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进军 数码相机觊觎中国家庭消费市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7日 16:26 新浪科技 |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说的本意是凡事应从小事做起,不过仔细琢磨一下里边又混合着一种家庭观念。无论从任何角度说,中国都是由数千万的家庭组成的,市场也是如此。不过对数码相机来说,家庭似乎成为了一个被忽视的角落。 数码相机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5年的历史,不过直到现在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还存在着一种似近非近的感觉。其实这也难怪,虽然现在像素、CCD这样的名词对老百姓来说已经不那 主流消费人群转移 每种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初,由其高昂的价位所决定,它们都只能是高收入人群的宠儿,数码相机也不例外。在数码相机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购买者多以记者、摄影等专业人士以及公司白领中的发烧友为主,选购品牌也以SONY、奥林巴斯这样的外国品牌为主。但到了现在,随着人们购买力水平的提高,提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为数码相机进入家庭提供了前提条件。 “事实上现在的数码相机市场正面临着一种主流消费人群转移的问题”刘洪说道:“现在的主流数码相机产品已经达到300万像素,价位也在2000元左右,从价位上看是家庭用户完全可以接受的了,不过数码相机的家庭应用在哪,人们还不是很清楚。”不错,数码相机想进入家庭,最重要的就是让普通人感受到数码相机确实能够在提升他们的家庭生活质量。一旦家庭用户意识到了数码相机所带来的好处,他们的消费潜力就会立刻爆发出来产变为实际购买力。 独享不如共享 数码、相机,如果把它分开读的话意思就很明显了,无非就是应用数码技术的相机。既然它叫相机,那它的功能主要也就是拍照,并不是很复杂。现在的老百姓一时之间似乎被大堆的专业术语和技术参数吓倒了,不错、了解这些专有名词是能分清数码相机的好坏和质量。“不过这里边其实存在着一个误区,所有的厂商都在说自己的产品好,但却没有注意到,这些话还是对那些专业人士、至少是一些‘票友’说的,老百姓还是不知道数码相机是干什么的”刘洪在说到上边这段话的时候略显无奈。 “数码相机的应用手段其实是很多的”刘洪说道“不过它最大的特点是在数码上做文章,对家庭来说基本上就是可以无限量的拍照、方便家庭成员的共享、照片色彩可以更人性化、更鲜亮等,而这些也正是紫光今后发展的方向。” 其实在刘洪说这番话的时候,紫光已经提出了“家庭乐趣立即分享”的口号。独乐不如众乐,在以前的传统相机时代,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比如说,当家里来了朋友的时候,把一些以前的照片翻出来,一起指指点点,回忆一下往事。或是干脆一家人在周末的时候,打开影集再体验一次以前的快乐。如今的数码相机则是一种全新的数字生活体验。 首先,如果不考虑输出,基本上用户可以想拍多少就拍多少,不用再为耗材所限。应用数码相机不再要求普通人摆好造型站在相机前等待,而是可以通过连续拍摄留住更多的真实生活。 其次,用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可以马上看到,这就去掉了等待照片冲洗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而且还可以无限制的复制,而不会影响照片的质量。而且随着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在外地出差、旅游的家人可以第一时间的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家人一起分享。 最后,从实际体验来来看,如果围着一张五寸照片,能有多少人一起观看呢?不过现在应用了数码相机,在配上一台电脑,甚至买一台家庭用的投影仪,那么当一家人旅行归来的时候尽可以大举的招来一群亲戚朋友一起分享了。而退一步讲,即使是在打印出来的纸照片,数码相机也要远远高于传统相机,通过的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能提供的成像质量应该是一种“无限大”的可能。 其实,数码相机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在制作自己的家庭电子相簿,就不用象传统的应急一样只是把照片罗列起来,也可以加入一些文字的说明或是在照片的摆放上做一点小创意,如把几张照片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创意的画面,更能显出主人的匠心独具。说得简单些,数码相机能提供给家庭用户的是一种影像随心所欲的可能。由于数字影像易于再加工,消费者不但可以通过画面去记录生活,更可以通过画面去表达,去沟通,甚至去想象。 数码相机并不“高贵” 看了上面的介绍可能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数码相机如此“好处多多”但为什么没有普及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限制了很多人对数码相机处于一种观望态度的原因。事实上如果是在两年前,数码相机应该说还不能算是一种成熟的产品,成像质量甚至还不能和传统相机相比。不过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紫光之所以要以家庭为主要目标市场,一方面当然是家庭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是,现在的数码相机已经早已远远超越传统相机能带给家庭的乐趣了。 那究竟什么样的数码相机是家庭用户所需要的呢?对此,紫光也有它的理解,刘洪说“家庭用的数码相机主要要从易用性、高性价比、符合中国式的审美观等三方面入手。”这其实很好理解,中国的家庭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买回了一样电器,说明书就像字典一样,想完全用明白要花大量的时间研究。而往往最后只是用了几个基本功能,其它不了了之。这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变向的增加用户成本。而数码相机作为一种增加生活乐趣的产品,当然不应该在使用上去“难为”用户。 高性价比其实是紫光所一向坚持的,刘洪说:“我们的产品是服务于中国用户的,就要考虑到用户的消费能力和心理接受程度。国内家庭消费者对价格还是十分敏感的,如果价格太高会直接影响用户的购买。紫光从推出Q系列产品开始,一直坚持以用户需求和实际承受能力为导向的“反向定价策略”,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共鸣。 考虑到家庭用户欣赏照片的习惯会逐步发生改变,数码照片将主要依赖电脑屏幕观看,数字成像的色彩技术与传统冲印照片的方式完全不相同,为了适应这一需求,紫光提出了“色彩更鲜亮一点”的产品口号,并通过紫光在数字影像领域多年积累和丰富的色彩管理软件的研发经验,使紫光的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更鲜亮,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刘洪认为,现在的数码相机市场缺的不是好的产品,而是人们对家庭需求的理解。对于很多家庭而言,数码相机将不仅是“家庭乐趣立即分享”的工具,更是家庭成员日常联络亲情的纽带,紫光要从产品上去不断满足这种家庭的需求。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