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传媒观察 > 正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1日 14:15 新浪传媒

地区:大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邮编:100084

电话:010-62784622

网址: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cbx/index.htm

简介:

历史·使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至学院成立之际,已为国家培养16届近500名新闻和传播专业人才,其中包括5届近百名硕士研究生。

多年来,从中文系的编辑学专业到传播系,直到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围绕着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主要方向,清华大学逐渐形成了精干的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增强了在学界、业界的影响力,尤其在国际传播、媒体与科技、艺术相结合和影视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成立,正值世界进入媒体作用日益显著和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也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在国际社会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的时候,中国的新闻与传播无论是在学术方面还是在实践领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在原有传播系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和国内外多方资源,组建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世纪之初,清华大学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历史积淀,发扬严谨治学、追求完美的优良传统,围绕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不断探索,不懈努力。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使命是发挥清华大学的综合优势,创建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科,培养优秀的新闻与传播人才,探索先进的新闻与传播理念,努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准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的专业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新闻与传播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兼有教学、科研、培训和咨询功能的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与传播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聘请我国新闻与传播界资深人士范敬宜教授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

学院特色

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实践为用-素质为本

◇综合性◇

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依托清华大学独特的多学科综合背景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注重学科、课程、生源和师资的交叉综合是本学院的基本特色。本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平台将与清华大学的信息科学、文学、艺术、经济管理以及多种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融合交叉,在综合背景下,形成新闻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特色。

◇研究型◇

以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重视学术的规范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加强对重大传媒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努力使学院成为我国重要的新闻与传播的研究中心。同时注重研究型的教育过程和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并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要人才出口,培养高水平的新闻与传播人才。

◇开放式◇

以开放的胸怀广纳人才,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国界学术交流能力的科研团队和教学队伍。研究和关注全球化时代与我国新世纪发展战略大背景下的新闻与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通晓外语和国际惯例,具有国际意识和国内外主流媒体实践经验的新闻与传播人才。

◇实践为用◇ 注意和国内外新闻与传播业界紧密合作,努力将业界丰富的实际经验引入教学,培养具有良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开展为政府决策服务和传媒界所关注的课题研究,并提供高水准的咨询与培训。努力以科学、严谨的方法,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学术成果和供决策参考的系统化智囊意见,成为决策部门、业界和学术界的沟通和合作的桥梁。

◇素质为本◇ 推行"以人为本"的素质型人才培养策略,坚守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学风和务实求真、追求完美的作风,鼓励努力学习和勇于创新,提倡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建设性的批判思维。锻炼面对多变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倡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顾问委员会

□主任

贺美英 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成员

邵华泽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赵启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石宗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王晨  《人民日报》总编辑

龙新民 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

赵化勇 中央电视台台长

袁志发 《光明日报》总编辑

武春河 《经济日报》社社长

杨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李丹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朱英璜 《中国日报》总编辑

艾丰  原《经济日报》总编辑

何梓华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

方汉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丁淦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复旦大学教授

赵玉明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广播学院教授

注:学院计划近期将聘请部分国际知名学者、专家和传媒界资深人士担任顾问委员会成员。

机构

学院实行院为实体的建制,在学院平台上组织教学。依托全校综合学科的背景,充分调动国内外的人才资源,以“小实体,大联合”的模式组织教学与科研队伍。学院本着“精干、高效、综合、开放”的原则,下设四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各中心将成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动态流动的学术科研发展平台。

学院邀请知名学者、有关政府部门及新闻与传播机构的资深人士组成顾问委员会,为学院发展的长远目标及其实施提供战略性意见。

专业设置:

Untitled Document
新闻出版研究: 包括新闻基础理论研究、新闻法规研究、新闻伦理研究、采访写作研究、
  报纸编辑研究、杂志编辑研究、书籍编辑研究以及出版管理、出版法规等
   
传播学理论研究: 与传播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传播史论、传播法规、传播方法、
  媒体管理、舆论学研究、信息科学概论、视觉传播、跨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媒介与社会、受众心理学、统计学等
   
新媒体研究: 以数字媒体为手段的传播理论与应用研究,包括数字媒体概论、
  人机交互理论、交互媒体设计、数字声像表现、用户界面设计、
  网络传播过程、网络媒体、网站建设、传统媒体上网等
   
影视传播研究: 以影视媒体的自身规律和影视传播与社会和人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包括电影电视史论、广播电视传播学、影视创作学、中外影视比较、
  影视节目研究、当代中国影视传媒研究、影视文化批评、视听语言研究、
  电视传媒和电视文化研究等

学位信息:

本学院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和学科综合背景,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媒体协作,致力于培养有宽厚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自然科学技术基础,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原理和传媒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富于创新精神,能胜任现代传播媒体以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将有机会直接攻读新闻学、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新闻与传播方向的毕业生将主要从事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广告信息等领域的管理、策划、采编、制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学院在教学方面将鼓励创新,在教材建设、教学方式、评估体系上引入先进的方法和理念。注重研究型教学、案例教学、双语教学及多媒体网络教学。学院将开设部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英语课程和双语课程,并引进英语原版专业教材。学院将吸收卓有成就的媒介从业人员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在课程结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学院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科生

本科生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探索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新闻与传播人才。在面向全国招收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文理兼收)的同时,面向全校各院系,接收在校二年级转系生,通过“2+2”模式,培养不同学科交叉的复合性新闻与传播人才。

研究生

学院注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体现研究型大学的特点。 学院现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学位点,并确立5个研究方向: 新闻学专业:新闻学 国际新闻 传播学专业:影视传播 新媒体传播 媒介经营与管理 学院目前正与其他邻近学科联合招收相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计划申报设立传播学、新闻学博士点。

留学生

学院将始终致力于营造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和学术环境,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吸引和接收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学院学习。

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

学院将致力于为新闻与传播从业人员提供高水平的在职教育和专业培训。

学院将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及重要新闻机构的委托,为其管理骨干提供高级培训。学院将采取与国际名校联合的形式举办高级培训和研讨班。

学院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接收具备相关条件的新闻与传播从业人员来校在职进修学习。 学院将邀请和整合校内外学术和专业资源,以专题讲座、圆桌会议、论坛讨论等形式,为有关部门、媒体机构提供专题性短期培训。

院系领导:

师资力量:

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0人,其中本单位人员中:教授6人,其中60岁以上1人,45-60岁3人,45岁以下2人;副教授2人,均为45岁以下;讲师4人,均在45岁以下。其中获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6人。另有兼职教授4人。学科点教学科研队伍完整,梯队合理,学术力量雄厚。

教师简介(带*者为学术带头人):

Untitled Document
*孙宝寅教授: 1938年生,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理事,中国科技传播研究会会长。
  专业方向:科技传播。
*刘建明教授: 1942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教育部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
  专业方向:新闻理论研究。
*熊澄宇教授: 1954年生,美国杨伯翰大学博士,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成员、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专业方向:新媒体传播研究。
*尹鸿教授: 196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电影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
  专业方向:影视传播研究。
*李希光教授: 195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硕士,新华社高级记者,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
  专业方向:国际传播及新闻实务研究。
*陆达研究员: 1950年生,清华大学博士,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学会教育软件分会常务理事,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新媒体传播研究。
*李星教授: 1956年生,留美博士,电子学博士生导师兼传播学硕士生导师,CERNET中心副主任,863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成员。
  专业方向:新媒体传播研究。
刘惠芬副教授: 1960年生,清华大学硕士。
崔保国副教授: 1962年生,日本东北大学博士。
胡钰讲师: 1972年生,清华大学硕士。
梁宁讲师: 1973年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
秦春讲师: 1966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金兼斌讲师: 1968年生,香港浸会大学博士。
唐科讲师: 197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李小萍讲师: 1962年生,华东理工大学学士。

学术成果:

学术科研 根据传媒发展的趋势和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科的现状,学院确立以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和媒介经营与管理为主要学科方向,建设具有学术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科。

在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支持下,学院建设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新闻与传播综合实验室,可以进行数字图像设计、视听制作、媒介效果调查、新媒体研究、摄影、电子采编、网络新闻研究等方面的实验。在学院成立之际,重点建设的网络多媒体教室和现代媒体教学演示厅也已经投入使用。学院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科学研究实验条件。

学院设立4个研究中心,为学术研究搭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科研平台:

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中国新闻改革和国际传播为重点,重视对中国新闻传播在国际背景下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媒介政策、国际公共关系等提供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决策参考。中心将研究和跟踪国际舆论动态、传媒新手段和新潮流,使其成为可以与西方传媒界和学术界平等交流的重要学术基地。

中心主任:李希光 教授

影视传播研究中心

以影视传播文化、传播艺术和传播产业为研究重点,与国内外影视传媒机构和管理机构合作,整合校内信息科学、文学艺术、管理科学等学科和视听媒体的相关资源开展学术研究。重视影视传播理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影视业的转型以及数字化时代影视艺术的演变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推动影视传播事业的发展。

中心主任:尹鸿 教授

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

以新媒体传播理论及媒介形态变化为研究重点,依托学校信息科学的优势和多学科交叉背景,致力于在网络传播、人机界面与交互艺术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信息传播技术用于教育方面起示范作用。重视媒介形态变化对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的影响,参与新媒体相关领域的国际对话,为国家及有关部门提供战略咨询。

中心主任:熊澄宇 教授

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

凭借我校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公共政策学的综合优势,以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为重点,研究我国加入WTO后媒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媒体走向市场并逐渐形成产业的趋势下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我国媒介发展的政策法规问题与对策,使之成为我国媒介发展的宏观策划和咨询中心之一。

中心(筹)主任:孙宝寅 教授

合作交流

学院重视与国家有关决策部门和国内外重要学术与媒体机构的紧密合作和多种形式的交流。

学院与国内新闻与传播业的有关管理机构和主要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并将继续拓展与更多方面的广泛合作。

学院与国际传媒界保持密切联系,邀请国外新闻与传播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及记者来访、短期讲学或兼职从事教学科研。学院将与国际主要新闻与传播学院和跨国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师生互访,引进先进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探索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途径。

学院将积极筹备和举办国内及国际性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并积极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

招生信息:

清华大学2003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67新闻与传播学院
18
  其中含深圳研究生院4人(仅招传播学)
050301新闻学    
01新闻学 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统考英语或202统考俄语
③337新闻理论与历史
④488新闻编辑与写作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评论写作
02国际新闻 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统考英语
③337新闻理论与历史
④488新闻编辑与写作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新闻专业英语
050302传播学    
01新媒体研究 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统考英语
③338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④489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新媒体传播研究
02影视传播研究 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统考英语
③338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④489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影视传播研究
03媒介经营管理 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统考英语或203统考日语
③338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④489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媒体经营管理

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录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337
新闻理论与历史 《现代新闻理论》 民族出版社 刘建明
337
新闻理论与历史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方汉奇等
337
新闻理论与历史 《世界新闻传播史》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陈力丹
338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 华夏出版社 沃纳·赛佛林等
338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

2003年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硕士生及外籍硕士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67新闻与传播学院
050301新闻学
01新闻学 ①201英语或202俄语
②337新闻理论与历史
③488新闻编辑与写作
02国际新闻 ①201英语
②337新闻理论与历史
③488新闻编辑与写作
050302传播学
01新媒体研究 ①201英语
②338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③489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02影视传播研究 ①201英语
②338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③489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03媒介经营管理 ①201英语或203日语
②338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③489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2003年港澳台外硕士生招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录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337
新闻理论与历史 《现代新闻理论》 民族出版社 刘建明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方汉奇等
《世界新闻传播史》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陈力丹
338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 华夏出版社 沃纳·赛佛林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文学门类)

·新闻学(二级学科、专业)

二、学分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7,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5,非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0,总学分不少于32(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4)。自学学分另计。

三、课程设置

1. 学位课程(≥17学分,考试)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至少选1门,≥3学分)

·自然辩证法(文科类) 3学分 (考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3学分 (考试)

(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 2学分 (考试)

(3)基础理论课(≥3学分)

·传播学原理 3学分 (考试)

·科技与社会研究 3学分 (考试)

(4) 专业基础课(≥6学分)

·媒体发展史 3学分 (考试)

·舆论学 3学分 (考试)

·编辑学研究 3学分 (考试)

(5)专业课(≥3学分)

·科技出版 3学分 (考试)

·新媒体研究 3学分 (考试)

·网络与媒体 3学分 (考试)

·新闻理论研究 3学分 (考试)

·科技新闻 3学分 (考试) 2.必修环节(5-7学分)

(1) 第一外国语(专业部分)1学分 (考试)

(2)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学分 (考查)

(3) 学术活动 1学分 (考查)

(4) 社会实践 2学分 (考查)

(5) 教学实践 2学分 (考查)

3. 非学位课程(≥1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7)

·新闻学经典论著研究 3学分(考试)

·电子出版技术研究 3学分(考试)

·电影研究 3学分(考试)

·新闻采写实践与技能 3学分(考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2学分(考试)

·中国思想史研究 4学分(考试)

·现代科技导论 3学分(考试)

·广播电视概论 3学分(考试)

·传媒产业及其管理 3学分(考试)

·多媒体节目设计与制作(一)3学分(考试)

·多媒体节目设计与制作(二)3学分(考试)

·其它院系开设的交叉学科课程(必选)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任你邮印象30,30M大空间+彩信相册,免费试用!
  综合提高英语水平从新概念开始
  天堂对巴蜀的召唤 六座空城看谁领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口罩 春装 小灵通
 

  新浪精彩短信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性爱高手完美爱人

点歌传达浓情蜜意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陈冠希] 你快乐吗
[许志安] 活在当下
[陈慧琳] 最佳位置
[和 弦] 为我好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佳能数码相机
  • A60A70新品上市
  • s45 送128兆
  • igo5美味购物体验
  • 特价原装手机配件
  • 十大禁书1.7折
  • 上网体验潮流科技
  • 500元MD随身听
  • 100元品牌运动鞋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短信宝贝 爱情快递
    · 中东战势未平,用拇指左右战局
    · 日本青春美少女 疯狂铃声
    · 性爱高手 完美爱人 激情男女
    · 加入缤纷,铃图下载只要0.1元/条
    · 原汁原味的感觉来自鹏飞原创短信
    · 首位三国霸主横空出世
    · 梦醒时分,约的就是你!
    · 点歌传达浓情蜜意 语音笑话
    头条新闻
    (30元/月)
    新闻冲浪
    (8元/月)
    激情男女
    (5元/月)
    体育新闻
    (30元/月)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自写短信 精彩专题:流行音乐排行榜铃声 射雕英雄传剧照 短信宝贝
      爱有温柔的、性感的,更有火辣辣让你无法拒绝的。立刻用手机编写短消息00发送到888811加入爱情快递!满足你交友聊天的全部欲望。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