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地方电视突围黎瑞刚先行一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6日 10:37 经济观察报 | ||
上海电视传媒业的一场大变动即将到来。 “这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我们将有更大的动作”。文广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所说的这个“开始”,是指最近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媒体——美国CNBC的第一步合作。
“只要政策允许,我们将开放一切合作的可能。”4月9日中午,黎瑞刚面前放着一杯白开水,轻松自然地接受了记者采访。这位上任才5个月的35岁少帅,由于过于劳累脑后已生出许多白发,采访当天上午到下午,他要参加5个会议,一个接一个。联手CNBC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此次文广集团与CNBC的合作也惊动了政府主管部门——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广电总局。 今年1月,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简称“SMG”)向中央政府机关提报与CNBC的合作方案。据说国家广电总局外事司司长马旭明在年初出国考察回国后批准的第一份文件就是这个方案。 同时,广电总局有关领导也会见了CNBC的高层。 协议由SMG和CNBC亚太部门共同签署,而中方具体的方案合作方和执行方是SMG旗下的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 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三项: 第一,从4月14日开始,CNBC将每天有2次来自上海的报道,内容不限于财经内容,也包括国内以及上海发生的重大新闻。播出时间一次在中午11:30左右,一次在傍晚,每次会有3-5分钟时间,全部用英语直播形式播出,栏目名称为“中国财经简讯”。内容由上视财经频道提供,主持人也由中方提供。而且,上视财经频道的台标也将出现在CNBC全球的电视画面上。财经频道负责人认为,这是中国大陆媒体第一次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完全呈现,“是中国外宣工作的重大突破”。 第二,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将计划在近期播出一档名称暂定为“亚洲管理者”的节目。该节目的原始素材由CNBC亚太提供,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重新制作,内容为采访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商业精英。每次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三,计划今年10月在上海联合主办“2003年亚洲经济领袖选举及颁奖”活动。据财经频道人士透露,该计划已经上报有关部门,并得到积极回应。经济领袖大奖在两年前创办,第一届在CNBC亚太的总部新加坡举行,第二届去年在香港举行。 以上三项双方均是对等合作,互相都不需要向对方支付费用。而对于三项合作产生的收入如何分配,双方均称之为商业机密,不愿透露。 据悉,“中国财经简讯”已经找到了第一个赞助商——中国银行。 黎瑞刚说,这些合作仅仅是初步开始,下面还有更多的动作。但是他没有透露后续内容。从财经频道开始 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是中国惟一定位在内容完全针对投资者的电视频道,既没有像央视2套“经济生活服务”频道那样的娱乐节目,也不播放电视剧。 去年该频道的广告收入为5800万元,据记者从SMG广告经营中心得到的数据,该频道去年的收入在SMG下属11个电视频道中排名第七位,属于中间水平。 但该频道的增长势头不错。最早的时候,该频道为上海有线电视台的新闻频道,2001年,随着上海无线和有线台的大整合,该频道也正式改为上海电视台的财经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为2800万,2001年为4000万元。三年下来平均每年增长43.93%。 目前财经频道共有110名人员,编制内有70人左右。 从各方面看,该频道都属于在SMG中盘子不大也不小、增长势头良好的频道,而且该频道内容和运作相对独立。因此,黎瑞刚选择先从财经频道以及与之相似的体育、生活时尚频道下手改革。 在他的构思中,SMG将构筑一个大品牌伞下的众多频道品牌。这些品牌将推向全国,而不仅仅限于上海或者华东地区。 据悉,今年年中左右,SMG将全方位地推出一系列频道品牌。计划中,财经频道的品牌名为“CBN”,意思是“CHINA BUSINESS NETWORK”,翻译成中文为“中国商业网络”,要做中国财经领域的核心媒体。 同时,其它的对外合作还有:纪实频道将与日本的NHK电视台合作推出《上海漫步》。 而与外资媒体合作仅仅是黎瑞刚的众多动作之一。 目前,SMG下属的11个电视频道的广告收入2002年约在19亿,同央视70亿的数字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而黎瑞刚找到的发展之道,就是给属下的各频道松绑,包括广告经营权、人事、营运管理、资金、奖励等。 同时,今年上半年的一个重要动作是启动“上海卫视”频道的改革和扩张,参与全国的竞争。 2002年,上海卫视的广告收入在5600万元左右,排在11个频道的第八位,但是上海卫视的播出节目时间却是最长的,24小时全天播出。 今年上海卫视的改革将更多地在国内落地、增加娱乐综合节目、资本运作几方面突破。扩张的阻碍 和CNBC的合作,更多是外方的主动,但是黎瑞刚当时就已抱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去年6月12日,SMG主办的“娱乐经济和影视产业”论坛在上海举行。 黎瑞刚那时还是SMG的上级公司——上海文化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总裁助理,他也是那次论坛的主讲嘉宾。 论坛上,CNBC向黎瑞刚表达了和上视财经频道合作的愿望,黎瑞刚表示了兴趣。 于是,CNBC亚太总裁亚历山大·布朗随后来到上海,正式进入谈判阶段。同时,市政府也表示支持。 “我们也在考虑要不要直接切入参与其‘亚洲管理者’的合作制作。”黎瑞刚对与CNBC更多、更大的合作充满了信心,“CNBC在美国有很大的号召力,我们以后可能也会多做一些连线报道。” 对于财经频道的扩张,黎瑞刚的希望是成为全国性的品牌和频道。 其中一个大的阻碍是,按照规定,每个省和直辖市只能有一个上星频道。 对于上视财经频道这样一个专业频道,本来受众面就比大众频道窄得多,因此,上视财经频道只有通过上星和频道收费来进行更大的扩张,仅仅靠广告成长有限。 而CNBC正是通过上星和对用户收费才迅速扩张。 1997年,世界两大传媒公司——道·琼斯公司和NBC合作推出CNBC全球商业电视频道。两家联手的CNBC,迅速在三大洲全天候现场直播国际财经新闻,每天24小时报道和分析世界各主要商业中心的财经动向。 到2001年,CNBC的平均观众人数超过28万个家庭,甚至超过了24小时的新闻频道CNN。 目前在上海,真正向用户收费的频道已经悄然开始,这种收费形式,是财经频道所希望的。但是,在现行的政策体制下还行不通。 如果整个频道上卫星和向用户收费的问题不能解决,财经频道要想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乃至成为中国的CNBC,还遥遥无期。(本报记者周依亭上海报道)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