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市场份额下滑 出口订单翻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09:47 天极yesky | |
作者:kemy 英国沃达丰、德国电信、法国电信、和黄电讯、韩国SKT……这些响当当的国际电信运营商正云集中国,大规模采购价格低廉的手机。 来自印度、罗马尼亚、伊朗、巴林等国的运营商和贸易商也加入了采购的行列。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研究机构赛迪顾问5月发布的一份关于国内手机市场2006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国产手机正继续在中国国内市场全线溃败——市场份额连续第9个季度下滑,首次跌至36.9%。 这中间,对于一线品牌波导来说,2005年已成为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年。夏新手机的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左右,2005年全年也是以亏损结束。有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缩水。 虽然难以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手机业已进入过度竞争时期;而那些淘金海外市场的国内手机厂家,则刚刚开始品尝丰收的滋味。2005年,国内品牌手机出口量突破了1000万部,全年出口达1321万部,同比增长 106.2%。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手机厂商正在做这样的事情:从世界各地采购具有最先进技术的芯片、软件、关键配件和原料;在世界各地寻找买家,凭借低成本与量体裁衣式的定制服务打开销路。 今年初,中兴的WCDMA手机一次性获得和黄3G的30万订单。在未来至少5年之内,华为将为沃达丰在其运营的21个国家的市场上提供定制的WCDMA手机。与此同时,法国电信正在向夏新采购低成本的能收发邮件、上网浏览的智能手机。 显然,在国内手机市场全线溃败的同时,国产手机厂商正在经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境遇。 究其原因,中兴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说,国内手机厂商向海外运营商提供采购价格一般比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的“手机大佬”便宜10%左右。事实上,这个价格优势对正在进行3G建设的外资运营商来说颇具吸引力。 “如果这些手机大部分在中国采购,即使每台手机只削减100元的成本,对于一家全球化电信运营商来说,即意味着每年都可节省超过数亿元的开支,”一位电信业内部人士称。以德国电信(DT)为例,作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1个分公司、子公司、联盟公司和合资公司,截至2005年底,移动用户达到8600万。“国内手机厂商要想拿到这种大型国际运营商的采购大单,不仅需要手机产品性价比高,能帮助运营商节省采购成本,还需要技术上的沉淀,更需要随时根据海外运营商的要求进行应用界面、操作系统、标准和接口的调整,满足国外手机市场的标准、规范和质量要求。” 沃达丰首席市场营销官班福德曾对外表示,与中国本土3G手机供货协议,能给用户带来成本效益,对沃达丰非常有利。 除了价格优势之外,国内的手机厂商正在用“量身定做”的服务来招揽客户。“举个简单例子,运营商常常要求我们制造的手机开机界面是‘某某运营商欢迎您’。但对于那些全球性的大品牌来说,他们更愿意让用户一开机即看到自己的LOGO。”中兴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告诉记者,“在英国,我们的研发人员有30多个。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类似的定制化的要求会被不断提出。” 目前,除了销往英国的30万部WCDMA手机之外,中兴还在意大利卖出了10万张WCDMA数据卡。在英国3G运营商和黄的手机店面里,正面印有ZTE标志的中兴WCDMA手机F866正在销售当中。 中兴、华为、夏新这三家手机厂商,是目前在3G手机上投入最大的手机企业。但国内相关部门一拖再拖的3G牌照发放,使这些“押宝”3G手机的中国手机厂商望眼欲穿。 在欧洲市场,70%的手机销售是通过运营商定制进行,但谈判的难度也非常大。据中兴手机事业部总经理何士友介绍,与和黄电讯的谈判,仅软件测试一项就用了大半年。其测试分为多个阶段,共3000多个测试项目。这些运营商对手机品质、服务、功能的定制非常多,测试也很严格。签署协议之后,在具体产品的测试时,中兴还派出了30多名工程师到英国,国内有50多人配合。 阅读关于 手机 手机新闻 国产手机 的全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