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传媒观察 > 薛宝海专栏专题 > 正文

特稿:娱乐却不轻松 质疑《非常6+1》的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 19:13 新浪传媒

CCTV《非常6+1》

  作者:薛宝海

  春节回哈尔滨,与电视圈里的几位好友相聚,闲谈中提到荧屏新贵《非常6+1》的时候,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不满意,这愈发使我确信了自己的判断——当几个月来各种媒体充满对《非常6+1》的简单颂扬,并赞誉为“成功”的时候,我一直反对这类观点,尤其是当它的收视率成为经济频道第一名的时候,我更觉得有必要探讨一下这个地基严重不牢的
节目,否则,如果《非常6+1》继续沿着现在的路子走下去,前景将是令人担忧的。

  一、不要陶醉于眼前的收视率第一

  收视率高有多种原因,首先是李咏主持,作为目前国内最走红的娱乐主持人,他主持的任何节目都会极大的拉动收视率,这个因素占了70%左右。

  其次是娱乐节目本身,歌舞、小品,从来都是受欢迎的,当《综艺大观》每况愈下的时候,仍然有固定的观众群,主要是内容贴近大众口味。这个因素占10%。

  另外,晚八点的黄金时段,也是重要因素。应该占10%。

  最后的10%,才是看似新颖的节目样式——然而,新颖并非是娱乐节目制胜的法宝,因为经不起推敲的细节疏忽,不耐看的环节,往往会成为反作用力。

  我的结论就是:冷静看待收视率第一,提高忧患意识。娱乐节目的走红与衰败都是很快的,而且一旦有闪失,后果难料。

  二、更像一个社教节目

  这是一个制作理念问题。社教节目的优秀在于“精细、完美、主题好”。而娱乐节目却在于“悬念、意外、搞笑、猎奇”。《幸运52》最初就是定位不准,总是想“主题先行”,做成“高品位的经济节目”,结果是前途迷茫,后来,看准了李咏的娱乐色彩,加以放大,才会成功。

  目前的《非常6+1》从骨子里来看,并不是娱乐节目,而是社教节目,原因有三:

  1.主题过于“高尚、严肃”

  “把老百姓打造成明星”?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符合现实生活,众多的北漂一族,众多的有实力、有潜质的艺人,尚没有机遇,而纯粹的老百姓,仅仅是“玩票”,有多少人能取得公众认可的“成功”?这个定位,只能说说而已,自己人不能当真,还是要把功夫花到如何制造每期的精彩上。另外,国外的同类节目,是在刻意炒作,而且总是集中精力死推一位,比如,季度冠军、年度冠军,最后出VCD,做商业运作,目标很明确--造星!而现在的《非常6+1》采用的是另外一套打法,每期独立,根本无法制造出明星。本来前两期“学汪文华”的小品演员,以及几位美女歌手,都有一定的潜质,在观众中反映很好,可节目播出后却再无下文,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2.严重摆拍,造假痕迹明显

  这是典型的“社教节目”风格。从李咏去外面约选手开始,就在“摆拍”,本来这应该是“最可能出意外的地方”,而且是外景!然而从镜头的精细,现场调动的有条不紊,选手的不自然的,有些过分的“惊喜”,每期都不同的“过于意外”的设计,处处都看出“象电视剧或小品”一样的效果。比如2月8日节目中,去工地找一位选手,李咏在工地等选手时干了一会儿活儿,结果选手来了后先是“喝斥”李咏:“喂,没穿工作服,不能干活!”

  这多假啊!李咏身边有一群全副武装的电视台工作人员呢,看不出来?两个摄像在拍摄,还有录音师、灯光师,更别说再有围观者,这位选手太会表演了!我看更可能的是节目组这么设计的。观众的眼睛从来都是雪亮的,一旦发现“造假”,就会极大损害对节目的信任,甚至会轻视节目。

  再比如目前最有争议的“金蛋银蛋”,每个电话都是设计的,痕迹明显。或许李咏不熟悉具体的内容,但接电话的人明显“被指导过”或“排练过”,即使这样,仍然漏洞很多。比如有一个人说是在“工地上”,还传来了“凿东西的声音”,然而接下来的通话却是背景声音很纯净。再有一次说是在“公共汽车上”,结果更是“背景声音干净”,如在真空!

  更不能容忍的是,一些人接到电话后,肆意跟李咏开玩笑,不尊重,“你是李咏,我还是王小丫呢”,现在很有电话有来电显示,接到不明电话,多数人首先是比较礼貌的“谨慎询问”,不会是节目中呈现的那种“丰富多彩”的效果。为什么不能“实话实说”?就算是告诉大家导播提前帮着李咏接了电话,那又如何?观众想看的是李咏如何跟他交流、开玩笑,而不是“每一次的刻意的意外”。这犯了娱乐节目的大忌--造假!

  再说个小细节,无论选“金蛋银蛋”,都是让礼仪小姐去选?!主动权在节目组!这不是有“作弊的”嫌疑吗?虽然,最近几期李咏特意强调这个环节的真实性,可惜仍然是让礼仪小姐去拿。很多人都跟我反映:“肯定是愿意给的,就拿一个带彩花的,不愿意给的,就拿一个不带彩花的”。我猜想实际上应该不是这样,节目组没必要这样,但问题是这个环节设计的让人感觉“不公平,有操作的空间”,那就说明有明显疏漏。

  更大的疏漏是“心愿本身”。为什么从来不说节目要求是“价值3000元”以下的“心愿”?很多人会说:我想要个房子,你给吗?况且如果定位成3000元以下,给我钱多好,自己去实现得了,每个普通人会不会都这么想?再有,节目之后从来没有“反馈”!为什么不做个回访?以前的节目中,某某的心愿,我们已经帮她实现了-----。可是,从来没有,那就别怪人家说“忽悠”了。节目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一定要在电视上表现出来!电视是“秀”!

  我曾经说过:细节就是深刻。你可以不做,但做了就要做完整,做充分,否则就是不负责任。

  我明白这个环节的初衷是“突出人文色彩”,强调“礼物比钱更重要”,其实有很多手段可以达到,这并不难。

  3.中老年选手过多

  这又是“主题先行”带来的后果。本意还是“老百姓成明星”,以为多有中老年人,就会“很公平”,这是个极大的误区!节目是给所有观众看的,重点在“内容是否精彩”,是谁在表演并不重要,除非是自己的家人、朋友,否则很少人会关心一个不相识的普通人,把选手定位成普通人倒是可以,但不能顺着思维“往明星的路子上走”。普通人吸引观众的是“大实话、个性人生”,而不是“半生不熟的节目”--同样听一首歌曲,有多少人会听非专业演员的而不是刘欢、那英那样顶级的歌手?所以,不能把展示选手才艺做重点!更糟糕的是,娱乐节目很忌讳中老年人过多,因为主持人不好把握玩笑的分寸——如果不开玩笑,还叫什么娱乐节目?

  总之,节目“太正!”。不象娱乐节目,不轻松!

  三、节目的卖点不明确

  2000年夏天,李咏来大连主持《合家欢》,我去问候他,当时我就建议他“关注吴宗宪”,因为这是台湾的娱乐天王,研究他、超过他,你就是两岸三地的天王了。但是,吴宗宪的所有节目明显都是为他“专门设计”的,张扬他的长处--话多,爱损人,闹。

  李咏的长处或特色是什么?是高于吴宗宪、更有品位的幽默,大家风范,言谈举止中,透着大明星的气派,这是天生的气质,更别说时尚外形--酷!对这样的主持人,没礼貌的乱调侃会让人感觉没修养。最近的几期节目,有些选手不尊重李咏,玩笑很低俗。我们知道钱钟书也是爱开玩笑的,但体现的是聪明和智慧。有文化的人在一起,也都喜欢说笑,但说笑中“计谋”和“知识含量”。而有些选手却表现得没素质,我怀疑是编导误导的。当初我在《幸运52》也曾鼓励选手跟李咏开玩笑,但都是有分寸的,是“雅”的。比如“女孩子追求你,天天给你写信,你怎么办”之类。

  可目前的《非常6+1》却大大缩小了李咏发挥幽默的发挥空间,更多的是程序上的话,诸如“准备好了吗?”,一位网友批评《非常6+1》:就是废话太多。再比如约选手时问“你去吗?”--有多少人会拒绝?反反复复的问,是不是有损李咏的形象?李咏在街头、商场出现,肯定是个热闹的场面,为何不趁机多拍拍他受欢迎的程度?

  所有娱乐节目都看重“热烈的现场气氛”,但目前的“热烈气氛”更多是音效“制造”的,节目中几乎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同时在说话,更别说交锋、抢话了,这样能热闹吗?

  节目的悬念在哪里?是最后三个人谁获胜?不可能,谁赢不赢,观众感兴趣吗?自己本身没付出多少努力,对观众而言又是刚在屏幕上认识的人,关心程度能有多少?

  如果悬念不足以吸引人,李咏的发挥空间又很少,个别选手的表演再不精彩,尤其是最近的小品类,感觉很小儿科,那么《非常6+1》靠什么吸引观众看80分钟呢?

  (本文为作者提供新浪网专用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