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又到了该盘点这年“成绩”的时间。从赛诺调查提供的数据看,2006年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已跌破30%,短期内并没有回升的迹象,看来国产手机2005年底提出的振兴计划又成了“泡影”,想再次重拾半壁河山只得再待来年。
国产手机的再次沉沦,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对国产手机长期的观察和调研,我们认为国产手机之所以无法实现“回春”,主要是由质量、设计、技术、市场等“四大短板”导致的,具体而言就是“十宗罪”。下面我们一一分析国产手机的这“十宗罪”,希望能给国产手机的重振雄风提供一些启示。
一宗罪:质量与外资品牌有差距
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就是在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上让国产手机翻了船。而且也是因为质量问题改进不大,导致国产手机2006年仍然没有翻盘的希望。
诺基亚中国公司新总裁的赵科林就曾经公开表示,质量不过关是国产手机三大病症之一。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昔日国产手机老大——波导公司,不厌其烦地在媒体上宣称自己与诺基亚同被评为质量最佳品牌,而且返修率全国最低,而实际情况却非宣传的一样。这就如同一个病人总是对自己的患处说,看我已经好了,其实还是疾病缠身一样,一叶障目的把戏可无法戏弄精明的消费者。

诺基亚中国总裁赵科林曾在一次对话中委婉谈到了国产手机的质量问题
众所周知,质量问题频出是国产手机从占据中国手机市场半壁江山的03年,跌落到现在不足26%市场份额的主要诱因。03年——04年,中国手机市场爆发,产品供不应求,这让目光短视的国产手机减少对质量的控制,而盲目加大产能,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也给消费者的心中留下阴影。2006年我国消费者协会共接受近5万件关于手机的投诉,位居所有商品投诉的首位,而且70%左右的投诉矛头直指国产手机。
从市场情况看,当今一二级手机市场,正面对着大量的二次购机用户。他们已经受过国产手机质量差的伤害,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对国产手机的质量难以信赖,导致国产手机出货较差。
而据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9月份,国产手机遭质量投诉率与外资品牌的比例是7:3。但是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不足外资品牌的一半,这意味着国产手机的质量问题是外资品牌的21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