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扩展知识面 编辑出版专业面临就业市场考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3日 14:11 中华读书报 | ||
本报记者任羽中 毫无疑问,中国出版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对编辑出版专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的业界人士都在表示“求贤若渴”。但与此同时,记者也观察到了另外一个现象:国内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时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即使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严峻的北大,最近两年也很少有学生直接进入专业对口的大出版社。为什么 记者专门搜集了近期各个出版社的招聘广告,几乎没有找到一家出版社点名要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而且很多都只考虑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比如,北大出版社今年的招聘计划中规定,应聘编辑职位的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而且是韩语、德语、计算机、生物、电子学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也要达到一定级别,否则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出版社对学历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内编辑出版专业大多还仅仅是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培养方向,招收的研究生数量很有限,所以求职者中本科生居多。此外,不少出版社甚至对应届的研究生兴趣都不大,而希望直接招聘有相当工作经验的职业人士,“五年以上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使得入行的门槛更高了。 出版社抬高了门槛,那么高校的认识和对策是怎样的呢?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大新闻传播学院肖东发教授向记者表示,他完全可以理解出版社的举措,甚至有时他也更愿意招收那些本科学经济、学外语的考生来读自己的研究生,但是他坚决反对“编辑无学”、“出版无学”的说法。他一直强调学生要尽量扩展知识面,并且鼓励学生选修第二学位。从目前来看,北大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难,很多学生也并不是不能进出版社,而是还有更好的选择。但同时必须承认,其他一些高校的学生不得不面对尴尬的局面,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对策,“从根子上改变那些过时的思路”。 湖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系的易图强副教授指出,尽管可能存在就业困境,但目前国内已有30多所高校设置了编辑出版专业,而且还有不少地方高校在积极争取,因为大家明白,“出版业的发展势头摆在那里,这个专业一定会红火起来”,大的趋势是看好的。 肖东发相信,中国的出版业越成熟,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就越高,长远来看,“科班出身”的人才应该更有优势。但由于这一领域的特殊性,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必须既是专家也是杂家,既懂理论又有一定的实战经验,高校必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