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论坛:华文传媒新态势之六--网络争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1日 14:14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日电题:华文传媒新态势之六:网络争锋 中新社记者刘舒凌 “螃蟹和蜈蚣相亲,见面后螃蟹一直低着头。蜈蚣不满:真没礼貌,都不知道握手。螃蟹紧张:握……握你哪只手?” 诸如此类轻松逗趣的手机短信正在中国年轻一代中相互传递,博朋友会心一笑。而且,除了发发消息、收个笑话,它可以传递声音、图像、动画;内容已经和一本小型杂志差不多,还可随时更新。 北京的一位权威传媒学者日前提出,尽管“第五媒体”这种说法有待商榷,但手机短信,的确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媒体。特别是在中国内地,短信在这两年异军突起,与网上游戏、广告、电子邮件一同成为网络媒体业绩增长的助推器。去年,中国内地的手机短信发送量为七百五十亿条,占据世界的“半壁江山”还要多;其所产生的直接利润,已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业务在内地上升很快的TOM互联网集团,从今年三月开始,短信月收入突破两千万元,之后每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六月份单是彩色短讯的业务收入就突破一百万元大关。中国内地著名的门户网站搜狐,短信业务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六成以上。这几家网络公司的负责人在评价短信时,用的都是“功莫大焉”、“居功至伟”的字样。纳斯达克驻华代表黄华国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发展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经历了二000年后两年多时间的凉风吹袭,华文网络媒体与全球网络界熬过相当艰难的一个时期。去年下半年,以短信等业务的增长为依托,中国的新浪、搜狐和网易这三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相继公布赢利消息,其股票价格随后一路攀升。 恢复活力后,华文网络媒体在市场角逐中再度发力。在新浪宣布发售一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后,搜狐和网易也先后在今年七月初发售可转换债券,金额分别为六千五百万美元和七千五百万美元。消息传出后,业界震动,多数人认为:“三大门户如此整齐划一的融资动作是为了下一阶段的大规模并购行为。” 此间舆论认为,中国三大门户先后融资有一个目的,就是提高门户网站市场的门槛。今年四月开始,TOM便在不同的场合推展自己的“四大门户”概念。从免费邮箱到短信彩信的推广,TOM要挤进门户第一集团军的意图可谓尽人皆知。最近在一向薄弱的网络广告环节上大做文章,TOM大有取网易而代之的态势。 通过基本相同的方式实现了规模化盈利的中国传统三大网络媒体,利用筹集的资金为自己添加一条本公司所缺少的但已经非常成熟的业务线,将在盈利能力上拉开和TOM之间的差距。而这样的并购目标不少:在电子商务领域内,阿里巴巴、实华开等公司已实现大规模盈利并走向成熟;搜索领域内,提出要做“搜索门户”的百度也是并购的上上之选。 对于握着上亿美元现金的三大网络媒体来说,买下其中一家、实现资源整合并非什么困难的事情。如此,对于门户新军TOM的“四大门户”梦想无疑是个打击。 中国网络媒体在严冬过后一直不敢怠慢,在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上投入巨大精力。但与此同时,网站之间的内容差异性正在减少;有观点认为,由于互相“学习”,三大门户的频道建设和内容建设趋同。网络评论人士猛小蛇提出,太多的网站包括几大门户,都在把相同的内容抄来抄去,每天在做的只是复制和粘贴的工作。 为此,部分中国网民目光向外,转而在海外华文网站上寻求更多资讯。 近期,新加坡联合网与纪念创刊八十周年的中文报纸《联合早报》收到不少中国网民的祝福。他们在留言中表示,已习惯于每天浏览这一网站上的两岸三地焦点新闻以及出自不同立场的时政评论。联合网上开放的BBS吸引着全球各地的读者在此交换观点,大陆与台湾的网友在“两岸关系论坛”上更是常有观点交锋。 日见激烈的竞争中,除去商业化方面的努力,华文网络传媒在作为网站立足基础的内容服务上是否投入更多来加强其号召力,这一问题应引起媒体经营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