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协提醒手机短信消费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 |
![]() | |
2003年10月16日 新闻晚报 本报讯 手机短信服务作为一项新兴的业务正在蓬勃兴起,许多网站将之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虽然短信市场人气很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消费者个人信息被盗等情况。市消协日前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如今,很多消费者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手机不断收到各种垃圾短信,经常接到保险推销人员打到家里的电话,莫名其妙地收到有自己名字的广告信件等等。而这些烦恼的“源头”,很多都是因为一些不法经营者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转手他人。如消费者杨小姐,某日突然收到一张陌生手机号码的电信账单。杨小姐经过了解才发现,原来是她购买手机的商场将她的个人信息透露给了他人,造成了她要为别人支付费用的尴尬。 市消协为此提醒消费者,在目前保护个人隐私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消费者还是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手机短信消费时,特别是在定制网站短信时莫忘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要轻易在不知名的网站上进行注册,以免个人信息被盗,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记者沙情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