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业借助电子化运作突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14:06 互联网周刊 | ||||||||||
从出版到发行,从批发到零售,图书业的电子化运作使传统的产业链条得以重新梳理 本刊记者|唐潇霖 最近,正在全球热映的美国悬疑影片《达·芬奇密码》吸引无数人走进电影院,那些津津乐道于对比书籍和电影异同的观众,一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变化:书中的男主角罗伯特
确实,互联网已经无所不在。很容易在熙熙攘攘的地铁中,看到一些人拿着手机或PDA在消磨这段空闲时光,其中,阅读者占据了大多数。当“移动阅读”和网络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后,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链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出版商尝到甜头 “这半年多我看了大约二三十本人文历史书,没花一分钱。”在政府机关工作的胡先生拿着他心爱的PDA,又在制定新的读书计划。而在这种阅读习惯改变的背后,是一个将“在2015年规模达到100亿元”的巨大电子图书市场。 当人们习惯了通过互联网(也包括手机、阅读器等移动终端)阅读后,传统出版业通路上的各个环节—从出版发行到渠道服务—都发生了改变。图书是一种内容产品,也是最适合电子商务网站销售的产品之一,这也许正是当年e国等试图做网上“杂货铺”的网站纷纷倒闭,而卓越、当当却坚持下来并深具影响的主要原因。 这种变化首先发生在源头—出版商身上。据今年4月最新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已经连续六年持续走低,而网络阅读却在以每年107%的速率增长。传统的出版商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困境:很多图书积压在仓库,不仅占用成本和空间,供需之间缺乏了解和有效的信息沟通。而同传统的纸质图书相比,电子图书存在着天然的优势。网络出版没有印刷、物流成本,没有库存积压,又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购买,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尽管一些出版商仍然有顾虑,认为电子图书可能会给传统纸质书籍的销售带来冲击,但无疑大多数出版商已经开始向电子图书的出版转型。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国已有400多家出版社开展了网络出版业务,复旦大学出版社已经累计出版电子书超过3000种,是国内第一家利用网络将电子样书发送给订购客户群的出版社。 而事实也证明,电子图书的销售,给出版社带来了几乎是纯利润的收益,很多出版社从中尝到了“甜头”。在2003年,有12家出版社电子图书的收入超过30万元,到2004年,有出版社的收益甚至超过了100万元。 电子图书在简化了出版业流程的同时,也开始改变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并催生了大量网络文学与纸质书籍之间的互动。据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潘宪立介绍,最近他们刚刚发行了一本叫做《莲花》的图书,“我们这本书印了30多万册,最近又加印了10万册,销售非常好。虽然出版之前不在网上发,但作者是从网络上红起来的安妮宝贝。对于很多新的作者,他们写了东西就在网上发表了,慢慢知名度高起来。他们就要追求自身的价值,安妮宝贝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而此前一直排在各大图书销售畅销榜前列的《狼图腾》,就是先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然后又经过出版社出版并热销的例子。 北京商易华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刘成勇告诉记者,“出版社的转型需要有一个实质性的变化,例如出版社书目的数字化,图书的按需印刷,内容的组合出版,图书的开放式编纂以及一般图书的网络出版服务等等,总的目标就是出版社向内容服务提供商转型,成为数字化出版社。” 延长的渠道 当然出版领域被改变的,绝不仅仅只有出版社,更深远的影响还是在图书的销售和渠道上。 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劲告诉《互联网周刊》,中国很多小出版社,运作出版的图书除了少数畅销书和长销书以外,能在各大小书店上架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但如果他们把图书的前两三章内容做成电子样书,通过北大方正的技术散播在网络中,将会大大拓宽图书的发行渠道。同时,这也可以显现互联网中的“长尾”效应,即使是一本畅销书,也不再受到人们追捧时间长短的限制,而是可以无限制的在网络中销售。 今年5月16日,由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和全国四百多家出版社、一百多家地面书店,以及百度、搜狐、卓越等三十多家网站组成的“Apabi图书营销联盟”在京成立,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图书营销机构。 这个营销平台的建成,意图打造出一条顺畅、完整的电子图书出版产业链条。出版社把原版式电子书的部分内容交给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由方正把它们做成可翻阅的章节交给所有卖书和展示书的网络渠道,比如当当、卓越或者搜狐。于是,出版社变成了数字产品内容提供商,而Apabi数字图书馆则类似于一个书籍的“批发中心”,当当、卓越这样的网站,变成了面对最终消费者的“零售商”。 周劲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西单图书大厦每天的客流量也就是上万人,而通过卓越、当当这样的电子商务网站订购纸质书籍,每天的销售量也是有限的,并且也存在种种的不方便,更牵涉到物流配送等成本。而电子图书则可以通过各种网站下载销售,那么“客流量”将是无限的。虽然电子书的价格只有纸质书籍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总体销售额,依然还是会远远高于传统出版业。 不过,现在电子图书发展的最大障碍还在于人们更习惯于享受互联网上的“免费午餐”,真正说到收费,还需要人们阅读习惯发生更彻底的改变,比如通过手机等方式进行移动阅读,并形成良好的电子书购买方式,也要等待阅读器技术成熟等多种因素。方正电子已经在电子图书领域投入了上亿元,周劲对未来显得信心十足:“电子图书是一块绝对的蓝海战略领域,利润也非常可观,我们相信今年将会是市场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爆发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