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辈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曾几何时,PC作为个人计算的终端设备盛极一时。然而当前,更适合于移动空间、又具备普通台式PC性能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潜在需求。笔记本电脑作为一种移动应用的代表力量开始分割PC的市场分额。笔记本电脑轻巧、便携、功能全而又节省空间的特点让台式机望尘莫及,但其较贵的价格、尤其是看似技术上的一些差距变成了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阻碍,除去对移动有特殊需求的行业,笔记本电脑总体上仍是商贸界、中小企业的“商用机”。
CPU可以说是一台电脑中更新换代最快的设备之一,但这一特征在笔记本电脑上体现的却并不明显。由于笔记本电脑自身的限制和高速处理之间的矛盾,使得笔记本电脑的运算速度多年来始终落后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的内部空间狭小,发热部件较多,因此散热相对困难。而CPU处理器随着运算速度的提升,其散热片也会不断加大,甚至要加装专用的风扇来加速散热。所以一直以来笔记本电脑都需要使用与之相配套的专用CPU,这也是之所以先有台式机CPU而后才会出厂笔记本电脑CPU的重要原因。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一些笔记本核心技术厂商已经在散热和功耗上有了相当可靠的解决方案。比如著名的东芝公司的水冷技术,就是受传统汽车良好的散热系统的启发,原理为:当CPU变热时,铜管里的水就开始蒸发,蒸汽流接着就向温度较低的部分流动,另一端的铝片辅助将热量散失;当蒸汽冷却后,就再次返回CPU端的部分,如此循环往复。这种方式比其他诸如风扇散热方式拥有更佳的散热效果,也具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此一来,就可以让超薄型的笔记本电脑可以使用更高级的CPU。
同时,各式各样的电源管理方案也使笔记本的功耗进一步降低。目前公认最好的标准是ACPI高级配置和电源管理。它是由东芝、INTEL、微软共同开发制定的,并由东芝首先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主要功能是某一部件或外设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被使用时,则暂时切断该部件或外设的电源,只有再次使用该设备时再重新供电,以达到减少电力消耗,延长使用时间。
有了散热和功耗方面的解决方案,至少可以说,为了优化性价比,在成熟技术下笔记本电脑中台式CPU的使用并非毫不足取,这也是笔记本电脑逐渐从性价比上逼近台式PC的重要一步。举个例子来说,东芝去年底推出的Satellite 1800万元机就是采用了台式CPU,由于在工艺上成熟技术的应用,从设计上多个方面保证了产品的高质和稳定,所以一直以其极优的性价比深得用户的喜爱。可见,重要的不是应用了何种CPU,而是在性能上能够有什么样的表现。
2001年暑假,被看作是PC奋发的一剂良药,“P4+液晶显示器”着实在宣传上火了一把。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台式PC的更加迅速的更新换代。可以预计的是,2002年的下半年Intel也将推出Mobile的P4处理器,将把笔记本的CPU推向另一个高峰。其实当前已经有很多主流厂商采用的CPU已经高过了1G,其中东芝已经宣布从今年1月起其发布的新品CPU都将超过1G,预计到3月末将不再有1G以下的机器销售,这确实让准备开始用笔记本替代台式机的用户感到欣慰。说起液晶屏,应该是笔记本的优势,尤其是由东芝研发的新一代液晶显示技术——低温多晶硅TFT在今年已得到一些日系厂商所应用,由于这种显示屏具有显示色彩足(达到理论32位)、几乎没有拖尾、节能等特点,因此受到用户的青睐,也成为对于台式机一个有利的竞争点。
在应用方面,尤其是多媒体娱乐方面,似乎一直是台式机的天下。然而如今的笔记本电脑由于各种技术的成熟以及工艺上的集成应用,在这方面也开始逞不多让。2001年底,东芝就推出了一款“移动梦剧场”-Satellite 5000。15”超大屏幕同时配有集成的32M的DDR显存和GeForce2Go图形显卡,因此,看到的画面流畅、动感十足。就连像《黑客帝国》这样场景多数十分灰暗的片子中,它的显示没有因此而减色,相反,它的画面层次鲜明,人物动作逼真。和很多台式PC一样,东芝给“移动梦剧场”也装备了DVD/CD-RW多功能驱动器,从而提供了强大的影音输入动力,因此在感受东芝Satellite 5000的时候,最想说的也就是它完备的、可与台式机相媲美的娱乐、多媒体性能。另外,Satellite 5000笔记本电脑的Intel PⅢ1.1G中央处理器/128M内存的高端配置,使大量的图形运算显得举重若轻。
种种迹象表明,当今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开始向台式PC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仅技术上有同质化的表现,甚至笔记本电脑的一些诸如无线应用、轻薄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台式PC所不具备的。不可否认的,2002年台式机也将在配置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然而毫无疑问在解决方案的丰富上和笔记本电脑比起来会有些乏力,台式PC尤其是商用台式PC将受到进一步蚕食。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