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传媒 > 正文

教育部2005年国家语言生活状况发布会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 09:43 教育部
 

  [王铁琨]李司长讲得绘声绘色,使我们很直接地了解到这次调查的一些数据和基本情况和初步结论。正像李司长刚才所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是第一就当前中国社会语言使用实际状态进行描写、分析、预测的年度分析报告,语言生活的领域十分广泛,语言生活本身错综复杂,并不是所有的现象、问题,包括热点问题都能很快的得出一个结论来,这就需要语言学者和相关学者加强研究,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完成这一课题的难度。但是我们参加这个课题组的所有同志,直面有关领域和几乎所有的热点问题,并且没有在这
里回避什么,这是很需要勇气的,同时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王铁琨]李司长在报告当中首先引用了语言资源这个概念,过去我们总说语言是载体、语言是工具,很少有人讲过语言是一种资源。语言学者说到语言现象总是提醒张三这个用得不对,李四那个用得不对,批评的多。所以引用语言资源的概念,我觉得是一种进步。语言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所以有必要对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国家语言资源实施动态统计分析研究,逐步加强动态管理,并且要进行开发和利用。 

  [王铁琨]我们这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计算机语料库的一些现代化手段,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尽量增加了定量研究的成分,主要是试图用数据和事实说话。通过处理大规模的真实文本,这次调查确实得到了许多非常珍贵的数据,这些数据既有统计学的依据,同时又有语言学的意义。比如我们在80几万个文本文件当中,总的字次是9亿多字,汉字出现的字次是7亿多。在这么大的分量当中,真正的汉字字总数是多少呢?8225个。2005年的媒体用字是8000多字。

  [王铁琨]这个数字就和我们所知道的国际标准扩充级是3万多字,国家标准GB18030标准是27000多字。实际上得到每年度的用字情况和刚才我说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来比,有较大的反差。 再比如用8225个字里的前2500高频字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比较,前7000字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比,都得出了相关的数据,这也反映了语言生活的变化。特别是我们在调查当中,还发现一些无法显示的字符,总共有693个,2万多个字次。我觉得这些调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王铁琨]对于适时的调整以往作出的规范标准,对于我们制定规范汉字表都有重要意义。所以这项工作是有意义的基础性的工作。 我们认为这次调查的年度报告,既可以为专家学者研究语言政策、语言规划提供参考,也可以为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和态度相关的政策提供学术上的支持。

  [王铁琨]调查数据虽然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但是主要成果还是学术性的。数据公布以后,相应的深度研究还需要继续进行,还需要快速的跟上。语言生活重在引导,万事开头难,理解就是激励,我们期待着读者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将报告的数据作为学术数据和学术信息来看待。当然,我们更希望听到大家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不断地提高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质量。  

  [记者] 刚才李司长的讲话当中提到“软性的准规范”这样一个术语,软性的准规范的规范内容涵盖哪些方面?这些规范和以往公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之间是什么关系?

  [李宇明] 语言文字规范本来就比较软,比较硬的地方是字体的写法、语音的读法。词、语法更高层次的东西可能本来就比较软。我们说的准规范主要是在词汇、语法,甚至其他层面的一些规范。这些规范同已经发布的规范项目是两个关系:一个是相辅相成。比如我们教外国人学汉语,肯定要给一些语法上的基本东西,肯定要有一些标准。再比如说计算机分词,总得有一些标准,这些标准可能适用于不同的群体和对象。 

  [李宇明]有软规范和硬规范相互辅助,就可以使我们摆脱那种困境,要么是制定规范,要么是不制定规范。第二,软规范经过一定时间的适用,可以做更高层面的社会推荐。总之,语言文字是以人为本、与人为善,是十几亿人在使用的东西,我们希望它能够切合实际,把我们语言文字做好。包括我们发布这些数字,虽然它不是规范,但是有一个引导的作用。比如起名字,你起一个人家都不认识、身份证也打不出来,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我们说的软规范大概是这样一个意思。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大家觉得在香港推广普通话的前景如何?有哪些现实的障碍和困难?我们国家在未来几年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香港推广普通话? 

  [李宇明]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按照特区基本法来执行。我觉得语言问题与别的问题不一样,语言问题和文化、经济关系很密切。这些年我注意到香港各界对于普通话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而且有很多人士积极在那里引导大家学习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就这个发展趋势来看,香港用普通话来和包括大陆在内的华人社区交流,我想是一个好事。当然粤方言也是香港人长期使用的、带有浓厚文化韵味的语言。我非常乐观的看待香港推广普通话。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 怎么看待网络符号在网络语言中的位置?是不是属于网络语言的一种?怎么看待网络符号的作用?

  [汪磊]我个人认为,因为网络交际本身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的输入、电脑屏幕呈现这样一种交语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与我们日常的人极交往有很大区别。在日常当中使用的非语言表达形式,在网络传播当中缺失。比如说我们的面部表情、笑声,包括服饰这种非语言方式。在网络传播,为了很好地传递这样的人极交往信息,很自然的就会选择一些辅助性的符号,比如说:)(笑脸的意思),包括现在的QQ、MSN,已经提供了一些专门的笑脸符。 

  [汪磊]它就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交际。我觉得这是网络传播的一种必然,也是网络传播当中语言的辅助形式。能不能把它看作是网络的词汇?我个人保留意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至少可以看作是网络传播当中的辅助表达形式,也是网络传播当中的必然形式。 

  [华东师范大学何婷婷教授] 在2005年BBS语料库当中,出现符号占的比例达到55.07%,和一般的平面媒体相比,这个数字是很特别的。说明在BBS用于当中,很多人在使用这样一些符号,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但是各种符号组成的网络用语往往不是很稳定,我们也做了一些统计。由符号组成的网络用语不是很稳定,但是用得很多。

  [中国日报记者] 李司长刚才提到现在媒体的用字情况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制定的年代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和它相比,我们出现一些新的简化字,这些字的出现和历史上普通话发展的时间相比,它出现快还是慢?如果是快,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由于网络的使用而加快了? 

  [王铁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7000字。我们这次调查的前7000字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比较,出现了一些情况。有165字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里没有的。1988年制定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在是2006年。尤其是计算机和媒体的普及,也带动了用字的变化,主要是语言生活发生了变化。按照国家标准委的制定,标准标龄应该5年修订一次。 

  [王铁琨]现在字出现的速度肯定是快的,与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变化,文化水平的提高、素质水平的提高,各个方面的原因都会促使发生变化。 这些年,国家语言主管部门一直在制定和推行一些标准,在推行标准的过程中,老百姓掌握的规范字更多更好,所以跟过去就会有一些不同的情况。 通过这些年规范化的工作,反而用的字实际数量减少了,不是增加了。 

  [王铁琨]比如1988年定《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通用字是7000多字,现在二级字也就是6000多字。这说明什么呢?繁多繁体不用了,异体不用了,所以是减少了,不是增加了。

  [杨尔弘]: 刚才问到这些字的变化是不是因为网络的出现。根据我们这次统计,在通用字表里出现而在前7000字没有出现的165个汉字里面。在8225里没有出现规范汉字244个,平面媒体里出现243个,不是因为网络语言出现了才出现一些语言汉字变化,在平面媒体里还是占主要的。 

  [记者]刚才提到动态流通语料库,什么是动态流通语料库?和以前的语料库有什么区别?  

  [北京语言大学杨尔弘教授]动态流通语料库,我认为是指它的内容。一个是语料来源是不断变化的,更重要的是从里面提取的东西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第二,流通。我们选择语料的一个原则是在大众媒体上流通的,没有按照原来的语料库,比如说各种方面占什么样的比例来选。一般来说,平面媒体主要是参照世界报业大会公布的一些主流报纸,每年会选择15份左右进行每天的下载,每天的数据都入到语料库里,这也是一个动态的方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考察每一年词语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每一年字的变化是什么样的,甚至于可以把时间单位缩小到每一个月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每一天的变化是什么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动态的。 

  [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刚才说覆盖率高频字集中的特点,是不是还有这样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汉字简化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和一些专家探讨的时候说,我们推行的简化字不是繁简完全对应,就是不能完全互换,有一些是互换不了的。现在某些简化字代表着以前若干个繁体字。 

  [记者]我们打开现在的汉语词典,包括前几年最新版的汉语词典,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第一意思、第二意思、第三意思,最后一看,原来这些意思以前都是由若干繁体字所代表的,但是一个简体字等于那几个繁体字了。

  [李宇明]: 这次我们按照语言的实际状态公布的数据,我们之所以让大家把这些数据当做学术方面来看待,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原因?是需要学者、社会,包括资深记者,怎么解读它。另外,这些数据可以引发研究和思考,我觉得已经非常好了。这个学术问题将来会引起很多学者的兴趣,也期待你的很多解释会带来社会上的关注。 

  [王铁琨]大家对语言文字的兴趣盎然,这也是语言主管部门和语言学者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内在原动力。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于语言国情的重视,在于积极的引导社会语言生活向着健康和和谐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我们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多种制约和影响,目前我们的报告本身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缺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不足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的克服和完善。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