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05月29日 人民网-江南时报
一群风华正茂的高校大学生,只因一念之差,竟绞尽脑汁钻起了联通公司“全能通”的业务漏洞,骗取话费高达100余万元,最终落得身陷囹圄,白白葬送了大好前程。
5月22日,江苏警方接到一高校学生的报案,称他受人教唆,骗取联通公司巨额的话费。警方经缜密的侦查,及时将犯罪嫌疑人王某及其他涉案成员抓获。现初步查明:2002年年底,联通公司举办“全能通”业务,举行注册上网赠送10元话费的活动。王某偶然发现该项业务存有漏洞,可以使用公用固定电话、小灵通和130、131手机拨打1001,王某遂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将联通公司赠送给固定电话用户的10元话费转至固定账户上,再对“全能通”卡进行充值。自2002年12月25日起,王某组织多名同班同学,采取相同的手段骗取联通公司话费共计100余万,出售后获得赃款20余万。目前主犯王某已被刑事拘留,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中国联通江苏分公司办公室的沈先生昨日在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全能通”业务的话费赠送是联通公司搞的一次活动,时间只有一个月,当时的业务量也比较大。发生这起学生的智能诈骗案,是公司始料未及的,应该说是一个涉及面较广影响较大的案件,警方正在对此案加紧调查,近日将有一个初步的处理结果。联通公司在这起案件中至少损失了40万至50万元。
据沈先生说,那些被王某等人处理过的卡在南京市大方巷的卡市有过几次的交易,目前,这些卡已被技术部门设定成了欠费状态,暂时无法使用,这对那些贪便宜购卡的人来说损失不小。昨日就有两名个体经营者和联通公司交涉,其中一个卡贩手中的这种卡的卡额竟然高达16万元,损失惨重,1001服务台也接到多起类似的投诉。在此他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买卡最好到正宗的联通网点去买,且最好买面值和卡值要相等的卡,而不要因一时贪便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至于业务上的漏洞问题,沈先生说,当初是考虑方便用户,将公司赠送的10元话费转至固定电话上,无须卡号,这样就容易按照操作者的意愿随意支配。不料其间存在的漏洞,让这些“聪明”的学生钻了空子。
本报记者许尽义实习生王春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