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火索:一封特殊的求救信 |
张书记:您好!
我是一名中学生,由于定力不足,就在同学带领下来到网吧,从此一发不可收,几乎每天到网吧打游戏、看电影和聊天,有时还偷家里的钱……
今天我终于认识到我错了,认识到网吧的危害……
它使许多家长操心,每天要到网吧去找孩子,许多学生甚至在网吧过夜,彻夜不归。而那些网吧老板也很有背景,公安局检查时有人通风报信,未成年人从后门出去……希望您抽出一点时间管一管这不良之风。
学生 2006年3月8日 |
收到信的当天,山西方山县县委书记张国彪就带领官员到网吧去调查,结果发现,实际情况和信中所说的一模一样:网吧里坐着的几乎全是中小学的孩子们。张国彪当即决定,必须彻底解决网吧问题,给孩子们一个交待...[详细内容] |
|
|
传说中的战斗:
网吧在方山县城消失 |
几轮检查过后,县城所有的网吧都被证明是不符合规定的。其中5家证件不全,另外两家则没有任何合法手续。
一系列艰苦的较量之后,整治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攻坚战:取缔阶段。5月初开始,联合执法组将网吧的电脑贴上封条,全部搬走。
虽然这些被没收的电脑经过罚款又陆续还给了网吧主,但是严厉的措施终于让他们彻底放弃了继续开网吧的念头...
[详细内容] |
|
|
取缔网吧 一根捅了马蜂窝的棍子 |
方山县,盘古开天以来第一次被全国人民关注,爱问上有24,400篇新闻,其中前10页都是对于取缔网吧的报道,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递增,全国网民评论的欲望在国庆长假后,被无法遏制得勾引了起来... |
|
|
微弱但坚决的赞同 |
|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是应该关闭这些不规范的网吧。因为在中国有很多商家只顾挣钱,丝毫不顾及青少年的利益和社会效益,属于不良经营的范畴。这样,在多次打击无效的前提下,关闭网吧也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请拉网瘾少年一把] |
东方网陈云发:方山县把网吧全关,网上也有人反对,认为是“倒退”,是“切断”了孩子学习高科技之路。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孩子在网吧并非是在阅读而大都在聊天、打游戏、看不健康片子,所以,切断孩子上网吧之路好得很。要知道,在贫困地区或农家,改变命运、脱贫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迷上网络游戏、聊天什么的,这亇家庭还有希望吗?再说,即使是在大城市,又有几个孩子能够在网吧阅读、学到所谓的高科技知识的?至今,我们尚未看到网吧培养了什么尖子生或学业成就者的例子,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过高估价网吧的作用呢? |
|
|
一边倒的质疑--依法取缔网吧何以无人喝彩 |
|
长江日报评论员刘洪波: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时代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从根本上讲,网络对青少年来说,不是电子海洛因,也不只是获得信息的渠道,而是未来生活的基本要素。是让青少年接触网络还是远离网络,是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还是禁止青少年与网络接触,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
大河报朱达志:不良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当然很严重。但是,要想让孩子们远离网吧,需要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的殚精竭虑,因势利导。而且,并不是所有中小学生的家里都具备健康上网条件,尤其是在方山县这样的贫困地区。你把孩子们从网吧中拉了出来,总得给他们另外提供绿色上网的场所,否则真的会害他们一生。对其中已经染上网瘾的青少年而言,更不能如此简单行事。... |
西部商报韩冰:网吧并不是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关闭网吧,会影响许多成年人上网的权利,进而影响到当地人接受资讯的方式,从而也会影响到当地经济及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只要政府部门管理到位,严格执行法律,网吧一定会合法存在。 |
沈阳今报许朝明:当前“妖魔化”网吧的宣传语境里,网吧无疑扮演着一个“毁人子弟”的狠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县委书记铁腕关闭县城所有网吧,其实并不意外。网吧屡教不改,执法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如此,人们对关闭网吧之举也就不便质疑。但是,对于县委书记和相关部门来说,仍有思考一个问题的必要,网吧关闭之后怎么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