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风暴昨夜来袭 地球通信设施可能受干扰 | |
2003年10月30日 北京晨报 美欧天文学家说,他们在28日观测到太阳发生了强烈的太阳耀斑爆发。伴随着耀斑爆发,太阳表面喷发了一股强烈的带电粒子云,新一轮太阳风暴已在昨日午夜前后抵达地球,科学家们警告,这次喷发的强度之大有可能影响到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传输网络和高频无线电。 带电粒子流高速冲向地球 最先探测到这次太阳耀斑爆发的是太阳观测卫星(SOHO)项目的美欧研究人员。研究人员说,这次耀斑于格林尼治时间28日11时(北京时间19时)爆发,新一轮太阳风暴已在昨日午夜前后抵达地球。 据介绍,这次发生的耀斑强度达到X17.2级,耀斑爆发的面积比地球面积大13倍,在有记载的历次太阳强耀斑爆发中位居第三,也是SOHO卫星迄今观测到的第二大太阳耀斑爆发。该卫星2001年4月曾观测到强度达到X20级的强耀斑爆发。 伴随太阳耀斑爆发的带电粒子云被天文学家称为日冕物质喷射,是太阳大气层最外层即日冕的气体和带电粒子的爆炸,方向几乎直冲地球。研究人员说,喷射产生的带电粒子流以约每小时750万公里的速度冲向地球,这大约是普通日冕物质喷射速度的5倍。 这一带电粒子云大概在美国时间29日中午时分(北京时间29日午夜)到达地球。 手机呼机GPS可能失灵 日冕物质喷射与地球磁场作用后可能会产生较强的地磁暴,使地球两极出现极光,并可能对卫星运行和通信等造成干扰。参加这一项目的美国科学家帕尔·布雷克28日当天接受路透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人们对这次强劲太阳耀斑爆发不必过于担心。惟一应该注意的事是,有些现代设备,如卫星定位系统(GPS)、呼机、移动电话等会失灵。据布雷克介绍,日冕物质喷射带来的极光能被远在美国南部和欧洲南部地区的人看到。 研究人员指出,带电粒子云抵达地面时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但结果有多严重,则需等粒子云击中地球或太阳观测卫星之后才能计算出来。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测定嵌在粒子云中的磁场的方向,如果磁场朝北,即与地球磁场方向一致,那么太阳耀斑对地球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如果朝南,那它将对地球产生较激烈的影响,比如震动整个地球的磁气圈,并导致严重的地磁暴。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研究人员预测,由此形成的地磁暴强度约为G-4级,并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的G-5级。管理署说,这一级别的地磁暴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出现大范围的电压控制失灵,包括变压器损害等,并有可能导致卫星和其他航天器出现问题。1989年出现的太阳耀斑爆发严重影响了加拿大电力传输网的正常运行。 宇昂(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晨报档案 太阳耀斑的爆发 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太阳活动现象是耀斑的爆发。1859年9月1日,两位英国天文学家在观测太阳时看到,在一个大黑子群附近,有一大片新月形的明亮闪光以每秒100多千米的速度掠过黑子群,然后很快消失。不久以后,电讯中断,地磁台记录到强烈的地磁暴。在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晚上,地球上高纬度地区的人们,看到了非常明亮绚丽的极光现象。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太阳耀斑现象。然而,当时的科学家还不知道,这就是太阳耀斑爆发,只是随后的一连串意外事件使他们感到十分震惊,并且从此开始了对太阳表面这种突发事件的探索和研究。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人们再也没有看到过太阳表面的这种突发事件,这一事实使科学家们想到,或许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把其他现象淹没了。于是,他们制造了一种特殊的太阳望远镜,把其他波长的光都滤掉,只让某一波长的光通过。这种办法果然灵验,1892年7月,美国天文学家海耳用他自己研制的太阳单色光照相仪首次观测到了太阳耀斑。 太阳耀斑爆发的活动周期是11年,本周期的活动在2000年末达到高峰。 新华社记者宇昂 晨报透视 太阳耀斑的影响 太阳耀斑为什么会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在太阳耀斑爆发时,会发出强烈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还有红外线、射电波、冲击波和高能粒子流等等。当太阳高能粒子流到达地球附近时,会与地球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从而产生美丽的极光;同时,太阳高能粒子流也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之失去反射无线电波的功能。地球上的无线电通讯、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信号传播,都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司令部有一位名叫布鲁克的无线电报务员,他在执行任务时,通讯突然中断,信息不通,贻误了战机,导致战斗的失败。布鲁克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然而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那次事故是由太阳耀斑爆发造成的,布鲁克死得实在冤枉。 太阳高能粒子流也会对航天飞行器以及航天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人类在发射各种卫星或空间探测器时,都要考虑是否会受到太阳耀斑爆发的影响。另外,太阳耀斑爆发与地面宏观气象变化、降雨量的多少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正因为太阳耀斑的爆发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各种活动产生诸多影响,太阳耀斑受到了天文学家的特殊重视,成为当代太阳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新华社记者宇昂 相关链接 “哥”号宇航员名字载入“太空镜纪念碑” 他们在即将回到地球之际永远地消失在天空中;他们被称为“太空探索七勇士”。因“哥伦比亚”号失事遇难的7名宇航员的名字28日被铭刻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太空镜纪念碑”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此缅怀他们为太空探索作出的贡献。 纪念碑已刻有17名宇航员名字 “太空镜纪念碑”离9个月前“哥伦比亚”号升空时的发射塔仅10公里,整个碑体由花岗岩制成,长15米,宽12.5米,于1991年建成,是肯尼迪航天中心参观场所的一部分。纪念碑的一面光滑如镜,此前已经刻有17位在执行任务时遇难的美国宇航员的名字。 28日,纪念碑上新增的7位“哥伦比亚”号宇航员的名字是:里克·赫斯本德、伊兰·拉蒙、威廉·麦库尔、迈克尔·安德森、戴维·布朗、卡尔帕娜·乔拉和劳雷尔·克拉克,而以色列宇航员伊兰·拉蒙是第一位被载入纪念碑的非美国籍宇航员。 这些遇难宇航员的亲属当天被邀请参加纪念仪式,一些较早时候遇难的宇航员家属也在场。另外,拉蒙的亲友和印度裔宇航员乔拉的亲友也分别从以色列和印度专程赶来。 “太空探索七勇士”成为永远的英雄 扬在致辞中把“哥伦比亚”号不归之旅的宇航员称为“太空探索七勇士”,认为他们将永远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并希望人们继续追求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这位“哥伦比亚”号首任机长手指10公里以外的发射塔激动地说:“未来在那些发射塔架那儿等待我们!” 遇难的女宇航员克拉克的丈夫乔恩·克拉克说:“这座纪念碑上仍然有许多尚未铭刻的地方,但这些地方不会永远保持空白,因为我们总要为人类的未来付出一些代价。当我们前进的时候,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今年2月1日完成16天的太空旅程,在返航途中距预定着陆还有16分钟时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官方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哥伦比亚”号左翼前缘的隔热瓦或封片受到损伤并形成孔洞,导致超高温气体进入,是航天飞机解体的主要原因。在“哥伦比亚”号1月16日发射升空81秒后,曾有从外部燃料箱脱落的泡沫材料击中航天飞机左翼。 徐力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