之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经过业界共同的努力,TD-SCDMA的市场潜力在这一年得到了业界实质性的认可。尽管这种认可还是初步的,对其在未来市场中将扮演的角色,人们还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重要的是人们已经不再怀疑这一技术进入市场的能力和可能性,这就为这一技术未来的大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而重要的基础。而这一成就的取得,除了得益于一大批致力于TD-SCDMA技术发展的中外科学家和设备供应商长期艰苦的努力之外,我国政府以及运营商对这一技术的坚决支持,是TD-SCDMA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回顾TD-SCDMA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人们可以发现,我国政府的支持和TD-SCDMA研发的推进,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TD-SCDMA技术优势随着研发进程的推进逐步显现是我国政府支持这一技术的基础,而政府的支持又为这一技术的加速成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方面尤其体现在我国政府所发布的3G频谱规划上。在我国政府颁布3G频谱规划之前,尽管TD-SCDMA技术发展迅速,技术优势也得到了初步验证,但是,由于频率规划未定,市场前景极不明朗,TD-SCDMA阵营扩展艰难,而在前年十月,我国政府颁布3G频谱规划,为3GTDD技术分配了155MHz的频谱资源之后,TD-SCDMA发展的市场环境立即改观。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去年召开的世界无线电大会上,当日本试图在我国已经规划的3GTDD频段上发展有可能对我国地面移动通信系统造成干扰的卫星广播业务时,遭到了我国政府的坚决反对,我国代表团团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明确指示,在涉及到我国3GTDD频率的问题上绝不让步,并火速征召大唐移动TD-SCDMA专家到会协助代表团工作。这一几乎贯穿了世界无线电大会全过程的斗争最终以我国的胜利而告结束。这一事件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向世界表明,我国在电信领域的正当利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并且我国政府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第二,向世界表明,我国在发展TD-SCDMA技术上的态度是坚决和明确的。业界从中清楚地看到了我国政府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采用TD-SCDMA的决心和信心。应该说,去年世界无线电大会之后,TD-SCDMA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之后来召开的TD-SCDMA全球峰会,以及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加大了对TD-SCDMA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之后,TD-SCDMA阵营开始迅速扩大,产业链条初步形成,TD-SCDMA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隐忧亟待关注 市场前景日益清晰,研发进程进一步加快,产业链初步形成,在TD-SCDMA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TD-SCDMA产业发展还有许多薄弱的环节需要加强,特别是技术以外的一些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加强。因为,随着产业化的推进,人们相信技术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而一些非技术的环节如果不能很好处理,就可能从根本上影响这个产业的发展和成熟,TD-SCDMA的知识产权许可环节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环节。记者担心的并不是未来市场发展起来之后,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而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制订出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一方面,我国在已经开始的一些知识产权许可实践中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则又表现出一种单纯重视技术层面影响而忽视法律层面对产业影响的倾向。记者认为,这两种倾向将给未来TD-SCDMA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第一种倾向主要表现在我国企业特别是国内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在进行相关的知识产权许可交易过程中更多采用简单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沿用的是传统的技术转让模式。对此,我们应该看到,简单化的一刀切的知识产权许可模式,虽然对于TD-SCDMA产业的迅速建立是有益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产权制度得以维持的利益基础。因为知识产权许可制度实际上是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能够得到合理回报的制度,而打破企业间对技术创新所作贡献的差别,将企业经过长期投入而取得的专利成果以简单的缺乏量化差别的方式进行共享,实际上是对这一技术未来发展的一种扼杀,因为,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力。同时,简单化的知识产权许可机制,也不利于我国企业在TD-SCDMA领域保持长久的优势。根据WTO以及相关国际法规的规定,知识产权许可应当是无歧视的,如果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许可机制过度简单化,并缺乏定量的依据,今后必将影响到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间的知识产权交易,从而有可能使我国企业得不到应有的知识产权回报,最终影响到我国的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 第二种倾向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企业和相关部门,虽然对包括TD-SCDMA技术在内的3G技术中所包含的知识产权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投入精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们对未来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可能面临的法律层面的问题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并且缺乏一个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由于3G的知识产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并且就影响力来说,法律层面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所以我们应当更多地加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发挥我国技术专家优势的同时,也更多地发挥我国法律专家的才智。 总而言之,在TD-SCDMA产业正在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以及我国的相关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我国政府也应当对此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企业探索多种灵活而规范的知识产权许可方式,只有这样,我国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TD-SCDMA产业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刘春辉人民邮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