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05月30日 北京青年报

陈静
手机收费问题,已经说疲塌了。以至于在连篇累牍了一个多月的非典报道中,再现这一敏感话题的时候,老百姓都已经没什么大反应了。但小灵通进城,仍然有人很敏感。所以,手机用户还没吵吵呢,北京移动的“来电畅听”业务和北京联通从5月17日开始实行的为期一个月最高5折的话费优惠纷纷出台。这让北京的手机用户对“小灵通”多少有些心存感激。因为,5月17日是“小灵通”在北京城区放号的日子。
尽管受非典疫情影响,“小灵通”在城区的基站覆盖速度比预期的缓慢,但并未影响17日首批“小灵通”业务在北京市部分政府办公、医院或卫生系统所在地区的率先开通。此次在城区部分区域开通的“小灵通”资费标准将延续固定电话的资费标准,即月租费为每月25元,通话费为前三分钟0.22元,每增加一分钟收取0.11元。北京城区消费者需持本人身份证,通过代理商和集团用户这两条渠道办理“小灵通”的有关业务。北京通信的各营业厅网点,短期内还办不了。
办不办回头再说,是不是产业失误由专家去说,老百姓说的永远是最生动的段子。比如最近,各地在京打工者就正在给北京人普及“小灵通”在他们家乡时兴的这段日子里,被大家编排出来的笑话:“小灵通”又叫“喂喂×”,信号不好,老是还没听清对方是谁就断了,那些“喂”了半天的人往往最后气愤地骂一句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