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终结年度美女经济 模特电视大赛将播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7日 11:28 北京青年报 | |
![]() 央视终结年度美女经济 从12月1日开始连续8天,第四届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复赛将于每晚19:20在央视经济频道播出。如果不出意外,这将是国内本年度最后一出关于“美女经济”的大秀场。 黄金搭档杯“2003年第四届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大赛”是中国业界最权威和规模最大的赛事,每年一度,今年的主题仍然是“世纪风采,青春中国”。3000多名选手来自全国12个分赛区,经过4个多月的激烈竞争,从中脱颖而出的80名优胜者云集桂林,通过9场比赛来 这是央视模特大赛首次完全在北京之外的地方举行,大赛总导演之一张炜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样做就是想做一次尝试,将美丽姑娘和美丽山水结合起来,“在外地举办,除了带来巨大的开销之外,还在管理上带来很多挑战,最多的时候有400多个央视工作人员集中在桂林,各个工种都来了。” 北大研究生参加央视模特大赛 张炜明介绍了本届大赛的一些新特点。首先是报名条件放宽了,去年选手的报名条件是从16岁到22岁,1.74米以上,今年放宽到18岁到26岁,身高也降低到1.68米,这样做主要是考虑选手将来不仅可以做模特还可以拍广告、从事影视等。报名条件的放宽带来两个变化:一是报名的人数更多了,二是选手素质明显提高,参赛选手还有北大的研究生,只是没有进入决赛,“选手文化程度比较高,说话能力比较强。进入复赛的80名选手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5%。” 其次,今年最大的变化是赛制上的变化,评委直接按灯淘汰,7个评委如果有4个对一个选手亮红灯,那这个选手就被淘汰了,以后的比赛中这位选手就不再出现,如果有4个亮绿灯则这个选手通过了。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赛制,张炜明说主要是考虑到电视比赛的特点,如果每一个都打分再排名,由于选手太多,观众根本记不住;而且以前多采用的那种去掉最高分、最低分的做法其实对选手并不是很公平,“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这种更加电视化的方法。”一名电影导演评委说,这种淘汰制对年轻选手是个很大的考验。 第三是选手来源的非专业性带来的变化。针对模特概念的放宽,在评委的选择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除了模特行业、服装行业的专家之外,还有作家、《寻枪》作者凡一平、导演尤小刚、画家陈逸飞等。连续三届的CCTV模特电视大赛评委、本届大赛裁判长王新元说,此次考评的标准专业性只占10%左右,其他占更大的比重,“毕竟是电视大赛,强调的是可看性和普及性,如果是专业大赛,泳装下来之后就会刷掉90%,不需要这么长时间。”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参赛选手很多都不是专业模特,因此连基本的走台可能都不会,大赛组委会在初赛阶段就请专门的模特、专门的编舞老师为她们培训,知名模特于娜花了两个小时和三个模特排练了一个节目,于娜在现场还演唱了一首歌。 中国“美女经济”引起BBC的注意 今年,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选美”活动: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的110名准“世界小姐”中国行;凤凰卫视的“环球中华小姐”在香港举行,上海女孩江欣荣摘冠;以“健康智慧、和平向上、崇尚自然”为主题的“2003首届中国小姐风采大赛”在北京、上海、湖北等十个赛区举行;此外,还有上海小姐评选、世界模特大赛、国际内衣模特大赛、旅游形象大使评选等。虚拟世界也凑美女经济的热闹,四川成都的《倚天屠龙记》游戏中的两名虚拟美女赵敏与小昭目前正“赶赴”意大利,参加12月1日全球举办的虚拟人选美大赛,等待她们的将是与来自《古墓丽影》中的劳拉等西方性感美女的决斗。 中国的美女经济引起了外界的注意,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发表其特约记者的文章,对中国的“美丽产业”现象进行了评说。 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韩玲,既参加了CCTV模特电视大赛,也参加了凤凰卫视举办的“中华小姐”选美大赛,她告诉记者今年的比赛比往年多了不少,模特大赛也越来越趋向于选美。 为什么今年的各种模特大赛特别多、美女经济特别活跃?姜培琳是2000年和2001年中国模特大赛总排名冠军,也是本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决赛阶段的评委。她告诉记者,模特经济里的利益是非常大的,这么多美女来到中国、这么多比赛在国内举行,操作者想吸引的是广告赞助,就像足球一样,尽管我们的水平和世界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并不影响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很多国际足球巨星来中国。 其实中国和西方在审美观念上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姜培琳刚刚从巴黎国际时装周回来,她很感慨地对记者说,本来她长得非常不中国,但是法国的化妆师把她画得非常非常中国,“彼此之间的差距不是十年、二十年能够消除的,我觉得现在很多美女来中国只是一种商业行为。”此外,国内不让举办选美比赛,因此各种各样的选美活动都称为模特大赛,其实很多和真正的模特大赛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有些展会式的比赛或者各地的形象小姐选拔赛,其实都不是模特大赛。这只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国外没有,她们要么参加非常专业的模特大赛,要么就是参加选美。” 央视“美女经济”独特在哪里? 张炜明说,央视骄傲的一点就是大赛没有商业色彩,对选手一分钱不收,还给选手报销往返火车票,举办的目的是要告诉社会真正的模特应该是怎样的,而不像商业比赛———就是为自己公司或者某个活动挑选模特,当然经济效益也不是不考虑,但是靠节目、靠广告去实现的,而不是靠选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比较硬气地说我们别无他求,我们的评委也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没有带着某种商业目的,选手培训的费用都是央视出。” 商业性的“美女经济”是不是就应该一概抹杀呢?姜培琳认为也不必,比赛多了也有一个好处,让很多有这种梦想的人有更多的展示平台,“现在各种模特大赛,包括选美,都是和商业有关。为了活动有更长的生命力,这也是很正常的。” 姜培琳既做过CCTV模特电视大赛的评委,也做过新丝路模特大赛的评委,在她看来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受众面不一样:央视在农村有很多观众,参赛选手可以来自农村,也可以来自大都市,来源广泛;新丝路模特大赛时间长、牌子老,最大的优点是有下家,结果出来之后优胜选手可以直接签约公司。 -文/本报记者刘江华 相关链接:第四届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播出时间表 模特电视大赛预赛及复赛:12月1日至8日CCTV-2每晚19:20开始播出。模特电视大赛总决赛暨颁奖晚会:12月12日CCTV-1黄金时间播出。服装设计电视大赛:12月25日和26日CCTV-2黄金时间播出。 -央视今年的这场比赛有可能将是本年度 国内最后一出关于“美女经济”的大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